岭底乡
|
概述 岭底乡地处雁荡山麓,西与永嘉县依山相连,全乡总面积66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总人口2.1万人,常住人口6700余人。岭底曾是浙南地区的革命根据地。现境内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纪念馆,每年吸引7万余人前来参观学习。岭底乡境内有石门、十里峡谷、剑岩等风景名胜景点,是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综合经济 2019年,岭底乡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载体,不断完善周丕振故居、红岭公园、“三面红旗”、红情欢送、刘氏兄弟就义点、“薪火相传”雕塑等20多处红色景观经典打造,建成游客集散中心,与原有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纪念馆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岭底景观带。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村的美化工程。2019年重点打造湖上垟村、张庄村,统一建筑风格,改造沿街路段外立面170幢2.8万平方米。通过改造赤膊墙、脏乱墙、老旧房来统一风格,做到乡容村貌与村庄特色的有机结合,形成独具岭底特色的红色印象。推进红色资源开发。提升红色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泽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实现试运营,配备车位52个,红色旅游产业布局初步成型。梳理挖掘红色故事,绘制红色故事地图,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助力红色教育产业延伸至全乡。完善南湖岭游步道建设,打造泽基村美丽梯田景观,为红色旅游增添了一份“绿动”,实现红色旅游和绿色农业有机联动。作为乐清市“不忘初心、主题教育”基地,岭底乡充分利用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纪念馆的红色优势开展系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2019年永乐总队纪念馆参观人数突破7万人次,红岭公园宣誓活动达5000人次,吸引全市数百家单位、学校来开展红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重走革命古道,传承红色基因”的徒步活动,800余游客参与其中。岭底乡红色一日游入选乐清市首届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精品旅游线路,岭底乡“乐清井冈山”的名称越唱越响。 城乡建设 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四好公路建设,畅通交通路网基本呈现。2019年完成潘公龙至黄坦村路段,白岭线至珠璋村路段、五亩田至湖上垟路段修建工程,完成湖上垟至茅盖路段拓宽工程。茅盖至剑岩路段、九龙至黄坦路段正在施工。推动农村设施提档升级,改造提升村级公厕14座、新建生态公厕2座。严格落实个人建房“四到场”监督管理制度,12处新建住房全部管控到位。开展无违建乡创建,全年累计拆除违章建筑61处,共计12439平方米,并跟进绿化、四边三化工程。依法依规查处新建违建15起。推进城乡危旧房整治,全年完成C、D级危旧房治理93户,其中C级修缮84户,D级治理9户。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作。完成南充村北坡、南充学校、泽基历史遗留共3个地质灾害点治理验收;完成东田村1户4人2间、兴龙村竹龙岙西侧6户30人10间、西北沟谷1户2人1.5间地质灾害点避让搬迁。“利奇马”台风新增的7处地质灾害点列入整治。全面攻坚“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加强环境卫生日常维护,实行生活垃圾清扫处置、河道保洁、公路管护、绿化养护“四位一体”的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行动和环境卫生整洁专项行动,每月组织党员义工、妇女、民兵、义工等整治,全年总计发动3000余人次。推进预防登革热工作,动员全乡参与积水清理30多次,有效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启用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购置分类垃圾桶310个分发到村到户,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全年累计完成垃圾清理1043吨,其中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200多吨,实现村居环境大改善。结合“红色传承·绿动岭底”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共建成120处美丽庭院示范户、80处精品美丽庭院,通过“美丽庭院”创建,改善各村“脏、乱、差”现象,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层次,由乡主要领导包干,做好全乡招商引资的服务工作。重点扶持“拾光里”田园综合体、雁山农业观光园等西部休闲产业带项目。其中“拾光里”田园综合体高山漂流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雁山农业观光园已投入运营,农业采摘观光初具规模,文旅规划布局已经完成。雪乡茅盖项目完成初步设计。全年累计完成投资额5000万元,争取交通、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相关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推进全乡旅游村居创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注重开发与保护并举,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加强对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风貌的保护,强化有序开发、合理布局。岭外村、湖上垟村、张庄村已创A级旅游村,泽基村成功创建3A级景区旅游村庄。 社会事业 2019年完成张庄、岭北、岭外、东田、港盛等5家文化礼堂建设,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依托文化礼堂的建设,全乡共举办理论宣讲、文化礼仪、民俗活动、文艺演出等活动40余场,开展“红色星期天”“母亲学堂”“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品牌活动。仰后村作为乐清“芳邻守望”公益计划的第一站,自6月启动计划始共开展活动18次,给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送去了关爱与温暖。在寒暑假期间,针对全乡学生开办具有主题特色的“春泥计划”课程,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落实城乡低保制度、优抚政策和精准扶贫工作,通过民政和慈善救助,多渠道开展慰问,完成低收入农户排查223户,发放优抚、低保、社会救助等各类救助金200多万元,发放慈善补助52.96万元,惠及225人。城乡居民医保覆盖率98%。组织开展低收入农户认定123户。落实各项相关优惠政策,免除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费用9.5万元。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改造提升村老年食堂14个,实现为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全乡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项目11个,其中东田村、泽基村、岭北村九龙、岭北村五亩田、岭外村屿山等工程已完工,剩余6个工程完成招投标。市供水集团已同意接收中心水厂。遭台风“利奇马”袭击后,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清理山体滑坡、填筑路基和边坡塌方309处3万多平方米,完成县道(珍上线、南线)和村道(黄黄线、珍南线、珠璋线—白岭线、泽五线、淡东线、南九线)水毁点修复,慰问受灾群众76户。移民工作得到突破性进展。珠璋村东朴湖项目二期完成摸文429套,剩13套;完成竹龙岙村应急避险移民建房工程用地、选址方案、移民名单初核等工作。2019年虹桥镇仙垟赵村农房集聚项目、乐成街道潘家垟村农房集聚项目和石帆街道东朴湖村农房集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完成投资1.8亿元。 平安建设 完善基层社会稳定“一体两翼”工作体系,打造全科网络2.0管理机制,调整网格员队伍,重新招聘11名专职网格员。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年共排查并调节矛盾纠纷112起,化解重点信访件5件,处置各类涉稳突发事件18起。加强平安村居建设,泽基村、南充村创成平安村居。加快实施“雪亮工程”和大数据建设,新增高清人脸识别监控3个,一般人脸识别监控1个。推进禁毒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法制宣传深入村居。整治消防安全隐患,积极开展各类隐患巡查、特殊人群排查,建立健全打击防范治理黑恶势力犯罪长效机制,始终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营造平安岭底氛围。 党建工作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立11个巡回指导组,收集党组织意见17条,群众意见39条,解决民生小事37件,形成5项长效机制。全年谋划了7个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完成率133.75%,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025万元。全乡集体经济增速达34.3%,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深入实施“两范驱动·全域提升”工程,改组中共岭底乡外出北京总支部委员会,下设2个党支部。以村规调整为着力点,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完成村规调整,由原来的19个村调整为11个村,新村发展势态良好。实行党组织书记“雏燕工程”,排摸书记后备人选11人。开展进村整顿工作,谋划500亩水果基地建设;完成对村级办公场所全面整改提升。 (黄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