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市镇
|
概述 柳市镇位于乐清湾之滨、瓯江口北岸,北临乐清市中心城区,南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为乐清“一心两翼”的南翼副中心。下辖5个居民社区、89个行政村,镇域面积9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3万余人,外来人员22万余人。拥有“中国电器之都”“中国百强名镇”“全国文明村镇”等多张国字号金名片。2011年成为全省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之一,连续六年获评省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优秀单位。2015年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的4个镇级单位之一,2019年获得国家级卫生镇、全国大书法名镇、省级森林城市等称号,列入浙江省“美丽城镇”创建名单及第四轮省小城市培育计划。2019年10月8日的全国百强镇排名柳市镇位列第13位,位居浙江首位。 综合经济 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30亿元,增长9.50%;工业总产值660.10亿元,增长6.50%;财政总收入47.80亿元,增长5.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30亿元;限上批零贸易额完成170.08亿元,累计增长94.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6亿元,累计增长15.20%。完成瓯江智慧供应链物流园874亩征地工作;物联网传感器产业服务综合体列为省级创建单位;智能电气创新发展中心正式运行,引入京东集团数字经济浙江区域总部,与华北电力大学、北工大等知名院校合作,签约院士2名。德力西产业园全部地块竣工,人民集团产业园基本落成,苏吕、七里港等小微园区公配设施逐步完善。完成个转企190家、小升规97家、股份制改造7家、挂牌4家,嘉宏教育成为温州首家教育领域上市企业。科研创新持续加强,规上企业科技活动覆盖率80%,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科技型企业149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66.66亿元;新增技改项目33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1个,完成技改投入4亿元。整治低效企业242家;清理批而未供土地397亩、供而未用土地254亩,盘活存量用地500亩。 城镇建设 推进重大交通设施建设,甬台温高速复线、温州绕城北线二期建成通车,高效完成S2线、228国道、瓯江北口大桥、乐柳公路等项目政策处理任务和薛宅商住地块132亩征地工作。加快内部交通路网建设,完成柳青南路延伸工程(二期)近期建设,开工建设柳青南路(二期)远期;基本完成柳乐路改造提升工程,解决智广—杨宅路口、环城东路卡口等难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镇村两级停车场191个,新增停车泊位7600多个。投用柳市客运站,建成里隆、马道等4个公交首末站,合理布局智能公交廊点,建成柳市公交停保站。改造提升农村公厕461座,完成市政管网续建项目8个,新增管网19公里。 环境整治 全面开展“基本无违建镇”创建,全年拆除违章建筑28.70万平方米;严格落实个人住房建设“四到场”制度,实现个人违章建房“零突破”。实施“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配发分类垃圾桶3500只;推行村庄环境“整洁优美”行动,加强“两路两侧”“四边三化”整治,实现村居环境整体改观。启动中心大道、柳江路、溪桥路等绿化改造提升工程,新建口袋公园419个,新增绿化面积8.70万平方米。全面开展路面整治,确定柳青路、柳江路等16条路作为严管示范路,全年查处违停62009例、“四小车”1078例、非法运输建筑垃圾车辆227辆,整治“摊乱摆”“道乱占”行为781例。完成河道整治8.75公里,组建河道保洁队伍17支,加强河长制履责,提升“五水共治”群众满意度。 社会事业 完成柳市职业技术学校搬迁;柳市中学迁扩建、镇三小、公立幼儿园教学楼建设等工程稳步推进。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功能,推行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新增社保办理34020笔,支出医保基金9478万元,全镇医保参保率99%;落实城乡低保制度、优抚政策和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打造镇级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之家”、公共场所母婴设施点。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累积办理事项15.90万件;投用镇便民服务中心,进驻办理事项304项,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打造“柳川杯”歌手大赛、柳市文坛等文化品牌,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100余场。聚焦文化阵地建设,建成52家农村文化礼堂、3家社区文化家园、1家城市书房和1家百姓书屋。深化移风易俗工作,1140例丧事全部监管到位;开展“青山白化”治理,改造提升坟墓1600余座。加强环境保护,落实环保央督、省督交办件23件、信访件625件,完成苏岙垃圾山无害化封场治理项目。开展涉气、涉水污染集中整治,淘汰污染作坊42家,取缔涉气污染工厂14家,关停瓯江沿岸砂石厂22家,处置危险废物1.2吨,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8.9%。 社会治理 柳市公安分局新大楼投入使用。全面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涉黑恶人员249人,涉恶犯罪集团1个、涉恶团伙3个。整治治安乱点村居,镇域内发生各类案件5197起,同比下降6.16%。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优化提升柳市镇法治文化广场、宪法主题公园,开展普法活动40余次。健全“一体两翼”工作体系,打造全科网格2.0版,整合站所业务骨干力量入格。深化信访问题化解,加强对接排查,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全年受理信访件2628件。健全矛盾纠纷多元立体化解模式,调处化解各类纠纷3082起,完成外来人口调解120起。加强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南陈岙安置房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桥前村信访问题,举办阳光反馈温州现场会,针对人民一品、世纪广场等历史遗留问题,成立五个专班专题化解。开展“五进”场所全覆盖,推进宗教场所规范化建设,全年取缔私设聚会点2处、非法活动2起,打掉1起涉境外的非法活动。全面展开隐患整治行动,开展消防检查32667家次,安装接入智能烟感设施14260个,全年火灾数64起,同比下降38.40%。开展安全生产检查1777家次,排查整改事故隐患3839处;完成地质灾害竣工验收7处,加强防汛抗台力量,有效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 党建工作 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召开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24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学习11次。组织“百场党课话初心”宣讲活动,班子领导和党组织书记深入基层上党课142次。推进基层党建,率先完成村社规模优化调整,将全镇164个村社调整为89个行政村和5个城市社区,撤并率43.70%。选优配强新村班子,选派51名机关干部担任新村(社)第一书记,实现新村社书记“一肩挑”和年轻高学历村干部全覆盖;整改党建突出问题42项,整转后进村10个,创建示范村16个,打造“清廉村社”综合示范村、主题示范点4个;发展村集体经济,全年村集体总收入5.85亿元,同比增长27%,年总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82个,1000万元以上的村9个。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切实履行党委抓宗教工作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三人驻堂小组”制度;做好热点舆论引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成新建文明实践所1个、文明实践站94个、文明实践点17个。 (陈 奇) (本文有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