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乐清市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
基本情况
从行业看,全市3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增长面为76.7%。其中主导行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60.16亿元,同比增长9.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76.9%。增加值总量居前十的行业除汽车制造业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呈现下降态势,其他9个行业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2.民营企业生产活跃,小型企业领跑工业。全年规上工业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243.1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0%,同比增长8.5%,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5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107.8%。规上工业小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43.1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8.3%,增长10.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2.9个百分点,比大型和中型企业分别高出5.8和3.9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77.6%。 3.新兴产业发展良好,新旧动能转换提速。2019年,乐清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三大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22.84亿元、234.34亿元和72.46亿元,总量皆居温州第一。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均同比增长8.4%,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2019年,全市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和节能环保增加值分别增长7.9%、9.2%和8.6%,增速皆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新动能转换的提速有效拉动了全市工业生产。 4.创新驱动力度增强,研发投入不断提升。2019年,全市规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581.91亿元,同比增长24.8%,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8.8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41.5%,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创新是乐清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创新力度增强,得益于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35.84亿元,增长12.3%,占营业收入的2.6%。 5.供给侧改革继续推进,“三去一补”成效显著。乐清市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从去产能方面看,四季度规上工业产能利用率82.68%,比三季度提高1.08个百分点,创近年来新高;从去库存方面看,产成品存货下降13.4%,增速低于上年25.3个百分点;从去杠杆方面看,资产负债率47.6%,低于资产负债率的警示线;从补短板方面,规上工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7%。同时,工业投资屡攀新高,工业投资全年增速16.6%,高于上半年1.6个百分点,高于上年5.2个百分点。 存在的困难 1.内外销售形势不佳,企业效益有待提升。全年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353.08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内销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5.0%和1.9%。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外贸出口增速不断走低,出口交货值从年初增长12.1%一路降低至年终的1.9%,低于上年9.5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82.00亿元,增长4.8%;实现利税126.30亿元,下降2.2%。受投资收益以及个别企业因关联方资金占用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等因素影响,规上工业利润总额78.42亿元,下降0.7%。从行业结构看,利润总额下降主要由于电气行业效益的下降,电气行业利润总额47.47亿元,降低4.2%,拉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增幅2.6个百分点。1121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85家企业全年经营亏损,亏损面7.0%,亏损面比上年扩大0.4个百分点。 2.战新产业发展缓慢,战新总量比重过低。2019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72.46亿元,同比增长5.8%,低于温州平均1个百分点,远远低于全省平均(9.8%)。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4.4%,占温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204.85亿元)的35.4%。虽然战新产业规模在温州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与全省及发达的杭嘉湖地区相比较,基础仍比较薄弱。且全市归类于全行业纳入战新企业目录的企业也仅20多家,覆盖面极低。 3.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较慢,品牌建设程度低。传统产业是乐清市工业的基础,但是产业整体偏向低端,中高端不足问题较为明显,盈利水平低,如电气行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54%,但留守乐清的大都是低压电气,大部分中高压电气产业均迁移到长江三角洲等地;服装、鞋业等绝大部分是代加工,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按营业收入利润率看,全市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7%,其中十大传统制造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仅为4.1%,低于全市平均1.6个百分点。按全员劳动生产率看,十大传统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8.5万元/人,仅高于规上工业0.1万元/人。 (吴伟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