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乐清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根据初步核算,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9.93亿元,总量实现了新跨越,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7%,较前三季度提高了0.2个百分点,高于温州0.5个百分点,在温州全市排名第四,呈现平稳运行的态势。分行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36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增加值557.41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632.16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比重为1.7﹕46.1﹕52.2。 2.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生产保持平稳。2019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07亿元,增长0.5%。分行业来看,农业(种植业)增加值11.00亿元,增长3.4%;林业增加值0.13元,增长17.5%;牧业增加值2.80亿元,下降16.7%,降幅有所缩小;渔业增加值6.43亿元,增长4.3%;农林牧业服务业增加值0.71亿元,增长12.3%。工业生产持续发展。2019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96.49亿元,增长7.9%,分别高于全省和温州全市1.3和0.3个百分点。从季度看,一、二、三和四季度累计增速分别为10.2%、7.9%、7.7%和7.9%。除一季度因为税率调整特殊原因影响外,其他季度基本保持平稳增长。从企业规模来看,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53.37亿元,增长6.0%;小微企业实现增加值143.13亿元,增长10.8%,小微企业是推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分产业来看,电气产业实现增加值160.1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4.0%,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增加值同比增长9.5%,高于全市平均1.6个百分点。分企业来看,全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60家,其中超5亿元企业35家,超10亿元企业15家,超20亿元企业6家,超50亿元企业2家,超100亿元企业1家。与2018年快报相比,新增亿元企业37家,新增5亿元企业5家,新增10亿元企业2家。服务业支撑有力。2019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32.16亿元,增长10.1%,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57.2%。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增加值70.37亿元,增长13.3%,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5.35亿元,增长16.2%,这两个行业是支撑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3.三大需求积极平稳。内贸市场相对平稳。2019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41亿元,增长9.0%,较前三季度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低于温州0.6个百分点。分地区来看,城镇地区零售额393.55亿元,增长8.9%,增长平稳;乡村零售额141.86亿元,增长9.2%,增速较前三季度有所回落。从限上商品零售情况来看,生活用品类保持较快增长,粮油、食品类增长22.2%,服装类增长32.3%,日用品类增长72.0%。外贸进出口增长较快。2019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5.66亿元,增长15.7%,其中出口总额180.50亿元,增长16.4%,分别较前三季度提高1.4和0.9个百分点,实现持续较快增长。从出口市场来看,欧盟和东盟作为全市最大的两个外贸市场,分别增长15.4%和46.3%,对美出口增速下降7.8%,持续负增长;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发展潜力巨大。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通断电路保护装置增长5.1%,持续低位增长;电力金具及其他金属制品和塑料及其制品分别增长75.1%和37.7%,是拉动全市外贸出口增长的主力。有效投资持续推进。2019年,全市限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分行业来看,工业投资增长16.6%,高于温州5.6个百分点,其中技改投资增长19.5%,服务业项目投资增长10.0%。分板块来看,交通投资增长4.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3.9%,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增长12.5%。房地产销售市场持续降温,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7%,较上年回落19.4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7969套,下降5.2%,继续保持下降态势。 4.匹配性指标增长态势良好。工业用电增长较快。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为65.27亿千瓦时,增长5.1%,其中工业用电量36.30亿千瓦时,增长4.4%,分别高于温州0.9和1.5个百分点,与工业生产趋势相符。税收收入平稳增长。受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全市税收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全年税收收入153.60亿元,增长3.2%。分行业来看,工业实现税收收入92.44亿元,增长0.9%;建筑业实现税收收入5.41亿元,增长2.4%;批零业在总部经济的带动下实现税收收入11.76亿元,大幅增长63.5%。动车客运量持续攀升。全市三大动车站全年旅客发送量341.32万人次,增长11.6%。金融支撑力度加大。2019年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326.37亿元,增长9.3%,扭转了2018年下降13.6%的局面,余额提高了28.06亿元。 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化。工业新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22.84亿元、234.34亿元和72.46亿元,分别增长8.4%、8.4%和5.8%,除了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受个别企业影响导致速度下滑,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两大产业增速均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增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77.13亿元,增长7.9%,占温州总量的51.0%。高端装备、环保和人工智能等新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72.10亿元、61.15亿元和0.81亿元,分别增长9.2%、8.6%、和16.1%,增速分别高于规上工业1.3、1.7和8.2个百分点。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19年,全市共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33家,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1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3家,研发实力增强。从投入来看,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35.83亿元,增长12.3%,占营业收入的2.59%,较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从成果来看,全市近八成的规上工业企业有生产新产品,共实现新产品产值581.91亿元,增长24.8%,新产品产值率41.5%,较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首次突破40%。经济活力不断提升。从市场主体来看,2019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8005户,增长14.0%,其中私营企业9372户,增长15.6%,新设立个体户18356户,增长13.0%,市场活跃度持续提高。从民营经济发展来看,规上工业民营经济增加值243.19亿元,增长8.4%,总量占比82.0%,增速高出规上工业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增加值119.89亿元,增长11.1%。从税收来看,全市民营经济税收收入141.27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92.0%,增长2.7%,低于全市税收收入增速0.5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减税力度明显。从投资来看,全市民间投资(不含房地产)增长19.3%,高于全市平均9.2个百分点,增长较快。 2.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益农信息社覆盖所有行政村,建成农业“机器换人”示范乡镇1个、智慧农机装备应用示范基地4个,打造农村电商项目3个,培育电商村19个。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年水稻机耕率99.5%,机栽率66.7%,机收率98.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9.2%,较上年提高了8.2个百分点。农业品牌化效果显著,雁荡山铁皮石斛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获评“浙江省特色药膳发源地县(市、区)”,雁荡山铁皮石斛药膳获“首批浙江省十大药膳”称号。 3.服务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根据浙江省商务厅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232.16亿元,增长18.5%,总量在全省排名第23位,较上年提高了3位,超越永嘉和苍南在温州全市排名第五。消费新热点加速培育,从限上贸易企业零售情况来看,智能手机和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新消费热点分别增长21.6%和64.3%,虽然汽车类商品增长低迷,但是新能源汽车却增长了150多倍。 4.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财政收支力度加大。201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67.0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69亿元,同口径分别增长8.5%和1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59.7%,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1.9%,较上年下降7.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39亿元,增长34.0%,较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其中民生类支出126.45亿元,增长38.2%,占81.4%。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攀升。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774元,增长10.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442元,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78元,增长10.3%,城乡收入水平分别高出温州全市3485元和5267元,城乡收入比从上年的1.84缩小到1.81。工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近年来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的现象一直持续,为摆脱对人力资源的依赖,企业不断加大对技改的投入,2019年全市设备投入500万元、1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分别为90个和55个,工业技改投资增速19.5%,高于全市投资增速9.4个百分点,企业自动化生产水平提升。全市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8.36万元/人年,增长13.2%。 经济运行主要问题 1.工业稳增长压力较大。工业企业效益不佳。2019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8.42亿元,下降0.7%,仍处于下降趋势。全市85家规上工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较上年同期增加19家,亏损额25.53亿元,同比增亏62.7%。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规模大,抗压能力较大,利润总额增长6.3%,形势基本稳固;中型企业受投资收益下滑的影响,利润总额大幅下降42.4%,稳增长压力最大;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较为灵活,利润总额增长7.2%,形势较好。工业企业成本提高。从用工成本来看,2019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为114.14亿元,增长8.5%,人均薪酬70678元,增长13.8%,高出利润总额增速14.5个百分点。从应收账款来看,规上工业企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516.13亿元,增长7.3%,企业应收账款拖欠现象普遍。从经营成本来看,规上工业企业三项费用合计140.22亿元,增长7.2%,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 2.服务业快发展压力较大。服务业新产业亟待培育。从存量来看,全市109家规上服务业企业中代表新兴服务业的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仅28家,营业收入仅占总营业收入的16.3%。从增量来看,2019年度新增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23家,大部分都集中在交通、商务咨询、劳务派遣等传统服务业行业,没有信息、科技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企业,服务业新产业培育工作任重道远。服务业增长点持续弱化。服务业一直是推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行业,但2019年部分服务业行业的走低对服务业稳增长带来较大的挑战。从房地产业来看,往年房地产业一直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但是随着行业降温,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低迷,全年增速仅为0.4%,对经济的拉动效力持续弱化。从金融业来看,2019年末,全市金融存贷款总额3019.28亿元,虽然突破了3000亿元,增长12.7%,但是增速在温州全市依然排名末位,低于温州平均1.1个百分点。 3.需求全面回暖压力较大。消费市场有待改善。2019年,全市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28.93亿元,增长6.6%,增速低于温州全市3.3个百分点,较上年回落4.5个百分点,创近年来新低。从零售商品种类来看,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两项商品零售额占到了全市的近一半,通信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等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增速均低于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化妆品类和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虽然增长较快,但是总量仅占全市总量3.0%,还未成为新的消费支撑点。外贸风险仍然较大。从对美出口来看,全年对美出口下降7.7%,较年初(2月份)下降了29.9个百分点,降幅进一步扩大。从规上工业来看,2019年,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117.61亿元,增长1.9%,低于规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速2.8个百分点,较年初回落了10.2个百分点,而且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放缓,预计国际贸易将持续走低,对乐清市外向型企业的生产经营会产生较大影响。 (秦建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