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
|
思想理论建设 组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学习19次。组织市委讲师团、市民宣讲团等深入乡镇(街道)、部门、企业、学校、社区、村开展宣讲3000余场。安排乐清市在抗台救灾、乡村振兴、爱岗敬业中的3个先进事迹纳入温州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报告团走进乐清活动,做好媒体全程播放,要求全市各单位组织观看学习。开展“4·23”世界读书日系列宣传活动、“红五月”读书活动、“两区”建设大讨论等,夯实党员干部思想根基。首创“学习强国+微型党课”模式,决赛当晚直播3小时点击量突破40万。 基层阵地建设 建立全国首个县域网络文化传播实训中心。全年新建农村文化礼堂205家,累计516家。深化文化礼堂“共享”理念,开展银色人才“一月一礼堂”、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健康素养进文化礼堂三年计划等活动。举办温州、乐清文化礼堂“村晚”活动。开展文化礼堂“四百结对”工作,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下乡、扶贫帮困等形式,实现资源集聚、整合和共享。推出温州首个文化礼堂云管理系统,深化文化礼堂云公益、县级文化礼堂联盟、文化礼堂共享圈等工作。 主流舆论引导 组织党的十九大精神、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区建设、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主题报道,开设新闻专栏专题30余个,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挂牌成立乐清市融媒体中心。 对外宣传 全年共刊播正面外宣报道近4000篇,同比增长6%,其中人民日报17篇,新华社33篇,光明日报8篇,中央电视台播出18条,浙江日报头版14篇,浙江卫视播出105条。特别是中宣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聚焦乐清民营经济发展,18家央级省级主流媒体刊发重量级稿件近50篇;央视国际频道《城市1对1》播出丝路情缘“中国·乐清——土耳其·安塔利亚”专辑;央视新闻频道《新闻周刊》栏目点赞乐清“公家院停私家车”这一便民举措;浙江乐清产业园等乐清元素亮相央视《新闻联播》;策划拍摄乐清专题宣传片在央视《70年70城》中播出,是温州市唯一入选的县(市、区)专题片。 网络宣传 开展第七届网络文化节、“喜迎70年华诞,我为祖国庆生”“光阴的故事”等活动。开展“我为共和国同龄人拍个照”活动,获温州网信优秀组织奖。组织开展“雁山时评”大赛等网络文化活动。《乐清13000名师生参与拍摄,献礼新中国70华诞》等专题被学习强国平台录用发布。《记住乐清!在这里,向“国际电器之都”御风飞行》专题片在央视网上线,是温州唯一入选的县(市、区)专题片。 文明城市创建 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建立“3+10+20”(3个片区、10个区域网格、20个区域网格)网格化管理组织体系,形成工作常态化、创建联动化、保障制度化创建格局。坚持“一周一督查、一周一例会,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报”制度。开展交通秩序整治、社区(小区)建设提升、农贸市场整治、市容保洁提升、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提升等五大攻坚行动,推进建成区“门前三包”管理,组织“门前三包”文明劝导,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入选第二批全国试点,推出《乐清市志愿者礼遇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建成中心1个、实践所25个、实践站514个、实践点53个,打造志愿服务网络平台,拥有志愿者20万人,开展服务7887场次。“利奇马”台风期间,乐清各实践所、站、点的救灾抗灾志愿服务被人民日报、中国网等10多家央级网站刊登和转载。推进正泰等民企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特色阵地建设,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春泥进民企”示范样本,助力“两区”建设。推出“文化礼堂暖心工程”“爱心话聊”等志愿服务项目,打造亮点品牌。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提供“乐清路径”。 公民道德建设 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举办乐清市第四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承办“最美温州人”走进民营企业现场交流活动等。入选改革先锋1人、“浙江好人”2人、“温州好人”15人、温州市道德模范1人。开展“做文明有礼浙江人”主题活动、“文明垂范·志愿先行”等文明劝导活动,举办“我们的节日”活动120余场。培育“最美乐清人”特色文化,培育树立一批感动人物、道德模范、文明市民等先进典型。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儿童画《祖国颂》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儿童画公益广告。 文旅工作 开展2019“书香乐清·读书之城”、市民文化节、“山海协作”等活动。举办多场全国、全省性的展览和赛事,如在中国美院举办“黄杨木雕之春——浙江民艺深耕系列之一”展览;在省美术馆举办“怀念英才——周昌谷诞辰90周年纪念展”;主办召开全省第四次全域旅游暨“百千万”工程推进现场会;举办“廉政清风——全国剪纸艺术邀请展”;举办第三届“中雁荡山杯”全国大书法作品大赛等。全年送戏下乡315场,送书下乡52220册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615场,公益讲座和培训2979场,公益展览40场。聚优品石斛文化园获得省委车俊书记点赞。乐清文联作为全省唯一典型在全国基层文联工作座谈会上作推广发言。乐清市获“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1人获第十届浙江书法沙孟海奖,2人获第七届浙江民间文艺“映山红奖”,《柳市故事》入选温州市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推进大荆“铁定溜溜”旅游开发、拾光里田园综合体项目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文化产业 修订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开展“2+3”战略重点扶持文化企业评审,挖掘29家企业为首批重点扶持对象。宋湖里坊获温州市级重点文化产业街区,轩泽学海获温州市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1家企业获国家出口重点文化企业,3家企业获省出口重点文化企业,8家企业获温州市级重点文化企业。市委宣传部获温州文博会优秀展示奖、优秀组织奖。 “扫黄打非”工作 开展“清源、净网、秋风、固边、护苗”五大专项行动,办理新闻出版案件17起,印发绿书签海报550份,绿书签6500张。“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建设率99.5%。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办理各类审批件160件,办理印刷企业年度核验219件,出版物发行单位年度核验146件,受理登记版权作品305件,发放证书260个。 (王 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