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乐清市委员会
|
概述 2019年,共青团乐清市委员会下辖团组织2705个(其中团委112个,团工委40个,团总支27个,团支部1787个,毕业生团组织736个,乡镇街道团委25个)。共有团员55476人。全市有少先队组织16081个(其中大队146个、中队3187个、小队12748个),共有少先队员124345名(其中镇街51326名、农村73019名),有少先队辅导员3625名(其中少先队工作者55名、总辅导员7名、大队辅导员146名、中队辅导员3187名、校外辅导员230名)。 青年培育工程 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团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全国硬笔书法小品展、“逐梦青春 不负芳华”图片作品展等主题活动。举办“我和我的祖国”“砥砺青春,我与祖国共奋进”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团日活动。深入开展共青团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年全市各级团组织共开展各类主题系列活动126场次。加强青年典型示范,以“十佳青年”寻访、“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微团课赛课等为载体,挖掘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开展青年讲师团走基层、主题分享会、“青思享读书会”等各类宣讲活动36场次。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组织全市23947名团员参与“青年大学习”,推出网络青年舆论微主题,发布乐清共青团卡通代言形象:团小乐、团小清,推出系列共青团周边文创产品。原创制作的《百年风雷》纪念五四运动主题曲被浙江共青团微博转发推广。 “奋斗青春·建功两区”专项行动 搭建青年展示平台。线上开展乐青年助力“两区”建设主题大讨论活动3场,线下开展“两区”建设主题宣传活动10场,为各界青年发声两区建设开通交流的渠道。建立青年文明号助跑示范岗10家、大学生实践基地7家,打造德力西集团青企驿站。加强与在外青年企业家的沟通联系,新建上海乐清商会团支部。对标设立课题项目。组建“助力两区”实践队,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形成非公企业团组织调研报告2篇,非公团建问题清单7张。 “家燕归巢·智汇乐清”专项行动 组建学子数据库。建立高三毕业生、双一流大学大学生数据库和工作联络微信群,经常性发布家乡发展动态和人才回归政策,精准开展对接服务。举办2场“家燕归巢”学子家乡行活动,让大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举办青春分享会,了解大学生对家乡人才回归政策的建议及个人未来的展望,激发回乡创业创新的热情。完善保障机制。加大对返乡大学生的培养力度,联合组织部开展红领青年培育计划,全市各村各社区都配备1名返乡大学生。在公众号开设“家燕归巢”专题板块,定期发布信息活动。 青春建功乡村振兴专项行动 将“青”阵地建到乡村。挖掘号付火龙果基地作为省级示范“青创农场”阵地,帮助农村青年激发创业活力。将青年之家建到村、社区中去。将“青”服务带到乡村。以团员联盟形式与村社结对为新村融合发展提供助力的事迹得到《人民日报》报道。全年开展“童心向党 红色星期天”走进农村活动260场,服务青少年10000余人次。开展乡村公益特派员行动,全年累计服务群众5000人次,工作成效得到《中国青年报》报道。将“青”力量引到乡村。深化“高学历年轻村干部培养工程”,全市472个村、42个社区配备高学历青年干部514人,打造助推“乡村振兴”的基层生力军。 共青团“三服务”专项行动 结对帮扶3635名重点青少年,全年派遣合适成年人232次,帮扶帮教涉罪青少年92人。开展“三禁三防三自”活动45场,举办“12355与你同行”、法制宣传进校园、平安自护营活动130场。打响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志愿汇平台发布活动482场次,新增信用时数75584.16小时。组织招募8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利奇马台风灾后重建。圆满完成第七届国际物联网传感技术峰会、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等大型赛会志愿派遣任务。为300名留守儿童开展“爱的共振腔”关爱心理健康活动,为困难儿童提供30万的助学助困资金,帮助完成农村留守儿童微心愿217个。关注青年婚恋交友,开展亲青恋6场,新增亲青恋会员305名,服务青年500余人次。关注快递小哥等新兴群体发展动态,撰写调研稿被温州市委办录用并上报中办。 共青团组织力提升工程 打牢团的基础建设,严格把关和跟进新发展团员的“智慧团建”系统录入工作,完成智慧团建系统团员录入57609名,2017年—2019年团员发展编号100%录入。持续推进团组织规范提升,完成第二批“双百双提升”团组织整顿销号,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基层走访大调研,团市委机关分片区对基层团组织进行逐一走访,征求广大基层团干的意见,查问题、抓整改、促提升。优化学校共青团组织架构,成立乐清教育团工委,将初中团委、高中团委纳入统一管理,理顺中学共青团组织的管理问题。联合教育局开展中学团组织统一换届工作,选齐配强学校团干部队伍,对部分超龄配备的学校团书记进行转岗。 (余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