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20 > 政法
  • 成文日期:

审判

发布日期: 2021- 03- 02 14 : 46 浏览次数: 字体:[ ]

概述

2019年,市法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新收案件25021件,办结24980件,同比下降5.7%和6.5%,收案数连续两年呈下降态势。未结案件3584件,同比下降1.1%。

机构编制

3月22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温州市基层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方案》(浙高法〔2019〕44号),优化调整原有核定内设机构,由20个部门精简至11个部门(不含司法警察大队、派出人民法庭),包括综合办公室、政治部(机关党委)、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一庭、民事审判二庭、民事审判三庭、民事审判四庭、行政审判庭(综合审判庭)、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执行局。

刑事审判

审结刑事案件2061件,与上年基本持平;判处罪犯2835人,同比上升4.8%。开展“扫黑除恶攻坚年”活动,审结“套路贷”“霸王搬运”等涉黑涉恶案件28件97人。依法审结省扫黑办挂牌督办的周某涉黑及其“保护伞”案件。严惩新型网络犯罪,办理P2P平台诈骗、网络赌博等案件141件308人。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追究刑事责任35人。审结泰顺县委原副书记周某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12件。审结的“失联男孩”母亲陈某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一案,裁判结果获央视“新闻1+1”等主流媒体高度评价。践行“两山”理念,判处环境污染犯罪11件23人。

民商事审判

审结民商事案件12277件,同比减少1.3%。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民商事可调撤率71.1%,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59.3%。审结人身损害、劳动争议等民生案件440件。推进家事审判工作,化解婚姻家庭纠纷1455件,出具离婚证明书658份,制发人身安全保护令11份。审结合同纠纷2807件,调解撤诉1418件。审结商品房买卖、建设工程等不动产纠纷案件514件,结案标的额2.5亿元。妥处群体性诉讼案件,协同翁垟街道妥处沙头、山环等村“农嫁女”纠纷,为破产企业兴乐集团的261名职工全额追回欠薪近1300万元。依法保护金融债权,审结金融借款案件1349件,结案标的额11.3亿元,助力市不良贷款率降至近5年新低。建立金融风险化解府院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市税务局等6部门推动民间借贷协同治理,维护金融秩序稳定。联合市人行、市银保监组等部门设立温州首个金融纠纷化解工作室,试点公证金融债权“免诉执行”,实现金融不良债权高效处置。主动对标世行营商环境“办理破产”指数,受理破产案件75件,审结36件,化解不良资产1.5亿元。深化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审结侵害施耐德等驰名商标案件90件。

行政审判

审结行政诉讼案件428件,异地交叉管辖永嘉、洞头行政案件49件。全面推进“裁执分离”,审查行政非诉案件187件,准予强制执行175件。召开府院联席会议,政府系统领导干部60余名参会,推动行政争议源头防范。依托行政争议调解中心促成撤回起诉案件307件,调撤率71.7%,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推动设立司法与综合执法联络室,助力乐清市“非现场”执法全省试点工作。联合市司法局开展“行政机关旁听百场庭审”活动,副市长率队旁听庭审,促进了行政机关应诉能力提升。

案件执行工作

新收执行案件10157件、执结9834件,同比下降11.3%和15.1%。实际执行率65.3%,居温州基层法院首位;执行标的到位率55.0%,居温州基层法院第三;执行到位金额20.1亿元。贯彻“史上最严强制执行措施”,部署“猎赖”系列集中执行行动,司法拘留、罚款908人次,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罪等案件36件39人、已判处19件20人,违法制裁率居温州基层法院第二。纳入失信被执行人6762人,限制高消费7192人,提请公安网上布控4204人次,扩大拒执惩戒覆盖面。构建智慧执行模式,依托“执行在线”等信息化系统,发起在线查控111615次,冻结资金8108.2万元,查封不动产2700余处,推动“纸上权利”向“真金白银”变现。发挥“豸爱”基金作用,向118名“执行不能”案件当事人发放217.3万元。引入司法网拍辅助机构规范财产处置,成交拍品310件,拍卖金额13.9亿元,溢价率32%。

司法便民工作

以“两个一站式”建设为契机,推动诉讼服务中心成建制入驻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诉前化解纠纷3110起。谋划“一庭一品”司法品牌建设,增设雁荡旅游巡回法庭和执行联络站,最高人民法院专委专程调研。巩固立案登记制成果,网上立案11332件,民商事案件当场立案率99.8%,引领司法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发挥12368司法服务热线作用,全年共接入来电9786个,接通率99.8%,答复率100%,满意率100%。加强司法救助工作,为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68万元。加强“四大公开平台”建设,上网公开裁判文书1.15万份,开展庭审网络直播3247次,发送案件节点信息6.3万余条。

司法改革

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对688名被告人依法适用缓刑,做到及时惩治、宽严相济。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普通程序案件委托辩护、指定辩护795人。深化庭审实质化改革,召开庭前会议31次,在51起刑事案件中通知81名证人出庭。推进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适用简易程序结案8710件,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全面推广应用“移动微法院”,累计流转案件24784件次,线上完成调解、送达等43865次。推进ODR平台建设,注册调解员816名,调解成功率95.3%。推动建立电子送达为主,邮寄送达、公告送达为辅的送达模式,智能送达应用率99.2%。联合市公安、市检察机关推动政法机关“一体化”办案系统运行,利用数据跑路实现程序提速。推行无纸化办公办案模式,实现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应用。部署“质量建设年”活动,员额法官人均结案346件,上诉率8.6%,二审改判发回瑕疵率1.5%,主要办案指标继续保持温州法院前列。坚持院庭长办案常态化,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2594件。规范审判委员会议事流程,限缩讨论案件范围,全年上会讨论案件数同比减少32.7%。抓好司法质量监督大检查工作,落实省高院案件质量评查反馈意见,对10名瑕疵案件经办人处理问责。

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将平安护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部署开展“领导大接访”系列活动,接访群众257人次,化解涉诉信访案件67件,加强涉诉维稳安保工作。深化“综治合力·法庭办案”机制,推动成立市首个“无讼社区(乡村)示范点”,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进人民法庭增设工作,有力服务乐清乡村振兴战略。审查“村两委”成员候选人失信、犯罪记录1.9万余人次,保障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工作有序推进。延伸办案职能,发布审判白皮书4篇、司法建议31份。开展“法治文化进行业”“法治文化进礼堂”“五·一雁荡普法行”等活动,为女企业家协会等行业协会、村居及景区提供点单式普法服务。

部署“亲商助企司法服务年”活动,出台司法保障举措20条,联合市检察院、市工商联在“乐商家园”设立“司法护航室”,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司法服务。联合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侨联在12家乐清驻外商会设立司法服务联络站,聘请65名乐清海内外知名人士担任特邀调解员,建立“1+1+1”诉调对接机制,推动“商人纠纷商会解”。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为企业应急转贷2.4亿元,运用活查封、活扣押等司法措施,让企业生产经营不受影响。

(纪承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