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三课”联动打造社科治理新模式 | |||||
|
|||||
乐清市社科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以社团为中心,着力社科研究推动队伍人才培养、社科普及推广社科研究成果、课程开发实现科研成果的通俗化转化的“三课”联动,形成科学治理闭环,打造社科治理新模式。 一是课题研究推动社科人才培养。通过编纂《乐清文献丛书》《乐邑寻踪文丛》《乐清学人文丛》《乐清籍古典作家选集丛书》《乐清市志(1991-2013)》等四丛书一志,网罗各学会优秀人才,培养一批地域文化研究人才。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影响乐清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谋划应用对策类课题研究。2020年课题研究工作成果显著,组织49篇论文参加温州市优秀社科论文评选,12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4篇,位列温州全市第一,集体获优秀组织奖;申报乐清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9个;申报温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4个,获温州市社科规划课题立项5个,其中重点课题1个,也是位列温州各县(市、区)第一。论文评选和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各学科研究人才。通过项目和课题研究培养人才,同时将优秀社科人才吸纳为相应的社团会员,也提升了社团的研究活力。今年,社科研究工作已全面部署,将继续开展四丛书一志的编纂,围绕建党100周年和我市“五市五区”建设开展课题研究和调研,现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是社科普及推广科研成果。努力将社科研究成果向社会大众开展宣传普及,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完成《文化浙江大讲堂----瓯江山水诗之路》(乐清篇)现场拍摄并在浙江卫视播出,举办社科下基层讲座3场,创办“童行讲坛”社科普及平台,在市图书馆、学校等举办8场相关知识讲座,内容有:《基础教育该如何为培养优秀的人奠基》、《雁山瓯水 乐音清扬--关于乐清文化的思考》、《宋朝印象:我们为什么爱宋朝》、《诗意的学习--<诗经选读>》等。9月30日上午,“瓯讲坛”乐清专场在市清和公园黄杨木雕馆举办,市国学研究会会长陈华荣作“艺术阐发家国情怀”讲座,活动报道登录学习强国浙江平台 三课程研发实现科研成果通俗化。将丛书编纂、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再次创作,编写成通俗易懂的社科普及的课程、课堂(讲座)的教材(材料)。编写了《乐清市乡土人文知识读本》(小学、初中、高中卷),开展乡土人文知识“五进”活动。在乐清电视台开播“樟树下讲闲谈”电视节目,开设“乐邑文史”视频号和抖音,大力普及乐清地域社科文史知识,同时,为学校和社团开展社科普及提供课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