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校外培训时间。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控制培训结束时间,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00,不得留课后作业。”近日,乐清市教育局发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实施方案。“双减”政策落地后, 乐清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是否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是否仍有机构占用周末时间开展学科类培训?“双减”政策会给校外培训机构带来哪些影响?我们一起看看 日前,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组织专项巡查组,兵分各路,前往大荆镇、虹桥镇、柳市镇、北白象镇等地,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全市范围内经审批登记在册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专项调研督查。记者跟随其中一组,直击市区10家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现场,其中包括文禾教育、学而思培优、美程教育、华实教育等多家知名机构。 
严禁打政策“擦边球” 上周六15时许,记者跟随巡查组来到位于市区新体育中心内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奥信教育,门口静悄悄一片,但走近后,有阵阵朗读声从里面教室传出。打开门后,记者发现一名教师正在为30名学生上课。“上课内容是什么?”“有没有布置作业?”现场,巡查组人员查看了教学课件,并对在场学生与教师进行简单询问。 经了解,教学内容为朗诵欣赏。“文章的朗诵欣赏属于提高语文学科能力板块,小学和初中有专门的大纲培养要求,所以属于学科类培养范围。”巡查组要求机构负责人立即停止培训活动,并指出如培训课程内容存在学科类划分范围不明确的问题,应向当地教育部门咨询,明确后方可开展培训活动。在“双减”政策落实后,严禁学科类培训机构在周末从事教学活动,各个机构负责人都不应存在侥幸心理,打起政策“擦边球”。乐清市教育局已经成立校外培训机构课程审查委员会,对各机构开展培训课程内容先审核后开展活动,定期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课程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进行审核把关。 “是我们对政策不够了解,我们会根据政策要求,主动停课。”该教师当场表态会规范其办学行为,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双减”工作的部署要求。 
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在新体育中心内,一家名为文禾教育(滨海校区)的培训机构正在营业,出人意料的是门口非常安静,仅有2名工作人员在前台等待家长前来咨询。在新政之前,这家校外培训机构同时开设了学科类与非学科类培训课程,面向各个年级段学生,非常受欢迎。记者在现场看到,机构内灯光暗淡,教室里面空荡荡的,其中仅有一间教室开放,10余名学生正在学习书法。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双减”政策发布后,机构已按照规定将周末的学科类培训班课程全部取消,而新的培训课程被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晚上。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现在学校提供校内课后服务,来咨询课外培训的家长零零散散,相较以前少了很多。“报班规模很难确定,课程开设有一定难度。” 当天15时50分,记者来到一家名为美程教育的培训机构。记者注意到,往常这个时间是家长接送孩子的高峰期,而如今,为家长设置的等候区空无一人,而原先明亮的教室更显冷清。“以往的周末,有不少学生会来这边上课,常常9个教室都是满员,而现在学生数量骤减,勉强能用3个教室。”该机构负责人介绍,机构内原先提供思维训练、阅读写作、英语教育等培训,但根据新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在周末进行学科类培训,“目前我们已经关闭了所有学科类培训,仅有书法、主持及少儿编程等三种非学科类内容的培训在正常开设。” 作为规模较大的校外培训机构,美程教育负责人坦言,此次新规让机构受到较大冲击。他告诉记者,目前缺少生源,教师只能暂时待业。“我们正在努力进行转型,坚决不触碰政策红线。”接下来,他们计划合规开设部分周内课程,并积极拓展新项目,争取开设多项素质类课程。 
▲校外培训机构周末停业 多家机构周末关门 随后,记者跟随巡查组前往位于市区金溪路的“北斗星教育”。与往日相比,这里显得格外安静。虽然大门敞开,但里面没有学生的身影。记者进门转了一圈,发现机构内5个教室里的桌椅几乎全部搬空,而墙面上教师信息栏、课程介绍等信息全无,似乎已进入关门停业的状态。 在当天的巡查现场,市区玉箫路的“学而思培优”、金溪路的“清大优才教育”“卓尔国际教育”“华实教育培训中心”均门锁紧闭,没有开灯,里面空无一人。 “双减”政策实施后,不少机构纷纷盯上学生放学后的时间段和线上培训,线下培训是否能在20时30分准时结束?线上培训结束时间是否会晚于21时?“我们将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的‘双减’政策,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该负责人表示,市教育局将加强日常监管力度,确保将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转登为非营利性机构,并定期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政策引导和抽查工作,一经发现存在违规补课、超前超纲培训等情况,将对其严格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