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
|
概述 芙蓉镇位于乐清市境东北部,东望大海,北枕雁荡山,西连永嘉县,南邻虹桥淡溪等镇,属半山区。下辖芙蓉社区和雁湖社区2个农村新社区,19个行政村。总面积89.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09.5亩,山场面积97509亩。总人口4.57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13万人,外来人口3221人。 芙蓉镇自古山水钟秀,和雁荡山一起素有“山以鸟名,村以花名”之称,境内景点众多,有芙蓉池、梅雨潭、雁荡山西大门、筋竹涧、万缘桥、雁荡十八古刹之一的本觉寺遗址等。芙蓉镇二日、七日的集市传统传承至今,“芙蓉抛歌”“芙蓉板凳龙”等被评为省、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芙蓉镇有诸多农业名牌产品,如康盛蜜柚、雁湖早茗、绿芙茶叶、铁皮石斛等。工业以钻头(建工)产业为核心,硬质合金、电动工具、木刀铣刀等配套五金工具产业共同发展。 综合经济 2020年,全镇财政收入7017.62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6.83亿元,增速13.72%,其中,规上工业产值12.60亿元,增速7.3%,规下工业产业4.23亿元,增速38.4%;固定资产投资5.75亿元;招商引资资金到位1.76亿元。工业经济逆势上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品牌创建,完成旧厂房改造4家,智能化技术改造6家,小升规1家、下转上1家、个转企1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加强项目谋划策划,完成亿元项目包装2个,签约1个,落地1个。农业发展持续推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成垦造耕地174亩、高标农田1200亩,实现早稻种植面积685.6亩,旱粮种植面积1458亩,粮食种植面积12320亩,粮食总产量3780吨。推进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在册专业合作社102家、家庭农场64家。第三产业强基提标。突出政策导向作用,推动电商、物流、金融、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限上批零住餐业销售额5.74亿元,其中零售总额0.56亿元,同比增长21.20%。 疫情防控 全面部署防控工作。成立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专项推进会7次。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关停餐饮店、洗浴、宾馆等场所320家;设置村级卡点45个,镇级卡点4个;成立专班小组,强化重点村管控工作;累计排查45303人,排查返乡人员1317人,累计落实集中隔离441人,采取居家隔离205人。多措并举抓复产。全镇上下迅速行动,15个红色复工专班到点指导3800余次,做到全镇127家企业服务全程全覆盖,3月7日实现复工100%、复产135.17%。为企业捐赠口罩2.83万个、消毒水1.87吨、额温枪200余支,第一时间解决企业复工燃眉之急。社会各界爱心单位、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也向纷纷芙蓉捐赠物资,共收到捐款24.18万元,口罩51170个,防护服1070件。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严格实行网格管控和“健康码”亮码通行,“乐闪通”扫码率稳居全市前列。 城乡建设 提升城镇环境。推进建成区“五乱”整治和背街小巷治理,加强各项卫生作业管理,累计清扫卫生死角1000余处,清运生活垃圾10386.5吨,新增垃圾分类收集点16个,修缮提升垃圾分类点60个,启动垃圾中转站迁扩建项目,打造“一区一村一关”垃圾分类试点,提升环境卫生水平。推进“三改一拆”工作,累计处置新建违建6处,拆除违章建筑3.07万平方米。优化生态环境。开展铁腕治水攻坚行动,聘请民间河长170名,助力河湖管护。完善河道保洁长效化机制,成立镇级专职保洁队,实现全镇内河片区化管理、定期化清理。全域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加强“六小行业”整治提升,加大工业、农业污染面整治力度,累计清理河道垃圾4000余吨。加快补齐水利设施短板,黄金溪西塍桥下拦水坝提升项目、防洪堤工程、芙蓉溪防洪堤工程已完工,本觉寺水库标准化创建已验收。完善公共配套。完成建成区污水管网工程、小芙片区给水工程和雁湖片14个单村的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建成上街停保场,新增公交站牌70个、公交路线3条。芙蓉大桥实现南北贯通;山老区联线南塍至山坑联村道路、南山通村道路顺利建成;巨坑庵—双坑通村联网道路完成路基建设;周山隧道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周山至李家山联网道路工程完成招投标工作。 乡村振兴 以“全域美”建设为契机,推进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庭院、美丽廊道、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实现“美丽芙蓉”全面升级。建设美丽田园。综合利用“清、理、拆、改、建、种、管”等多方面措施,解决农田“脏乱差”现象,完成美丽田园建设2159亩,累计整治田间乱点疤点1530余处,清理田间垃圾3000余吨。打造美丽廊道。完成雁楠公路沿线综合改造提升工程,推进虹芙公路景观提升工程、珍上线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大桥路和公园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提升城镇重要轴线美观度。发挥美丽效益。依托“大雁荡山旅游”品牌,推进雁楠公路沿线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等产业发展,成功创成1A级旅游村1个、3A级旅游村1个,全面打响芙蓉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品牌。 社会民生 发展民生事业。中心幼儿园主体工程已结顶;芙蓉一小所完成有建筑主体;镇中学扩建工程、芙蓉中心卫生院、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修缮文化礼堂4个,参与“雁山研学”布局,做好温州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语言规范化乡镇、健康乡镇创建等相关工作,开展各类活动900余次,成功创成温州市文明镇。加强社会保障。加强以低保救助、医疗救助、就业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等为主体的大救助体系建设。累计发放低保补助360.89万元,临时困难补助资金10.65万元,困难残疾人补助61万元,重度残疾人补贴96万元,90—99周岁高龄补贴9.14万元,百岁老人高龄补贴2.45万元。开展慈善慰问,助老200人、助困20人、困难大学生助学15人,累计发放帮扶及慰问资金17.6万元。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五排查、五清零”等工作,加大扶贫资金项目和政策举措向困难村、贫困户倾斜力度,累计实施各类“一事一议”项目2个,“扶贫”项目2个,“小型公益”项目2个,农发项目2个,全镇19个村年经营性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2871.11万元,占总收入的59.89%。坚持扶智扶志相结合,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课堂等活动,提高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累计实现产业就业和折股量化帮扶100户。 平安建设 深化“平安芙蓉”创建,推进“全科网格”“四个平台”和基层“一三五”应急处置规范化建设。建成投用镇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共受理各类民间纠纷143起,化解率100%。狠抓安全生产和消防“百日攻坚”,排查两类场所1194家,整改隐患1170处,整改合格率98%。加强应急救灾体系建设,完成镇级和19个村防汛防台抗旱预案,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治项目和15个台风水毁基础设施工程均已完工,全面开展安全码排查工作,有效抵御“黑格比”台风。抓好禁毒、信访、危旧房、食品药品、扫黑除恶等工作。 基层党建 抓好市委巡察组反馈的整改问题,完成山外、前垟等10个村的巡察工作。落实“组织选人十法”,开展“察民情、解民忧、促发展”大走访活动。完成村级组织换届。依托“一堂三中心”,累计开展“红色星期天”等各类活动900余次。做好宗教工作,深化宗教场所规范化建设,依法依规管理宗教事务。发挥红色宣传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发表疫情相关信息报道100余篇,宣传芙蓉奋战“疫线”的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优势,推进老干部、法治、为老、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发展,形成“凝心聚力、破难攻坚”的良好氛围。 (朱昕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