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治堵工作
|
交通设施建设 2020年,建成清远路延伸、丹霞绿带道路网工程、盐盆山隧道及接线工程等道路5.09公里,打通城西大道一期(乐湖路至建设西路)、清远路延伸(四环路至六环路)和盛德路等3条断头路(联网路)。建成甬台温高速公路桥下(晨曦路—胜利路段)停车场、市文化中心停车场、白鹭屿高速桥下停车场、柳市便民服务中心停车场、象山水果市场停车场、月渡桥边停车场、柳市第十四小学旁停车场、柳市老政府停车场、翔金垟村停车场、黄华村村委等10个公共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位1399个,专用停车位4998个。实施清远路、建虹路路面停车管理、收费管理,提高了公共停车泊位周转率、使用率。政府机关、企事业有限开放单位内部停车场,创新推出“错时共享”机制,2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停车场已免费对外开放,提供1860个共享车位。 公共交通发展 公交从改革前104条线路增至175条,车辆数917辆,公交线网覆盖2533公里,公交运营里程日均15万公里,提升了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和满意度。深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新增微公交线路6条,新增清洁能源公交车200辆,建成翁垟公交首末站1个,改造公交停靠站36个(其中港湾式31个),新增公交电子站牌100个,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超100%。改造新能源出租车166辆。控制共享单车,督促共享单车企业规范运营管理。强化“村村通”财政扶持政策,执行发放村村通运营补贴。建设完成公交云平台,实现公交运行可视化、公交智能调度、数据分析、公交位置实时查询等功能,提升公交信息化服务水平。 交通组织管理 开展堵点整治工作,投入6.64亿元,整治完成104国道新塘路口堵点、经济开发区纬一路石马咀头山路段堵点和104国道与慎海南路交叉口(中能加油站)等3个温州市级堵点。通过“畅行乐清”微信公众服务平台、高速出口LED指示屏、远程广播系统以及市区主要路口诱导屏,向驾驶员传达路况信息,引导车辆分流。开展老旧小区 “交通微循环”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展城乡统筹治理行动,全面推进城乡交通治堵全覆盖。 智慧交通发展 建成公交云平台,通过“智慧公交”建设,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接入公交车辆GPS、公交站点、公交线网、公交移动支付等数据,通过公交运营可视化、公交运营数据分析、公交实时调度、线路OD分析、客流分析、线网分析,实现了云规划、云调度和云服务。加大交通科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信号配时,加强公安交警责任区中队数字勤务室建设,新建交通视频监控11处,实现市区主要道路高清视频监控和乡镇(街道)主干道路交通智能监控全覆盖。农村客运卫星定位终端装置安装率100%。加大交通数据开放应用,完善“畅行乐清”公众服务平台,优化市民出行体验。加强数字城市管理和智慧交通管理。运用电子警察、视频监控、测速设施、未礼让自动抓拍系统以及智能运维、移动监控设备等科技设施,加大交通处罚力度,提高智慧交通服务水平。至年末,全市运用智能设备纠违81.7万例。 文明交通宣传 发挥“一报两台”和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作用,办好媒体治堵栏目,做好“畅行乐清”服务平台宣传,推进文明停车宣传,开展“五进”宣传活动,建立乐清交警融媒体工作室,加大交通违法曝光力度,形成处处有监督、人人守交规的文明出行新局面。全年在各级媒体上刊播新闻稿件491篇,其中省级47篇,温州市级115篇,乐清市级329篇。 (刘 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