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方志·年鉴 > 市志年鉴 > 乐清年鉴 > 2021 > 生态环境保护
  • 成文日期:

固体废物

发布日期: 2022- 02- 16 14 : 23 浏览次数: 字体:[ ]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

2020年,乐清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66.31万吨,综合利用率99.96%。主要为脱硫石膏、粉煤灰和炉渣等。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7.86万吨,委托利用处置率95%,主要类别为飞灰、表面处理废物、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废矿物油、废乳化液、废酸和含铜废物等。目前全市危废经营单位共5家,年收集处置能力12.5万吨。

城乡生活垃圾处理

2020年,乐清城区8街道生活垃圾清运量17.51万吨,无害化处理量17.51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52.86万吨,无害化处理量52.86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

工业危险废物管理

2020年共指导审核1032家企业在省固废信息管理系统内注册,审核备案固废管理计划618家次、危险废物转移联单6174次。已实现管理计划、管理台账、转移联单电子化,对企业危废产生、贮存、转移和处置实现了全过程信息化监管。落实了“存量清零”,对排查出的贮存超过1年的危险废物,全部实现了存量清零。加强“规范监管”,重点企业规范化建设达标率100%,全市重点危废产生单位和危废持证经营单位视频联网监控率实现“两个百分百”。

一般工业固废监管

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初步统计数据,对一般工业固废产生类别、数量、区域分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年产一般工业固废50吨以上的单位纳入省固废信息系统管理,实行重点管理。对非正规固废堆场进行清理整顿,对2处共计18.13吨无主固废堆场进行应急处置。加强工业固废处置指导和协调,有效扼制城东区域工业固废频频违法倾倒田埂的环境污染事件。

医疗废物处置

通过双随机检查、联合卫健部门开展专项检查等,强化日常管理,全市有产生医疗废物的医疗机构共885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100%,共处置医疗废物1139.76吨。严格疫情防控,加强隔离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监管。建立健全隔离点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对隔离点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收运处置,严防涉疫垃圾二次污染。建立隔离点垃圾收运体系,对隔离点生活垃圾进行及时收运,做到日产日清。2020年共收运处置隔离点生活垃圾近153吨。

危废处置能力建设

全市危废经营单位5家,年收集处置能力12.5万吨。建成飞灰填埋场,项目选址于大荆蒲湾,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飞灰固化后日均填埋量144吨/天,填埋库容73万立方米,使用年限约19年,已彻底解决飞灰处置难问题。

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建设

建成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位于飞灰填埋场北侧库区,占地约1.12万平方米,日均填埋量35.6吨/天,填埋库容13万立方米,使用年限约10年。该项目将彻底解决不可燃、无利用价值的一般工业固废的处置难题。

固废污染违法查处

在日常监管中,采用定期抽查、重点抽查、交叉执法等方式,密切监督企业危废贮存和处置工作,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开展“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通过对涉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危险废物持证经营单位开展环境安全和监管隐患的检查,形成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的高压态势,增强企业环保守法的自觉性,提升企业危险废物的管理水平,推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贯彻落实。2020年,查处固废案件11件,处罚金额42.6万元。

“无废城市”建设

8月25日,制订出台《乐清市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无废乐清”建设目标,明确了“责任、目标、任务、项目”4张清单,共36项考核指标、64项工作任务和14个建设项目,主要围绕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5种固体废物,从源头减量、分类贮存、规范收运、资源利用等10个方面开展创建,总投入31.56亿元。成立“无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联络员制度和成员例会制度,组建工作专班,及时通报掌握建设进度,梳理化解建设难题。已达标及可达标指标26个,未达标的短板指标10个;14个项目已有8个完成目标建设,剩余6个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固废法》宣传

采取报纸、电视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手段,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社会各界对新《固废法》的认识,增强政府、企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保障新《固废法》的贯彻落实。此外,组织200多家固废产生和处置工业企业参加《固废法》专题培训会,赴德力西、乐清电厂等重点工业企业开展《固废法》普法讲座等,主动送法上门,发放新《固废法》读本1000多册,提高企业固体污染防治主体意识。

(陈 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