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传统印童心 文化探寻游天成 天成小学举行清明节主题系列活动 | |||
|
|||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天成小学的师生开展了“清明传统印童心 文化探寻游天成”主题系列活动,既引导学生纪念祖先、感恩革命先辈,又通过体验引导学生学习春耕、了解传统文化寒食节习俗、珍惜大好春光。 祭奠清明,英灵精神永留存 为倡导环保、低碳、文明、健康的祭奠活动,天成小学组织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 做时代好少年——网上祭英烈”活动。学生通过温州文明网的“网上祭英烈”栏目,浏览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进行网上献花、网上敬言。同学们了解了更多为祖国和民族的解放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加深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一段段网上留言寄托着同学们对先烈先贤的哀思与敬仰,表达着同学们的决心与信念。 诗画清明,传统文化记心中 为更深入地了解清明文化,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家长等方式,从诗词、习俗、故事中感受清明。在班会课上,同学们或用诗词吟诵清明;或用手抄报的形式,记录下自己所了解到的清明风俗;或是以英雄故事汇的形式交流、互动。 烟火清明,寒食节习俗我知道 清明果是清明节的重要食俗,同时也是乐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深入体验清明民俗文化,天成小学开展了“小手学做清明果 传统民俗甜入心”的清明实践活动。前期,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询、询问家长等方式了解清明果的由来和制作过程,后期孩子们还将把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亲手制作清明果。 春光清明,盛景美景惜今朝 清明时节,春暖花开,清明节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踏青,清明更是郊游的好时节。天成小学利用社区实践基地资源,通过开展文化探寻踏春活动,加深学生对天成的了解和认识。各个年级或是以班级为单位,或是以假日小团队结伴出行,探寻走访天成的名胜古迹和爱国基地。 千年“万桥”见证我成长 “万桥”这座千年石桥,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万桥人民坚韧和智慧的象征。天成小学的孩子们通过游一游,摸一摸,读一读,合个影的方式,感受民族精神,传递民族智慧。 “临江亭”边思先贤 木质结构的“临江亭”是乐清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孩子们走进亭中,感受万桥人民的智慧以及传递的匠心精神。 手绘风筝 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孩子们清脆的朗读声中,一首《村居》让人们感受到了春风吹拂、纸鸢纷飞的早春美景。天成小学的课堂上,同学们不仅学习了悠久的纸鸢文化,并将自己对身边人的祝福绘制在了风筝上。“我要画金鱼,表示金玉满堂!”“我要鲤鱼,代表年年有余!”“我要画条龙,因为代表中国!”一只只色彩鲜艳又寓意美好的风筝在孩子们的笔下逐渐诞生。乘着徐徐东风,独一无二的风筝被孩子们放飞到天空。以传统文化"纸鸢"为载体的活动中,孩子们充分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春耕清明,盛景乐耕农事忙 在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为了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农耕文化,天成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到马良文化礼堂进行了传统农具的参观活动。在这个虽然不大却异常精致的展厅内,展出了各种传统农耕器具,如耕地耙、畜力犁、耧车、水车、稻桶、簸箕、木扬锨、风扇车、杵臼、石磨盘,还有多种奇形怪状的除草工具等等。孩子们被一件件农具吸引,不时询问用途。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这些老式农具的种类、名称和用途,孩子们都觉得神奇极了,一个个兴奋地睁大了双眼,一遍听讲解一边做记录。 此外,在这播种的季节,孩子们还将开展养蚕、种蚕豆等种养殖活动,让孩子们在春光下用劳动耕种希望、用奋斗换取收获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