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站24小时“把脉”空气质量——“人人参与美丽浙江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
空气质量好不好?随着一间间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上岗”,一项项数据能让空气质量“一目了然”。 8月21日,记者从温州市生态环境局乐清分局获悉,为进一步完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通过构建“智慧环保”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以“大数据”提高大气污染溯源分析能力和环境监管效率,今年我市将投资960万元,新建或改建6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 从2014年1月1日开始,我省统一向公众发布环境空气质量实时报和日报,截至目前我市已在市区、柳市镇、虹桥镇、大荆镇、北白象镇、经济开发区和乐清湾港区等地共设置了8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在市区双雁公园内设有一个负氧离子自动监测站。 市环境监测站站长潘丽娜告诉记者:“空气质量好不好,周边有没有污染源,通过监测站可以直接反映出来。”今年1-7月,乐清市环境空气优良率为97.6%,PM2.5平均浓度为23μg/m3,比去年同期平均浓度(25μg/m3)下降2μg/m3,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今年我市将新建的3个乡镇(街道)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分别设在乐成、城东和城南街道,这些自动监测站将24小时监测PM10、PM2.5、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6个空气环境质量因子的浓度,用于掌握和分析我市上空空气中各污染因子的现状、来源和成因。 石化、加油站、化工、涂装、包装印刷行业等产业聚集地区排放的VOC物质是生成大气中臭氧的原因之一,为评估目前我市大气中VOC因子现状和区域分布,今年我市还将在北白象镇、乐成街道和柳市镇改建3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在这些自动监测站内将新增117种VOC项目和非甲烷总烃仪自动监测仪器,这些仪器会在24小时内连续监测,每1小时出一组数据,全天能出具2800多个数据用于分析。 据温州市生态环境局乐清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乐清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采取多种强有力的措施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包括工业污染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扬尘和烟尘控制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空气质量状况逐年趋好,蓝天白云逐步成为乐清气象新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