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 索引号:
  • 001008003013012/2023-226606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成文日期:
  • 2023-03-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乐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工作总结

乐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3- 03- 06 15 : 45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坚持规划引领,空间布局再获优化

1.加快编制总体规划。2022年9月30日,乐清市三区三线划定成果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查并发文启用。本轮规划落实后,乐清市现状城镇建设用地5.92万亩,边界内可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1.78万亩,可占用稳定耕地面积1.86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5.78万亩,将作为今后建设项目用地用海组卷报批以及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依据。

2.持续完善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全年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修改33个,其中《乐清市胜利塘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将胜利塘北片定位为“生态文明、活力商旅、品质宜居”的乐清新一代现代滨海城市中心区,现公示结束,准备报批;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和修改45个,全省百村试点清江镇北塘村已完成报批稿,预报省厅审查;完成专项规划编制4个,包括《乐清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乐清市城镇燃气专项规划修编》等;序时推进重要区域城市设计,《乐清市滨江大道沿线整体风貌规划及滨江新区城市设计》已完成招标,目前正与中标单位积极磋商,进一步深化中标方案。

3.逐步优化管理体系。全面推广应用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2.0,打造“多规合一”综合应用,通过规划体系、底数底线、协同规则、规划公开“四统一”,确保各类空间规划和重点项目“数、线、图”一致。拟规范控规修改管理工作,增加启动前公示、市规委会专题会议审议等环节;将“征询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意见”排放在初审之后,以利于舆论风险的把控引导。

(二)坚持发展先行,资源保障再立新功

1.多管齐下,鼎力确保用地指标需求。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紧抓用地政策红利,科学谋划报批路径,按照“内挖潜力、外争指标”的策略,多方争取新增用地指标。2022年共计争取新增用地指标共1838.5亩,其中省厅盘活挂钩指标431亩、“集约节约”用地奖励100亩、造地奖励20亩,省重大产业奖励预支指标412.8亩、存量土地处置奖励491亩、温州市级统筹预支130亩、“特色小镇”奖励123.5亩,追加新增130亩(理工学院)。另省重点甬台温柳市互通工程获部计划单列指标266亩。

2.科学安排,合力开展土地征收供给。开展报批类、储备类项目集中征地大攻坚,已完成2466.6亩征地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报批及争取用地指标统筹创造有利条件;完成1440.4亩征地批后实施工作,涉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3133人,支付征地补偿费1.7亿元。开展报批地类政策改革调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在确保不损害被征地户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耕地占补指标,区分征收类及集体使用类项目地类审核标准,已报请乐清市政府批准。完成土地收储17宗996.83亩,其中国有收回地块5宗567.7亩。出让工矿仓储业用地1883亩,完成率达144.84%,成交出让金9.55亿元,其中供给亩产效益综合评价A及A类以上企业42宗858.93亩,占年度挂牌出让工业总面积的84.16%;出让经营性用地12宗753.2亩,成交出让金47.53亿元,两者共计出让土地2636.2亩,成交出让金57.08亿元。

3.深挖潜力,奋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022年土地清理任务全面超额完成,截至目前共供应建设用地292宗6241.35亩,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消化3847.67亩,完成率174.89%,其中消化2009-2018年批而未供土地808.37亩,完成率148.59%;清理供而未用土地5602.03亩,完成率200.07%。盘活存量用地2413亩,完成率120.7%;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3806亩,完成率211.45%。积极申报全国自然资源(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已成功入选,目前正在公示中。

4.积极开垦,全力保障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水田方面,2022年的350亩补充耕地、700亩补充水田任务已全部完成,并创新启用EPC土地整治新模式,将有效缩短施工工期、保障工程质量、减轻政府压力。建设用地复垦方面,我市已完成复垦约300亩,完成率300%,待上级复核后即可入库。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方面,温州市局下达2022年永农集中整治任务5500亩,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连片耕地8139亩,完成率达148%。

5.面海发展,大力开发海域使用空间。乐柳虹排涝一期项目海域使用权已获批,面积为42.8亩;滨海大道二期涉及违法图斑已处置到位,24个历史违填海零星图斑约1097亩、二线之间1.5亩以上图斑约2426亩,均已上报省厅补办用海手续;大力支持乐清三大安澜工程用海审批约1019.6亩,港区海塘安澜工程240.4亩已上报省厅。乐清集中式滩涂光伏出让公告于1月4日登报公告,出让面积2918.75亩。积极推动镇安塘围垦、翁乐围垦15000亩岸线修测工作,委托浙江省海洋科学院制定镇安塘动态岸线修测方案。

(三)坚持生态优先,绿化护林再创佳绩

1.森林生态建设不断加快。大力开展“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012亩,完成率100.3%,并确定适宜造林图斑地块3035.7亩;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作,建设战略储备林、美丽廊道等合计面积3052亩,完成率101.7%,目前两者正在等待上级部门检查。深入推进创建工作,清江镇江沿村、白石街道中雁村、岭底乡港盛村等三个村已创成省“一村万树”创建村,其中中雁村同步入选2022年省级森林人家特色村;乐清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已报国家林草局备案;清江镇、白石街道通过2022年度省森林城镇正式验收;南塘镇、岭底乡、智仁乡、龙西乡列入2023年度省森林城镇创建名单,方案已报省林业局备案。

2.护林管理体系有效完善。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工作要求,初步建立了市、乡、村三级林长体系,正式颁布《乐清市林长制工作相关配套制度》、《乐清市护林员巡护管理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进一步整合优化了护林员队伍,确保林长制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大胆创新,在全省率先开展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估和湿地占补平衡工作。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湿地重新确认范围后已申报省林业局,目前重要湿地名录文件已正式下发。此外,办理林地审批100宗、林木采伐许可147宗、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2宗、森林植物检疫证866宗。

3.平安林区建设持续推进。病虫害防治方面,组织松材线虫病检疫专项执法行动11次,出动执法执勤人员235人次,查处案件11起。全年共投入松材线虫病除治资金1209余万元,完成防治10.5万亩,完成率138.2%;清理松枯死木6.5万株,完成率130%;安全利用松枯死木约400万公斤,小班验收合格率95%以上,复查整改率100%。森林防火方面,森林防火方面,232名护林员全面开展巡护,在主要进山路口设置检查点116处,发现野外违规用火行为52次并及时制止。完成建设、维护防火隔离带337公里,20个10吨型消防蓄水池正在有序建设中。野生动植物管理方面,建立《乐清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救治复壮古树名木15棵,救助各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9只,核发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和经营利用许可21个,签订大型野生动物至害保险,并持续监测乐清湾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未发现异常情况。

4.蓝色海湾工程全面启动。温州市乐清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总投资4.45亿元,其中中央资金3亿元,计划完成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总面积6150亩,保护修复海岸线7.22公里,抚育红树林63亩,种植红树林3420亩,除治互花米草3105亩。该工程现有的四个子项目已全部进场施工,其中互花米草除治基本完成,微地形塑造完成20万方,剩余资金新增子项目于1月6日开标,以上工程总计支付资金1.52亿元。已开展蓝色海湾项目跟踪监测和蓝色碳汇监测,同时乐清市蓝色海湾生态智治系统已着手开发。此外,严密监测海洋生态平衡,基本完成海洋生态基础监测、海洋生态本底调查、局地性生物暴发监测等工作。

(四)坚持监管为要,保护能力再上台阶

1.耕地保护红线织牢织细。全面推行“耕地智保”场景应用,安装高位铁塔探头212个,充分发挥视频自动巡航和全天候在线优势,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能及时抓拍20种疑似违法行为,每个探头辐射半径达1.5公里,可全方位监控三调耕地29.3万亩,实现平原耕地全覆盖、山区耕地80%以上覆盖。同时,出台“田长制”实施方案,构建县、乡、村三级“田长制”责任体系,通过绘制巡查线位图,使耕地保护“人田对应”。通过创新“技防+人防”互为补充的新组合,建立“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的耕地闭环管理新模式,全面提升耕地保护监管能力。深入开展耕地“非农化”处置工作,已按上级要求完成4835宗9428亩耕地“非农化”问题的处置工作,完成率100%。

2.违法用地查处扎实开展。充分利用“一张图”系统和网上监管平台开展巡查,全力打造“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多管齐下的立体防控体系。不断健全“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的卫片执法工作机制,坚决拆除复垦违法图斑,违法用地行为得到明显控制。2021年卫片执法问题图斑共计66宗146亩,目前已完成整改或补办25宗54.8亩,核减后2021年卫片耕地违占比仅0.9%;2021年耕保督察问题图斑共计33宗338.76亩,已完成整改27宗220.80亩,根据督察整改方案要求,确保剩余6宗117.96亩在2023年5月底前整改到位;2022年森林督查卫片违法图斑共计48宗,正在全力组织整改。此外,我市2022年自然资源督察疑似问题图斑46宗,目前已全部举证完毕,接受海洋疑点疑区7批次,共移送违法用海线索11处。

3.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2022年,共办理行政诉讼案件一审82宗,包括新收案件63宗、去年遗留案件19宗,已审结66宗,正在审理16宗,其中败诉1宗;办理行政诉讼案件二审41宗,其中胜诉27宗,正在审理14宗;办理申诉7宗,其中胜诉5宗,正在审理2宗;办理抗诉1宗,正在审理1宗;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9宗,已审结13宗,其中败复1宗。全年受理案件中被评为高风险案件累积达26宗,其中8宗与当事人调解成功,10宗与法院沟通取得支持,目前一审案件败诉率为1.5%。组织一线执法工作者参加主题为土地行政复议/诉讼、《行政处罚法》、《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工作规程》等集中培训共计7场次,并组织16人参加行政执法证考核,有效提升干部执法能力。

(五)坚持民生至上,改革惠民再出成效

1.在精准服务上发力,不动产登记改革持续创新。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为买卖一方为企业的转移登记件开设企业专窗,优化登记流程,达到“即办”“立等可取”“0.5天”的效果,确保办理时限不超过1个工作日。取消非房开与银行类企业登记费,合计免除不动产登记费24万元、抵押登记费5.6万元。2022年3月,乐清市不动产智治平台正式上线,覆盖商品房预告登记、房地最高额抵押首次登记、宅基地转移登记、商品房一手/二手转移登记等功能,目前已办理各类业务1396件。截至目前,共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105729件,线上抵押登记59592宗,线上登记与缴税“一件事”联办8921件,组合登记业务130宗,组合登记为企业增资27.47亿元。

2.在精准提速上聚力,“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推进。推动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合并办理改革,办理时限从合并前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合并后的5个工作日。全年办理规划选址与用地预审32宗,共计2123.68亩;出具规划条件(含变更)87宗;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面积107宗,共计2011.55亩;办理临时用地规划许可15宗,共计358.149亩;办理工程规划许可182件,共计5798.80亩;建设工程相关职能转隶后,乐清市局实现个人建房“用地规划”和“规划建设”合并公示,缩短办理时限15天,农民建房“一件事”审批周期大大压缩,转隶以来共办理个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2666件。积极探索引导“前审方案出让”模式,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在1个工作日内办理土地出让合同签订、规划用地许可、建设工程许可手续,促进企业拿地即开工,全年实现土地出让、规划许可和工程许可同日办理12宗。

3.在精准管理上用力,灾害风险治理能力持续提高。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共组织9轮排查工作,累计排查发现风险隐患92处,已全部整改到位。强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全过程监管,2022年计划治理20处,现已全部完成整改验收,核销地质灾害隐患点8个、核减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17处。持续扩大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覆盖面,完成7个重点乡镇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完成率175%,新增63处风险防范区。切实加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建设力度,2022全市计划新建30个专业监测预警点,其中中央资金安排20个建设任务,现已建设32处,完成率160%。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度汛措施,完成254个在册风险防范区“一点(区)一案”编制和2049名受影响常住人员核查入库,“地灾智防”APP风险防范区巡查覆盖率100%,到岗情况良好。

4.在精准施策上着力,来信来访化解数量持续攀升。由于全年冬奥会、党的二十大等大事要事不断,乐清市局接访总量明显增长,已达1877件,其中重复访量1008件。上级下发积案共154件,其中国家级重复信访件26件、省级重复信访件16件、第二批国重件8件、省厅交办积案104件。截至目前,除3件倒流件以外,已全部化解并形成“一案一卷”归档备查,有力响应了省厅“双清零一创建”和市信访局积案化解清零专项行动。


(图解)乐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工作总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