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领顶劲、松肩沉肘、含胸拔背、立身中定……近日,在南塘镇中学操场上,近50名学生集体操练校园太极17式,动静自若、神情自在,一招一式中演绎了太极拳的柔美与力量。
自2015年以来,自身受益太极拳的市政协委员、乐清市洪式太极拳协会会长蔡全华,积极创编校园太极17式,到南塘镇小学和南塘镇中学开展试点教学,让青少年感受太极文化。经过学习和练习太极拳,如今许多学生有了不小的改变,不仅身体柔软了,而且精气神也提高了,上课也更加专注了。
试教校园太极17式
今年53岁的蔡全华是南塘镇南塘村人。1992年,时年22岁、在山东济宁经商的他在公园偶遇洪式太极拳。“我从小就练习南拳、散打,遗憾的是那时留下不少外伤,还造成腰肌劳损,长期受腰痛折磨。”得知太极拳的动作舒展缓慢,不仅能放松全身肌肉,还对治疗腰部疼痛有一定的效果,蔡全华便决定跟练太极拳。
在不断的练习中,蔡全华发觉自己的身体慢慢变好,手脚也更为灵活。“真正了解太极后我才知道,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运动。”蔡全华笑道,特别是洪式太极拳继承了陈式太极拳原理,根据实战作用改变了套路动作及练法,同时吸收了其他拳种的招法,演练时躯干中正、轻灵洒脱,拳势舒展大方,架势可高可低,适合不同体质状况的人锻炼。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蔡全华遇到了时任南塘镇小学校长的林志高。在与林志高的交流中,他得知不少孩子身体很僵硬,若双腿并拢后直立下腰,双手不能触地的学生不在少数。“尽管只有10多岁,可身体柔软度与许多老人无异。”在蔡全华看来,身体柔软度不够可能会影响孩子身体发育,而轻灵自然、松圆雄浑的太极拳,具有改善神经系统功能,还能增强心脏功能、扩大肺活量、提高平衡能力和免疫力。
与林志高商量后,蔡全华决定在南塘镇小学开展试点教学,分别在四、五、六年级段挑选一个班级教授太极拳。为此,他还创编了一套时长3分钟左右,适合青少年练习的校园太极17式。在太极拳每个动作的推进演练、反复缠丝、螺旋的锻炼中,孩子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018年,蔡全华在南塘镇中学选了一个班级,在每周的拓展课时间,带领学生学习太极拳,一直从初一坚持到初三。“我作为主授课人,一边讲解太极拳动作要领,一边做示范。”蔡全华说,他的徒弟负责对动作不规范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
“学生刚学的时候像在做广播体操。”蔡全华回忆,在学习扑步动作,学生用一腿支撑身体重心,屈膝松胯下蹲,另一脚提膝后擦地铲出时,没有一个能稳住重心站定。经过长期教学,大家慢慢掌握动作要领,腿力和平衡力得到充分锻炼,也慢慢地练出了柔和、轻灵的太极韵味。
课间操改成打太极
为了能让学生坚持练太极拳,时任南塘镇中学校长周丹临和班主任林祥福还将课间操改成太极拳,让学生在大课间的时间从紧张繁忙的学习状态中得到休息。“很多学生练习太极拳后,变得精神抖擞,精气神特别好,学习状态也越来越好了。”周丹临说,不仅如此,班级变得更有团队精神,整体成绩也提升了不少。
学习太极拳近3年时间,学生们都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初一学生蔡潇俊一开始比较抵触打太极拳,认为是“老年人”的运动,练习一段时间后渐渐喜欢上太极拳,“在课间操时间打太极拳,既放松了自己,又让我的精神状态更好了。”蔡潇俊说。初三学生林子正同样扭转了自己对太极拳的印象。原本性格较为急躁的他在长时间的太极拳练习中,改变了自己的心态。“洪式太极锻炼我的身心健康,更增强了我的意志力,让我的学习更加专注了。”林子正说。(乐清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智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