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科学技术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乐清市科学技术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
2022年,乐清市科技局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八大抓手”,坚决落实创新首位战略,围绕重点科技指标提升、高能级创新平台提质拓面等重点任务推进各项科技工作,构建全域创新联动格局。今年乐清作为温州唯一县(市)、全省五个县(市)之一,顺利通过科技部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创新主体培育。 结合“双百双千”科技企业服务月活动,联动乡镇街、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深入重点企业上门帮扶,积极向企业宣传优惠政策,组织200多家企业技术、财务负责人参加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专题业务培训。累计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12家,其中新申报225家,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50家,均排温州第1;共申报温州创新型领军企业(瞪羚企业)21家;推荐上报2家重点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0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中煤机械、永固集团作为科研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均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温州宏丰与浙江大学等合作的项目荣获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取得历年来最好成绩。 (二)推动重要科技指标晋位。 以重点科技指标为抓手,开展“百日攻坚”行动: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支出加大,1-9月份,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支出42.56亿元,增速15.6%,三区两市排名第2,研发占比首次突破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1-9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22.86亿元,增速1.2%,三区两市排名第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扩大,1-9月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68.58亿元,增速5.8%。 (三)推进高能级平台提质拓面。 1.积极开展大孵化集群建设工作:紧密结合本地优势产业,梯队式培育“8+N”产业大孵化集群;整合拓展孵化空间,今年已认定孵化空间16.9万平方米;积极参加温州市大孵化集群专业运营机构招引对接会,吸引市外2家专业运营机构来乐运营孵化基地;整合提升现有科创平台,委托杭州帕思特研究院对乐清科创平台进行调研,编写乐清平台整合提升方案,对长三角电气工程师创新中心进行迭代升级。 2.引进科研院所优质资源:已陆续引进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共建乐清工业软件创新赋能中心,目前已成立平台公司,对外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引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华为区块链创新中心,团队走访120余家乐清市内头部腰部企业进行调研,与8家企业进行意向签约,其中5家已启动服务。指导乐清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投资逾1000万元。 3.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体系:与中国信通院泰尔实验室共建的乐清物联网技术创新实验室已对外开展服务;引进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同济-平安智慧出行(乐清)AI 实验室,实验室将重点围绕交通碳普惠方法学等课题研究;引进工信部电子五所中国赛宝实验室,在乐清建设赛宝东南实验室,目前已完成签约。 (四)强化科技政策支撑。 1.在大孵化集群方面:制定《乐清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孵化集群发展的若干政策》,包括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团队、项目等给予资金、场地等相关补助,对达到奖励标准的优质企业、团队、项目等给予奖励资金等政策优待的“一揽子”扶持政策,已向各部门征求意见,9月完成网上公示,现已完成上会。政策出台后将进一步激励企业、机构建设孵化基地。 2.在科技金融方面:推进“人才科技贷”政策,采取信用方式,截止到9月底已经向94家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总金额2.42亿元;与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乐清支公司拟定了“乐清市科技创新项目保险协议”。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抓创新主体培育 1.做好企业森林培育。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以科技小巨人等创新主体企业为重点,建立企业数据库,进一步提升科技工作开展效率,能够更好地为企服务。继续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双清零”攻坚行动、科技企业“双倍增”等行动,加强重点指导,2023年第一季度力争完成规上工业研发经费超14亿元,同比增速达1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75%,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达12%等指标。 2.加强企业项目攻关。深化校企合作,重视技术转移中心与企业的对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企业加大创新项目开展力度;积极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更好地引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助力乐清打造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营造创新氛围。 3.增创新型研发机构。推广“科研平台+头部企业”的创新联合体模式,以产业链为基础打造技术创新中心,发挥龙头企业领军作用,力求带动产业上下游共同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与发展,为企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抓科创平台建设 1.提升质量,深入实施。在布局分类方面,改变以检测为主,实际研发少的平台整体现状,加大研发投资力度,提高科创平台的研发占比;在成效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对协议、绩效考核目标等进行相应调整,比如要求平台60%的收入要来源于公共服务收入,在督促现有平台完成转型的同时对于新引入科创平台也要贯彻落实。 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成熟。深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认识,认识到科技平台最后的落脚点始终在于科技成果转化。要完善以质量、绩效、贡献度为核心的科研评价,不断提升平台的市场化水平与服务企业能力;引入大专院校,利用高校科研水平为平台赋能,推进落实与华中科技大学等大院名所的合作,增强成果转化;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强对外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将优秀经验与自身情况相结合,开拓创新,改变大部分乐清企业当前无创新意识的现状。 (三)抓科技人才集聚 注重人才层次能级提升,依托平台、企业载体吸引多样化、多层次人才;加强人才政策宣传,积极开展政策上门活动,入企宣传柔性政策;加强工程师队伍培养,建设研究生联合培育基地,引进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四)抓创新生态构建 1.重视政策的出台、落地。做好企业的组织者、引导者角色,持续落实推进《乐清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孵化集群发展的若干政策》《乐清市进一步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重塑科技体制机制,完善以质量、绩效、贡献度为核心的科研评价体系。 2.提升创新项目组织能力。打通政府、高校、企业通道,同时加强科技局内部的部门联动,定期开展交流会议,提高组织能力与服务水平,协同企业开展项目创新。 3.打造一流的金融服务环境。推进科技金融融合改革,加强基金、人才科技贷、科技创新项目保险等相关工作,扩大科技金融政策受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