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 索引号:
  • 001008003013076/2023-245893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气象局
  • 成文日期:
  • 2023-07-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2023年乐清市气象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3年乐清市气象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3- 07- 19 16 : 20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3年,在上级气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气象局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担当奋进,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为着力,着重发挥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力以赴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全面提高气象服务能力。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持续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双建争先·品牌争优”为主载体,大力推进“模范机关”和“清廉机关”建设。领导讲党课2次,分管纪检领导牵头开展正风肃纪检查6次,向干部职工推送廉政短信4次,班子与干部职工谈心谈话23次。以“保障山海安澜,服务醉美乐清”为统帅,积极融入地方文明城市建设。6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深入基层开展“三服务”。持续深入推进“学习强国”标兵评比,第一名积分超过7.5万分,列全国6万名左右。5月、6月分别与温州局机关党委第二支部、温州局退休党支部联合开展“市县联动”主题党日活动。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安全气象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1.积极主动,服务及时到位。不断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和质量,认真做好“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服务工作。截至6月24日,本站累计降水量552.4mm,较常年同期(745.0mm)偏少25.9%。平均气温16.0℃,较常年同期(15.1℃)偏高0.9℃。制作发布气象信息快报 35期,重要气象报告9期。通过微信、浙政钉、短信、传真、微博等融媒体矩阵,制作并发布春运、高考、清明、流域治水、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等专题保障服务280期。通过电视、网站、传真、声讯96121等媒体发布各类预警信号 27期,预警短信服务93.2万条。

2、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稳固防汛应急联动框架。建立叫应、两直一白业务管理流程细则,重新修订发文《乐清市防汛防台气象预警叫应细则》,根据试行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调整。联合市防指将基层叫应通报工作纳入考核指标,通过《乐清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关于公布2023年乐清市“乡领导包村”包保责任人、乡镇(街道)防汛防台抗旱行政责任人名单的通知》(乐汛指〔2023〕3号),建立年底考核制度完善基层防汛的实际效能。通过现场会议培训和远程视频连线结合的方式培训科普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升基层防汛责任人气象素养。4月7日,组织召开各乡镇街道气象信息员、协理员培训会,根据温州市局《2023年新创建、提标升级”任务数》要求,布置对接乡镇(街道)对照时间节点落实今年乐清20个创建任务数,51个提标升级任务数,将责任落实到人。针对《乐清市防汛防台抗旱预案》新规范同步制定内部应急响应气象业务服务预案,并修订《乐清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进一步完善内部行动规范,提高气象服务精准度和效率。

3、开展“除险保安”护航杭州亚运会。联合应急管理局对全市43家加油站开展全覆盖检查,责令问题限期整改,动态赋予防雷安全码。联合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天然气领域联合检查,督促问题清单闭环销号。联合发改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展全市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保护联合监督检查,督促管道企业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将防雷纳入市政府对乡镇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压实乡镇(街道)、部门、企业各方责任,有力消除防雷安全隐患。

(二)为民服务提升部门形象

1、助力乡村振兴,多举措做好农业气象服务保障。在省农业气象中心指导下成立了11个市县气象局组成中药材气象服务联盟,乐清为铁皮石斛牵头单位。对接省市气象局,积极申报“乡村氧吧—龙西乡”“气候康养乡村—望星谷”。联合农业农村局开展精细化农作物灾情预报预警,分种类进行作物提示并制作4期服务产品,有力保障春耕春播。重要天气转折节点前分别在铁皮石、茶叶等5个农业协会群组发布预警。每周制作并发布农业气象服务。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以“五水共治”、农业抗旱、森林消防、水库增蓄、改善空气质量和环境生态为目的火箭作业3次,支援省气象局杭州亚运会活动保障2次。

2、构思集合式农气基地,一体化气象服务保障。以乡村振兴的智慧气象融入为思考,主动走访雁楠彩幻田园综合体、铁枫堂、龙西石斛谷、仙溪南阁古村、飞拉达旅游等基地,推动气象数据保障农业乡村振兴、多方位全链条式服务。选址望星谷为农气示范基地,推动一体化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与石斛龙头企业合作在气象大楼楼顶打造袖珍型仿野生铁皮石斛实验,实现种植生长周期实景观测。发挥“为农服务专家联盟”作用,进行不定期会商,深入田间地头,继续收集石斛生育特性、不同生长期与气象要素关系,完善铁皮石斛气象服务指标库,修改及校对原有铁皮石斛气象服务手册。

3、创新模式,“三服务”提升企业获得感。气象窗口持续优化防雷审批服务,开展告知承诺制,全部防雷事项实现即审即办。联合发改、住建、资规等部门联合开展企业投资项目促产“一件事改革”,提升企业获得感。分管副局长带队,对宏泰电器有限公司开展三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历史遗留问题。在乐清市政府网公开浙江省气象局批复的34家防雷检测机构名单,实行动态调整。

4、“气象+”特色品牌,打造首条气象科普研学线路。以打造优质气象科普研学旅游为目标,扩大气象科普覆盖面。依托气象观测站、雷电气象文化博物馆、望星谷农气科普园、生态修护型人影试验基地、岭底狮子山雷达科普园等站点,通过运维特色气象科普研学课程、策划气象科技展览、举办气象知识讲座等方式,开展以“探秘气象之旅 感受科学魅力”为主题的气象科普研学活动,探索“气象+文化”、“气象+科技”“气象+党建”“气象+农业”等气象科普研学内容和模式创新,进一步丰富提升教育科普服务功能和品质,共同促进气象科技知识在学生中的普及与传播,推动乐清气象科普事业发展,扩大气象服务影响力,打响“气象+”特色品牌。

(三)重点项目推动气象事业发展

1.项目推动,气象现代化持续深化。完成2个自动站建设,完善乐清国家气象观测站监控系统,观测站监控已整合至全局监控网络,目前监控点位达到8个。完成民生实事项目,健全完善极端灾害天气预警信息,提高预警时效性、通俗化和覆盖面,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拓展至18个,预警信息发布及时率≥90%。X波段相控阵雷达完成建设,已投入试运行,填补大罗山雷达探测盲区。积极推进科研项目开展,《温州地区非台风暴雨历史个例库及其特征研究》《乐清港口历年大风天气特征及预报指标研究》成功申报市局项目。

2.以智为先,数智赋能“气象+”应用场景。围绕数字高地,将“乐智防”成功升级为“乐清防汛大脑”,大力推进平台建设。在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基层责任人应急到岗到位机制与“气象预警叫应——应急督办通报”的灾害防御模式基础上,聚焦防汛八张风险清单、应急指挥、信息报送,持续深化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八张风险清单”部门联合预警,贯通各部门防汛防台应用,共享各类风险点视频可视化资源和融入抢险队伍物资快速应急指挥模块,开展基层防汛责任人排摸的风险灾情信息上报、应急响应下防汛相关信息上报。根据水利、资规、应急等部门划定的高风险区,对接温州气象短信分区发布平台,对该风险区内所有群众发布预警短信提醒,切实守牢守好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3、深化试点项目延伸应用,搭建数字化可视场景。在“金融+气象”试点工作落地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受行业认可的气候友好型企业评定标准。通过建立企业测算库,应用场景快速形成多套测算方案以及评分结果,开发出数字化应用场景平台。目前正在通过投入多家银行的受信企业开展对比测算,不断完善评定标准。目前正在对接大数据管理中心,将其接入“最多报一次”系统完成平台对外公开使用。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1、标准化村创建。完成乐清20个标准化村任务建设,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提示标牌、气象服务明白卡、气象科普宣传栏、气象防灾减灾风险地图等。有助于村民气象科普知识和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普遍增强,气象科普氛围良好,气象信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

2、“五个一”项目。持续落实打造一个嵌入式气象防雷科普博物馆主要任务。6月底启动乐清雷电气象文化博物馆设备采购二期项目,8月底完成音响系统、影片制作、特效影片合成制作、UI界面设计、游戏内容制作、展馆专用灯具、安检设备、陈列展柜等安装调试,9月底完成竣工验收。

3、智慧气象振兴缎带。沿智慧气象振兴缎带走访飞拉达、雁荡能仁茶叶基地、铁枫堂基地;联合消防、文广旅体局对仙溪南阁古村等旅游环线的古建筑、文物进行防雷装置排查;借助农业局物联网统一监督平台对石斛基地进行全景生长观测,对“铁枫堂”铁皮石斛基地开展“点对点”特色农产品气象服务,开展实时气象要素观测和直通式服务。

4、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气象指数保险和地方特色产业的“一县一品”相结合,联合保险公司探索开发铁皮石斛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将气象数据和农业种植数据、信贷征信数据相结合,建立了‘触发即赔’机制,省去了灾后查勘定损,简化了理赔程序,以助农惠农为目标,辅助产业高质量发展。

5、完善特色农业产业服务。选定望星谷建设为省级农业气象服务试验基地,升级为农气科普园填补研学游路线的农业空白,发散农业科技魅力,争创“雁荡山·中国天然氧吧”国家气候品牌,以旅游品牌效应带动乡村经济富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