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隐患排查 全力备战“卡努” 乐清昨日启动防台Ⅲ级应急响应
|
温州乐清湾海事处执法人员喊话船舶回港避风。通讯员 曹蓓蕾 摄 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行踪扑朔迷离,根据市气象部门发布,8月2日21时中心位于乐清东偏南方向约494公里,预计将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中心最大风力15级。市防指于8月2日11时30分起将防台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随着台风警报逐级拉响,当前,乐清正全力以赴做好海上作业及船只回港避风、山区隐患排查等工作。 昨天,记者来到雁荡镇西门岛村岙里码头时,只见渔船早已整齐停靠,渔民们忙着用缆绳对渔船进行加固,确保台风期间渔船安全。 “启动预警后,我们通过平台查看了辖区内所有养殖渔船的所在位置,并利用船只大数据分析及5G雷达远程监控等手段,引导养殖渔船就近归港避风、停止作业,确保渔业人员安全。”雁荡镇工作人员介绍,该镇还重点检查了养殖渔船的防台风准备情况以及沿海养殖人员的转移情况,并通过乐清“应急通”连线沿海各村,部署防台风相关工作,确保此次防台抗台措施有效落实。 “浙x机188,浙x机188,气象信息有没有收到?气象信息有没有收到?注意缆绳!落实防台措施!记得去安全水域避风!”昨日11时许,在乐清湾锚地水域,温州乐清湾海事处一线执法人员深入辖区锚地、码头,在发现一艘船舶还未避风时,及时喊话提醒。 7月30日,温州乐清湾海事处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利用台风来临前的窗口期,调派海巡艇对桥区水域、避风锚地等开展覆盖式巡航,重点加强施工作业区和客运航线等重点水域、部位的风险排摸。同时,安排专人对锚泊船、过路船舶等进行提醒,每2小时播发一次全域VHF防台预警通播,严查非法船舶冒险开航作业。 “感谢你们给我们送来了物资和药品。”昨日,小横床村避灾安置点村民接过南塘镇工作人员送来的物资时连连道谢。小横床村是乐清境内唯一未通车但有常住人口的小岛,岛上现有村民90余人。8月1日起,根据上级海上防汛防台要求,南塘镇东山码头至小横床村的唯一渡轮停航。为保障停航期间岛上村民正常生活,南塘镇党委政府及时将应急物资、生活物资、药品等送到避灾安置点和群众手中。同时,分布在南塘镇小横床海域的7家海上养殖户等人员已全部上岸。 北部山区地理位置特殊,历来是乐清防汛防台的重中之重,连日来,乐清北部山区早已进入防汛防台状态。 这几日,湖雾镇里湖村一处新增地质灾害点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整治工作。7月30日,排查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村民郏希花老人的民房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导致门前坍塌、房屋受损,为确保老人安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转移老人并开展整治工作。为迎战台风“卡努”,湖雾镇组织党员干部、文化礼堂先锋队、网格员,对山区边坡、地质灾害点、海域安全、老旧房等,开展拉网式风险隐患排查,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在防台应急响应提级前,龙西乡已前后开展了三轮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防汛物资、避灾场所督查工作,并发出《第6号台风防汛防台工作督查提示单》。 岭底乡同样全面部署,严阵以待,“5号台风一过,我们就马上进入战时准备,开展了拉网式的安全巡查。”该乡相关负责人说。 连日来,气象、水利、资规、海事、农业、应急等重点部门(单位)进驻乐清市防汛指挥部,24小时联合值班值守,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全力以赴织起台风防御“安全网”,打好应对“保卫战”。 记者从市防指了解到,截至昨日18时,乐清全市12艘休闲船全部停泊南岳杏湾码头避风,751艘养殖船均已停靠在乐清湾安全水域,各乡镇(街道)均建立纳管养殖船监管平台,纳管属地网格化管理,实时监控;资规、住建、水利、执法等部门对326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145处山洪灾害危险区、234个建筑工地,以及城镇易涝点、户外广告牌、塔吊、行道树、深基坑等关键部位开展重点巡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