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三季度重点工作任务执行和落实情况 乐清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三季度重点工作任务执行和落实情况 |
我局深入贯彻中央、省、温州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奋战“1310”,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让农业与工业争辉。当前,全市“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获全国水稻高质高效行动实施县等国家级荣誉6项、省政府督查激励事项、省首批“神农鼎”等省级荣誉16项。 (一)立足头等大事,稳产保供底盘更加稳固。一是全面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全市完成早稻种植9.05万亩,增长6.4%,小麦播种面积增长120%,入选全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县。顺利承办全国南方水稻集中育秧培训班、全省夏粮植保工作现场会,获得部委、省厅领导以及全国各地农业专家的充分肯定。提高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全市能繁母猪保有量达1.35万头,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探索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全市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030亩。二是有效落实农业“双强”行动。加速科技进田、加强机械赋能,推广“稻-稻-麦”等技术模式,全力打造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6个、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2个、农机创新试验基地3个。三是全力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积极探索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模式,入选国家化肥减量增效“三新”试点县、省级土壤健康试点,获批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市)。 (二)抓好产业振兴,特色产业发展更加活跃。一是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紧盯种业“芯片”,培优一批具有乐清本土特色和辨识度的标志性品种。启动“雁斛”1号、2号、3号铁皮石斛系列品种已进行第二轮区域试验并完成测产。目前,我市雁荡山铁皮石斛种苗占到全国约3成份额,铁皮石斛组培繁育细分领域年产值近亿元。二是产业集聚力不断增强。聚焦“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成功签约铁枫堂铁皮石斛全产业链等3个总投资12.43亿元的农业产业项目,大荆260亩铁皮石斛标准化连体大棚已建成投产,千斛雪酒业项目主体架构已结顶。完成《温州市铁皮石斛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初稿。三是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品牌节,中央部委和全国31个省(区市)的5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获CCTV17、人民网、新华网、农业农村部官网、国家乡村振兴局官微、三农发布等大量权威媒体转发宣传,线上线下总触达人群1.8亿。“雁荡山铁皮石斛”农产品地理标志位列“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声誉”百强榜第11名,为我省唯一入选前20名的农产品品牌。 (三)加快城乡升质,和美乡村底色更加靓丽。一是城乡提升工程高标准启动。全面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梳理完成“7+34”指标体系,清单化推进项目建设,率先在全省专班工作调度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连续两季度获评五星。二是和美乡村高水平建设。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今年120个创建村均已完成建设方案(项目清单)编制、部门方案联审、项目招投标。截至8月底,整治乱搭乱建问题点位1.1万余处、拆整面积42万平方米,拆整进度快于去年同期,比去年每村的拆整量高出10%,获省委常委、温州市委刘小涛书记批示肯定。成功承办温州市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现场观摩会,“一季一百”整治优胜村数量居温州首位。攻坚党建示范区建设,“水韵西乡·诗画柳白”示范区17个建设项目开工率达100%,“斛光山色·跨越发展”示范区18个建设项目开工率达70%。三是农村改革高质量推进。推进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迭代“村企共建”共富模式,已盘活闲置农房246幢,带动社会资本投入3.2亿元。清江镇北塘村入选全省首批共同富裕村(社区)实践观察点。截至7月,全市村级集体总收入18.01亿元,经营性收入13.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69元,增速8.3%,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四)坚持固本强基,三农本质安全更加夯实。一是筑牢海上安全防线。以“春雷行动”为抓手,全方位开展海上综合治理行动。开展港岙口、岸线巡查134次,海上联合执法巡查27次,组织开展清港行动10次、清网行动27次,取缔涉渔“三无”船舶29艘,清理违规网具5238顶,渔业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二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把牢农产品安全“质量关”,以更大力度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累计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1206批次,乐清市铁皮石斛质量安全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被列入首批农业农村部示范基地创建名单。三是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扎实做好防汛防台工作。针对农家乐休闲旅游安全生产,出动82人次对22家星级农家乐进行检查。强化动物疫情监测,共采样监测规模场、散养户129个场点,检测各类免疫抗体血清样品8236份,确保动物疫病防控安全。 (五)推进人才振兴,三农队伍基础更加坚实。一是抓好乡村农民培育。深化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育农村实用人才225人、高素质农民151人。加快农创客培育发展,成立乐清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培育青年农创客116人。二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以实施“六新六力”主题实践活动为主抓手,纵深推进“三联三送三落实”,组织10支服务队开展“助农开门红”春季系列活动、助农纾困集中服务行动,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加强青年干部培育。针对全局78位90后年轻干部,围绕“三学一争”,组建青年干部研学班,每月20日左右定期组织开展理论、业务、法律知识培训,已开展培训1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