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荆镇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度工作思路 大荆镇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度工作思路 |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抓产业、促转型,经济发展基础更实。一是招商引资提质扩量。围绕铁皮石斛特色产业链,强化大荆商会、石斛协会等优质资源对接。镇主要领导4次带队赴云南、杭州、上海等地考察12家企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4亿元。二是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千斛雪酒业”“雁荡山龙脉酒业”已顺利投产,“永联包装”“温心酒业”处于基础建设阶段。快马加鞭推进石斛特色小镇建设,小镇客厅已完成初步设计,石斛交易市场即将开工建设。三是特色品牌提档升级。雁荡山铁皮石斛产业研究院正式启用;铁枫堂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召开“石斛花开——之江同心·经济圆桌会议”,不断扩大“一棵仙草促一方共富”的带动效应。 (二)坚持补短板、强功能,城乡环境品质更优。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纵深推进大荆片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高标实施2024年度16个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和54个专项债项目。启动郑家岭隧道电力线路迁改工程,推进双店线(二、三期)、二环路三期前期征地工作、二环路二期工程路基建设完成60%。长垟隧道完成爆破施工,大荆分洪隧道实现单向出洞。完成25座山塘系统治理,建设桥梁2座、开展拦水坝修复改造7条。二是加快乡村建设步伐。完成集镇片通村道路提升、道路白改黑、盘山公路、机耕路硬化6条,开工建设环村道路提升3条,合计23.6公里。常态化开展“最美村”“最脏村”评比活动,扎实推进“四边三化”环境整治,完成市级问题点位整治110个,自查自纠点位156个。三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擦亮生态底色,高标推进央督反馈问题整改,坚持边督边改、举一反三,按期办结、反馈7件督办事项,力争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标本兼治。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建成投用智能垃圾分类屋,创成2个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三)坚持惠民生、增福祉,生活幸福成色更足。一是民生保障更有力。1-11月份,发放临时救助、尿毒症专项救助、助学、助困等各类救助资金共计402.8万元,受救助人数541人次。开展“弱有众扶”等系列帮扶活动,服务对象3716人次,点亮困难群众微心愿375个。二是公共服务更优质。压茬推进道路隐患整治工程、泵站扩容提升工程等2024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荆山公学(二期)79亩土地完成征收报批。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文体中心已开工建设。积极推进儿童友好试点乡镇建设,用心用情做好儿童关爱工作。加快全域老年友好阵地建设,打造金山村、五峰村等6个“老年助餐点”,完成水碓舟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怡萱敬老院提升改造,大荆敬老院正在进行内部装修。三是文化魅力更彰显。五月十三传统庙会、坎头村马灯精彩“出圈”,荆城文化教育中心5月顺利开馆,雁荡山民俗博物馆正在进行室内装修。顺利协办“雁荡山·溜溜音乐节”,2天时间内吸引游客近3万人次。铁定溜溜景区成功获评省智慧旅游景区;下山头村成功获评“浙江省艺术乡建特色村”。 (四)坚持守底线、防风险,平安稳定指数更高。一是隐患排查不断细化。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开展生产安全、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累计处理各类隐患1200余条,完成丙类企业整治提升18家。二是平安建设逐步深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妥善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成立乐清首个平安建设促进会乡镇分会,建强“荆石为开”调解队伍,4个月调解诉前案件46起,万人成讼率从全市倒一上升至前五,平安管控力指数稳居全市前列。三是应急防控持续强化。扎实做好“防溺水”工作,对危险水域开展42次隐患排查,动员巡防力量4900余人次。完善优化镇村应急管理体系,切实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众志成城打赢“格美”“贝碧嘉”“普拉桑”“康妮”等台风防御战,实现平稳过汛。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开局之年,做好政府工作,必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聚力挖潜扩容,推动经济发展赢得新空间。一是以加法思维抓项目。谋划实施2025年25个专项债项目,落实重大项目“一事一议”、重点企业“一企一策”等推进机制,推动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提速农光互补光伏发电、荆山公学(二期)等招引项目建设,争取铁定溜溜(二期)等重大项目尽快落地。二是以乘法思维强招商。深入开展“招大商、招优商”行动,加大“一把手”招商力度,健全乡贤联络机制,用好招引全景地图、产业链招商图谱,以“铁枫堂”“千斛雪”等龙头企业为支点激发产业经济“乘数效应”。三是以除法思维控支出。深入推进“增收节支”工作,科学规划资金布局,全面强化预算执行,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要求,持续压缩一般性支出,在保障高效运转基础上压减非必要、非重点支出,切实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二)聚力内外兼修,推动城镇更新焕发新活力。一是做强主导产业。纵深推进雁荡山铁皮石斛“1115”战略,高标打造石斛康养产业区,为北部“一核四区”特色分区建设添砖加瓦。强化石斛专班效用,开工建设石斛交易市场、小镇客厅等重点项目,加快石斛小镇用地规划调整与设计优化。二是做精文旅产业。立足“大雁荡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格局,发挥北部片区副中心作用,按照“农文商体旅”融合发展思路,以铁定溜溜园区为焦点催生旅游“爆点”,积极对接音乐节、“石斛花开”共富节等文旅活动,探索沉浸式旅游、夜间旅游等创新业态,精心打造文旅特色地标。三是做优未来产业。大力发展人文居住、城乡休闲、健康养生等产业,打造山水优美、环境整洁、低碳低污染的生态美镇。着眼全域谋划产业布局,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更大力度扩建平台,以更优政策培育人才,构建“迁不走、引凤来”的一流产业生态。 (三)聚力固长补短,推动民生福祉实现新发展。一是优化城建基础配套。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双店线(二、三期)、双叶线改造工程、郑家岭隧道、二环路三期等项目,建成投用二环路二期。完善镇域路网架构,完成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政策处理工作,启动新开西下河及配套河道拓宽工程(屿后分洪)前期工作。二是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倾力办好惠民实事,不断满足群众多元需求,推进年初制定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持续巩固温州老年友好乡镇创建成果,完善多方参与的老年助餐长效运营机制,加快完成大荆敬老院装修工程,建成后将增加床位约300张。高标推进儿童友好乡镇建设,提速龙避岙村儿童公园提升工程。三是彰显人文大荆魅力。全力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检”迎检工作,落实9家文明单位及9个文明村的“双百结对 共建文明”工作。深入挖掘人文资源,以雁荡山民俗博物馆、荆城文化教育中心为载体弘扬本土文化。 (四)聚力风险防范,推动基层治理取得新突破。一是提效基层治理。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迭代完善“141”基层治理体系,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健全“荆石为开”“荆日有约”“荆诚联动”“荆心服务”四大平安建设机制,紧抓信访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真正把问题止于未发、化于初发、解于当地。二是提升安全本质。抓好生产安全、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按照“定人、定责、定时限”闭环整改。完善夜巡夜查等机制,强化“九小场所”重大火灾隐患整改销号,深化丙类企业隐患专项治理,坚决守牢安全底线。三是提档生态治理。守牢生态保护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实施“生态地图”工作法,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积极推进蒲湾海岸线生态问题修复整改,提速大荆镇中心城区东排工程等EOD项目,全力守护山海安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