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新居民服务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乐清市新居民服务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新居民服务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完善服务体系,为新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高效服务。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居民服务工作,11月18日,市委书记徐建兵专题调研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强调要高度关心关怀新居民群体,把乐清打造为新居民的“第二故乡”,努力让广大新居民在乐清“安心乐业”。 (一)坚持固本强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抓党纪学习教育契机,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全面、系统、深入开展学习。累计开展集中学习12次,集中研讨3次,专题党课3次。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开展“破梗除弊优环境”专项行动,坚持项目化、清单化推进“破梗阻·优服务”“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专项治理。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建立廉政风险防控“3+1清单”。三是深化党建联建。创新在乐异地商会党支部党建联建新模式,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累计开展“同植友谊树·共奔新征程”“粽叶飘香迎端午·幸福和谐邻里情”等党建联建活动5场。 (二)坚持调查研究,切实提高履职能力。 一是全面掌握新居民需求。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累计开展调研40余次,实地走访乡镇(街道)15个、在乐异地商会9家、企业46家,收集有效问卷6632份,完成调研报告4篇。二是动态监测新居民数据。建立乐清市新居民每日动态监测群,每日发布新居民在册数据,及时提醒并协助乡镇(街道)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工作。每季度开展全市新居民人口数据分析,研判新居民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三是借势助推新居民工作。积极参与市人大常委会新居民服务工作“局长进联络总站”活动,参加异地商会座谈会1场、乡镇(街道)座谈会3场,收集问题建议100多条,找准提高新居民服务工作的切入点、关键点及突破点,全力助推新居民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三)坚持攻坚克难,巩固优化积分管理。 一是保障新市民优质教育。按照“高积分高待遇”原则,做好新居民子女积分入学工作。累计受理新市民积分申请2.4万余条,受理各类咨询800余件,申报积分制入学的优秀新居民达1585人,新市民高积分入读优质公办学校300名,积分申报人数和入读人数均为历年最高。二是缓解新市民住房困难。积极响应人口集聚工作,认真做好新市民量化积分租赁住房补贴的积分申请受理、积分审核、积分情况汇总和积分公示等各项工作。5月,已发放首批50名新居民的积分租赁住房补贴。三是拓展新居民积分应用。开展新居民积分免费疗养工作,标准为2000元/人,名额为10名。积极与相关部门就积分旅游、积分赠书等工作进行对接,努力将北雁荡山旅游资源和书票赠予纳入积分体系,并上线积分场景应用。 (四)坚持用心用情,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一是加强人文关怀。陆续开展“聚爱圆梦·校园行”、点亮“微心愿”“夏送清凉”“金秋助学”“最美新乐清人”中秋节慰问等关爱活动,惠及新居民4.3万人次。指导举办第二届“同心杯”新居民运动会。组织新居民子女参加乐清市融媒体艺术团,举办“真爱到家·童心同行”乐清市第八期曙光夏令营,开展新居民档案征集、端午古琴雅集等文化融合系列活动,为1200名新居民进行免费体检,切实让新居民体会到当地政府的温暖和关怀。二是加强教育培训。精心打造“筑梦乐清·共同成长”新居民公益课堂,在乐清城区、柳市镇、北白象镇等新居民聚集区域,开设细纹刻纸、米塑、短视频制作等课程9个,设置情绪管理、消防安全、普法教育、新居民子女防性侵等讲座,提升新居民综合素质,破解新居民子女假期看护难题,累计投入经费6.4万元,吸引新居民370余人次。三是加强志愿服务。抓实新居民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和异地商会志愿服务队的合作,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拓展志愿服务内涵,重点做好文明城市创建、新居民未成年人子女安全防护、防诈骗宣传等内容,累计开展新居民志愿服务活动64次,参与志愿者1000余人次。 (五)坚持守牢底线,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全面排查纠纷隐患。深入开展新居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重点排查化解新居民因恋爱、同居、离婚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加强重点新居民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累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45次。探索新居民服务管理新路径,成立北白象镇大桥工业园区新居民服务中心。二是切实维护合法权益。全力搭建新居民与司法部门沟通渠道,召开新居民司法救助工作座谈会,并成立异地商会“新居民司法救助联络站”。加强“枫桥式以外调外”机制建设,依托“老乡民警”工作室、新居民法律服务站等平台,及时化解新居民的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累计调解新居民矛盾纠纷78起,提供法律咨询692次。加强新居民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在翁垟三中成立新居民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室。三是持续提升安全意识。开展“防溺水”、安全生产、“反诈”等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市新居民志愿者、网格员、村社干部进村入户入企入校宣传。累计投入工作人员2300人次,其中新居民志愿者参与258人次,进出租房宣传3.3万间,发放宣传册2.1万份,惠及新居民4.3万人次。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市新居民服务中心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市委“1310”工作体系,全力推动我市新居民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聚焦精准服务,提升新居民服务质效。着眼于不同新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为新居民提供同城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便利。比如新生代新居民最为迫切的安居需求和文化生活需求,较高层次新居民比较关心的子女教育和高端医疗等问题。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相应的精准化、精细化的配套服务,促使各类新居民进得来、留得住、发展的好。 (二)聚焦规范管理,形成新居民工作合力。坚持服务管理并重,以服务促管理,推动管理方式更规范、更科学、更高效。坚持共治共享理念,吸收房东、企业业主、物业管理员等社会力量,参与新居民协同共管。加大新居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发动新居民志愿者和异地商会义工队参与纠纷排查,助力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三)聚焦数字赋能,拓展新居民积分应用。持续加大量化积分多跨应用场景建设力度,不断拓展新的积分场景应用,持续优化政策体系,加速完善业务流程,实现新居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梯度供给,为全市新居民服务管理数字化工作提供乐清经验。 (四)聚焦技能培训,提高新居民综合素质。协助人社部门妥善安排各类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找到提升新居民敬业意识、文化素质、劳动技能、文明素养的有效路径,提高新居民增收创收的技能本领。 (五)聚焦人文关怀,提升新居民幸福指数。进一步加强对新居民的关怀关爱和帮扶救助工作,切实维护合法权益。组织开展“冬送温暖”“聚爱圆梦”等系列关心关爱活动,为新居民生产、生活提供有效的关怀和服务,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新居民的良好氛围。 (六)聚焦法律服务,维护新居民合法权益。协助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保障新居民合法权益。加强新居民安全防范和法制宣传等教育等工作,增强新居民知法守法意识,提升自身安全防护能力。完善维权帮扶机制,加强法律援助新居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大帮扶救助服务力度。 (七)聚焦精神需求,提高新居民归属感。坚持共建共享互融,强化“以外调外”组织建设,促进新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鼓励新居民参加志愿服务、治安巡逻、环境整治等社会公益活动。协助出台关爱措施,多渠道提供新居民业余生活的文化供给,促进新老居民加速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