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区,各义务段中小学:
现将《2024年乐清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艺素养测评工作手册》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乐清市教育局
2024年5月31日
乐清市教育局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艺素养测评工作手册
第一部分 总体安排
一、市领导工作小组名单:
组长:柳恩理
副组长:阮剑全、倪志刚
成员:谢品忠、董正中、陈永海、孙建显、刘凯丰、林道福、张乐荣、徐多娇、金璐璐
二、测评对象
音乐:四、七年级学生;
美术:四、七年级学生;
体育:四、六年级学生
说明: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音乐(基础知识)测评对象为四、七年级全体学生;音乐(基本技能)测评对象为抽测,同一年级段等距抽测50人;体育同一年级段 90人及以下的全测,同一年级段90人以上的等距抽测90人。
三、测评内容
(一)体育学科
四年级:50米跑(占40%)、坐位体前屈(占30%)、1分钟跳绳(占30%);
六年级:50米跑×8(占40%)、坐位体前屈(占30%)、1分钟跳绳(占30%)。
做到考试项目类别、评定标准、考试规程、考试方式和考试仪器绝对统一,其中跳绳测试所用的绳子采用中考自动计数绳子,成绩评定按小学四、六年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予以赋分。
(二)音乐学科
1.基础知识:依据课标、教材对应知应会学习内容的要求命题,以音乐听力题为主。(占40%)
2.基本技能:共两项。(1)感受与欣赏:主要考查学生听觉与联觉反应能力;(2)表现:主要考察班级学生演唱(或课堂乐器演奏)能力。(占60%)
(三)美术学科
1.基础知识:美术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知识和艺术欣赏等。命题范围限定在浙美版小学、初中教科书要求之内,强化图像识读,把美术各门类通过对图像的感知和分析判断的形式直观呈现,着重了解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和设计表达。(占40%)
2.基本技能:美术技能测试为现场命题作画,与基础知识一并测试。绘画纸张由组织方提供。(占60%)
四、测评时间
艺术(基础知识) | 四年级 | 6月25日 | 下午 | 14:00-15:10 |
七年级 | 6月26日 | 下午 | 14:00-15:10 | |
音乐(基本技能抽测) | 四年级 | 6月25日 | 下午 | 15:30-16:30 |
七年级 | 6月26日 | 下午 | 15:30-16:30 | |
体育 | 四年级 | 6月11日开始 至测完为止 | 全天 | 每天8:30开始随到随测 |
六年级 |
五、结果运用
市教育研训院对测试数据进行汇总、统计与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总结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各学区组织分析交流活动,做好跟踪和改进工作。
六、其他要求
(一)各学区,各义务段学校要成立体艺测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测评工作的组织开展和实施,确保测评工作顺利进行。本次艺术(包括音乐技能抽测)监考人员实施学区内校际对调,由各学区负责统一安排。
(二)各学校听从测评组人员的工作安排,积极协助,配合做好本校的测试工作。学校事先按测试项目的要求布置好场地和组织好学生(体育测试的电子器材由第三方公司提供)。对未认真配合测试工作或在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予以通报批评,责令该校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三)各学校在测评前要及时告知学生(体育测试学生携带附照片的学籍证明),认真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做好安全防范,若测试学生中有因伤因病、事假等原因不能正常参加抽测者,由学校向测试组提交医院相关证明。
(四)本次测评经费由市教育局承担落实。
各学区、义务段学校要高度重视本次测评工作,要以全面开展中小学生体艺素养测评工作为契机,加强和改进体育与艺术教育,认真落实体育与艺术教育课程目标,不断提高我市中小学生体艺素养水平。
第二部分 学科测评现场操作说明
一、音乐素养
(一)测评内容
1.基础知识:依据课标、教材对应知应会学习内容的要求命题,以音乐听力题为主。(占40%)
2.基本技能:共两项。(1)感受与欣赏:主要考查学生听觉与联觉反应能力;(2)表现:主要考查班级学生演唱(或课堂乐器演奏)能力。(占60%)
(二)试场安排
学校提供一间音乐教室作为考试教室。教室需配备钢琴、多媒体设备(可播放音乐)等基本设备。测评内容于考前20分钟发布。
(三)拍摄要求
1.学校指定一位音乐教师负责拍摄,手机开启飞行模式再开始拍摄,保证电量充足,关闭美颜。
2.镜头里不能出现学校的标志、任课教师等透露学校信息的内容。
3.视频以学校全称命名(例:乐清市**学校**校区),于考试当天下午16:30之前上传至邮yqyqcs2024@163.com。
(四)测评流程
序号 | 工作内容 |
1 | 测评前20分钟由监考人员启封测试学生名单。 |
2 | 学校领导、学科任课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现场测试,并先由学科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做好准备工作。 |
3 | 监考人员分项进行测试,先进行“感受与欣赏”,再进行“表现”。并提醒学校于16:30之前将视频上传邮箱。 |
4 | 教研组长组织全体音乐教师全程观摩,并维持考场秩序。 |
(五)评分标准
2024年乐清市中小学音乐素养(基本技能)测评标准
一、测评范围
1.感受与欣赏:四年级(国歌、打字机、羊肠小道);七年级(牧歌、拉德斯基进行曲、辛德勒的名单);
2.表现:四年级(国歌、小小少年、西风的话、山谷静悄悄);七年级(银杯、军民大生产、青春舞曲、红河谷);
二、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 形式 | 评价标准 | 评价等级 |
感受与欣赏(40分) | 律动与空间“满天星”+ | 1.能随音乐完成“满天星”队形,有空间感,在活动中表现出较为稳定的恒拍状态。(20分) 2.能根据音乐典型特征,积极、投入地表现。(15分) 3.有编创意识(2分),设计合理(3分)。 | 31分及以上为A(优秀) 26—30分为B(良好) 21—25分为C(合格) 20分以下为D(不合格) |
表现 (60分) | 演唱(奏)+ | 1.能用正确的姿势及态度参与歌唱(奏)。(15分) 2.准确、完整地演唱(奏)。重点关注音色、音准及表现力。(40分) 3.有编创意识(2分),设计合理(3分)。 | 51分及以上为A(优秀) 46—50分为B(良好) 41—45分为C(合格) 40分以下为D(不合格) |
三、其它说明
1.感受与欣赏:测评开始,任课老师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提示行为;
2.表现:随钢琴伴奏、音频伴奏、无伴奏演(奏)唱均可,背唱(奏)一段。任课老师可以指挥,但不能出镜。
二、体育素养
1.测评内容
小学四年级:50米跑(占40%)、坐位体前屈(占30%)、1分钟跳绳(占30%)共3项。
小学六年级:1分钟跳绳(占30%)、坐位体前屈(占30%)、50米×8往返跑(占40%)共3项。
2.测评顺序
小学四年级:50米→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
小学六年级: 1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50米×8。
3.测评场地设备
体能监测相关场地、器材由学校落实,其中跳绳测试所用的绳子采用中考自动计数绳子。
4.评分标准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执行(详见附件3)。
5.测评流程:
序号 | 工作内容 |
1 | 测试前一天由主考官输入各学校测评班级的名单并检查。 |
2 | 体育测试考核员核查场地与器材,如有问题立即纠正。(体育免测与请假学生填写请假表及提供证明。待学校相关负责人签字和盖章后交测试组长带回) |
3 | 学校领导、体育任课教师与体育考核员引导学生进入体育现场测试,并先由任课体育教师,用十分钟时间组织学生按照名单顺序排队和准备活动。(学生要着便于体育测试的服装) |
4 | 体育考核员分项进行测试。每人测试3项,跳绳可测试2次,其他项目测试1次。每测完一个项目,由体育考核员在电子记录表上输入测试数据。学生完成一个项目测试后,继续第二项测试直至完成所有测试。(请注意:根据安全第一的原则,当学生第一次测试满分后,该生该项目结束测试,此成绩即为该生的记录成绩。) |
5 | 测试完成后由主考核员核查电子记录表成绩有无缺测、漏签情况(如出现缺测、漏签,立即进行补测、补签)。主考核员核查无误后签字并收齐。学生离场。校长、副校长全程监督学生体育现场测试;安保人员确保测试场地不受干扰;医护人员随时注意测试生身体状况,对出现摔伤等意外情况要及时处理,并将未正常完成体育现场测试的测试生情况记入。 |
6 | 考核员将测试成绩按乐清市测试标准评定成绩并签字。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操作方法
50米跑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地面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楚。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秒表若干块。秒表使用前,应用标准秒表校正,每分钟误差不得超过0.2秒。标准秒表选定,以北京时间为准,每小时误差不超过0.3秒。
3.测试方法
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站立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10.11秒读成10.2秒记录之。
4.注意事项
(1)受试者测试最好穿运动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2)发现有抢跑者,要当即召回重跑。
(3)如遇风时一律顺风跑。
坐位体前屈
1.测试目的
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坐位体前屈测试计。
3.测试方法
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图3-5)。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4.注意事项
(1)身体前屈,两臂向前推游标时两腿不能弯曲。
(2)受试者应匀速向前推动游标,不得突然发力。
1分钟跳绳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2.场地器材
地面平整、干净的场地一块,地质不限。主要测试器材包括秒表、发令哨、各种长度的跳绳若干条。
3.测试方法
两人一组,一人测试,一人记数。受试者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试员报数并记录受试者在1分钟内的跳绳次数。测试单位为次。
4.注意事项
(1) 小学低年级学生参加跳绳测试时,应由教师计数。
(2) 测试过程中跳绳拌脚,除该次不计数外,应继续进行。
50米×8往返跑
1.测试目的
该项目是400米跑的替代项目。主要测试学生速度、灵敏及耐久力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50米跑道若干条,道宽2~2.5米,地面平坦,地质不限。在起(终)点线前0.5米和49.5米处各立一标杆,杆高1.2米以上,立于跑道正中。秒表若干块,使用前校正,要求同50米跑测试。
3.测试方法
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口令后开始起跑,往返四次,往返跑时就逆时针方向绕过标杆,不得碰扶标杆,不得串道。测试人员发出“跑”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当受试者胸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
4.注意事项
(1)测试人员应向受试者报告剩余往返圈数,以免跑错距离。
(2)其他注意事项和成绩记录方法同400米跑。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四年级) | ||||||||
序号 | 等级 | 分数 | 50米跑 | 坐位体前屈 | 跳绳 |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
1 | 优秀 | 100 | 8.7 | 8.7 | 16.4 | 19.5 | 137 | 149 |
2 | 优秀 | 95 | 8.8 | 8.8 | 15 | 18.1 | 132 | 142 |
3 | 优秀 | 90 | 8.9 | 8.9 | 13.6 | 16.9 | 127 | 135 |
4 | 良好 | 85 | 9 | 9.2 | 11.7 | 15 | 121 | 127 |
5 | 良好 | 80 | 9.1 | 9.5 | 9.8 | 13.1 | 115 | 119 |
6 | 及格 | 78 | 9.3 | 9.7 | 8.6 | 12 | 108 | 112 |
7 | 及格 | 76 | 9.5 | 9.9 | 7.4 | 10.9 | 101 | 105 |
8 | 及格 | 74 | 9.7 | 10.1 | 6.2 | 9.8 | 94 | 98 |
9 | 及格 | 72 | 9.9 | 10.3 | 5 | 8.7 | 87 | 91 |
10 | 及格 | 70 | 10.1 | 10.5 | 3.8 | 7.6 | 80 | 84 |
11 | 及格 | 68 | 10.3 | 10.7 | 2.6 | 6.5 | 73 | 77 |
12 | 及格 | 66 | 10.5 | 10.9 | 1.4 | 5.4 | 66 | 70 |
13 | 及格 | 64 | 10.7 | 11.1 | 0.2 | 4.3 | 59 | 63 |
14 | 及格 | 62 | 10.9 | 11.3 | -1 | 3.2 | 52 | 56 |
15 | 及格 | 60 | 11.1 | 11.5 | -2.2 | 2.1 | 45 | 49 |
16 | 不及格 | 50 | 11.3 | 11.7 | -3.2 | 1.3 | 42 | 46 |
17 | 不及格 | 40 | 11.5 | 11.9 | -4.2 | 0.5 | 39 | 43 |
18 | 不及格 | 30 | 11.7 | 12.1 | -5.2 | -0.3 | 36 | 40 |
19 | 不及格 | 20 | 11.9 | 12.3 | -6.2 | -1.1 | 33 | 37 |
20 | 不及格 | 10 | 12.1 | 12.5 | -7.2 | -1.9 | 30 | 34 |
21 | 不及格 | 0 | 20 | 20 | -30 | -30 | 0 | 0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六年级) | ||||||||
序号 | 等级 | 分数 | 跳绳 | 坐位体前屈 | 50*8往返跑 |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
1 | 优秀 | 100 | 157 | 166 | 16.6 | 19.9 | 1′30〞 | 1′37〞 |
2 | 优秀 | 95 | 152 | 159 | 15.3 | 18.7 | 1′33〞 | 1′40〞 |
3 | 优秀 | 90 | 147 | 152 | 14 | 17.5 | 1′36〞 | 1′43〞 |
4 | 良好 | 85 | 141 | 144 | 11.5 | 15.2 | 1′39〞 | 1′46〞 |
5 | 良好 | 80 | 135 | 136 | 9 | 12.9 | 1′42〞 | 1′49〞 |
6 | 及格 | 78 | 128 | 129 | 7.7 | 11.8 | 1′45〞 | 1′52〞 |
7 | 及格 | 76 | 121 | 122 | 6.4 | 10.7 | 1′48〞 | 1′55〞 |
8 | 及格 | 74 | 114 | 115 | 5.1 | 9.6 | 1′51〞 | 1′58〞 |
9 | 及格 | 72 | 107 | 108 | 3.8 | 8.5 | 1′54〞 | 2′01〞 |
10 | 及格 | 70 | 100 | 101 | 2.5 | 7.4 | 1′57〞 | 2′04〞 |
11 | 及格 | 68 | 93 | 94 | 1.2 | 6.3 | 2′00〞 | 2′07〞 |
12 | 及格 | 66 | 86 | 87 | -0.1 | 5.2 | 2′03〞 | 2′10〞 |
13 | 及格 | 64 | 79 | 80 | -1.4 | 4.1 | 2′06〞 | 2′13〞 |
14 | 及格 | 62 | 72 | 73 | -2.7 | 3 | 2′09〞 | 2′16〞 |
15 | 及格 | 60 | 65 | 66 | -4 | 1.9 | 2′12〞 | 2′19〞 |
16 | 不及格 | 50 | 62 | 63 | -5 | 1.1 | 2′16〞 | 2′23〞 |
17 | 不及格 | 40 | 59 | 60 | -6 | 0.3 | 2′20〞 | 2′27〞 |
18 | 不及格 | 30 | 56 | 57 | -7 | -0.5 | 2′24〞 | 2′31〞 |
19 | 不及格 | 20 | 53 | 54 | -8 | -1.3 | 2′28〞 | 2′35〞 |
20 | 不及格 | 10 | 50 | 51 | -9 | -2.1 | 2′32〞 | 2′39〞 |
21 | 不及格 | 0 | 0 | 0 | -30 | -30 | 4′00〞 | 4′00〞 |
三、美术素养
1.测评内容
四年级美术:监测范围为浙美版四年级上下册美术
七年级美术:监测范围为浙美版七年级上下册美术,以下册为主。
命题基于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试卷总体难度值为0.9。2.测评场地设备
“一人一桌”施考。每试场35人,最后一个试场少于5人(含5人)的可合并到前一个试场,按5列7行安排座位。
3.评分机制
扫描组按题量切割,各阅卷点对指定切割部分进行评分。阅卷系统随机发放题目,评分形式采用“二评+仲裁”。
分值相差超过8分,进行仲裁。
4. 测评流程:
时间 | 程序 | 主要工作要求 |
开考前20分钟 | 监考 人员 集中 | 1.领取试卷、答题卡袋、学生条形码、学生信息表、草稿纸和考试用品等。 2. 核对当场考试科目,检查试卷袋密封口。 3.主考人员简要强调考务注意事项(或反馈上一场测试情况)。 |
开考前10分钟 | 预备铃 学生入场 分发材料 | 1.监考员甲、乙随带领取试卷、答题卡、学生条形码和考试用品等共同直入考场。 2.监考员乙在教室门口将学生携带的违禁物品截放在考场门口放包处,监考员甲组织学生入座。 3.监考员乙板书本场测评科目和测评时间。 4.监考员甲当众启封答题卡袋,核对答题卡份数,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左对齐),完毕后乙按条形码上学生姓名分发答题卡。 5.监考员甲提醒学生校对答题卡条码信息,不能折叠答题卡,选择题的答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答案;非选择题的答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每道题限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切不可超出边框,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6.监考员甲当众启封试卷袋,核对试卷科目和份数,乙分发试卷。 7.监考员甲、乙逐个核对学生答题卡上姓名、准考证号码等有关信息是否漏填或错填。如果发现条码上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与学校打印稿不一致,以条形码信息为准。 8.监考员要保持考场安静。 |
开考时间 | 测评开始 (铃声) | 1.测评过程中如出现测试卷缺页、印刷模糊或试卷损坏等情况,可以空白卷替换。 2. 监考员巡查并核对学生答题卡是否规范填涂。 |
考试结束前15分钟 | 提醒测评时间 | 1.广播或监考员提醒学生测评还有15分钟。 2.迟到学生停止入场。 3.检查并提醒学生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结果。 4.将缺考学生信息和缺考标记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遇学生答题错位、违规违纪等情况,请监考员填写《考场测评异常情况表》,做好相关信息记录。 5.监考员填写答题卡袋封面各栏目。 |
考试结束时间 | 测评结束和收卷 (铃声) | 1.监考员甲宣读指令:本场测评结束,请立即放下笔。现在请大家整理好自己的答卷,方法是:答题卡正面朝上放在最上面,下面是试卷,最下面放草稿纸,整理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老师收卷。 2.甲维护秩序,监考员乙收卷。要做到三收:先收齐答题卡,要求将答题卡按照准考证号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整齐,校对无误后,再将试卷和草稿纸收齐。 3.答卷收完,清点核实后,考生退场。 4.在答题卡袋封面上填写缺考等信息。 5.监考员甲、乙一起携带整理好的答题卡、试卷等直送考务办公室验收。 |
验收 | 1.考务人员验收清点答题卡(含缺考),确认无误后密封。 2.在答题卡袋相应位置上签字并核对相关栏目信息 3.收集、整理、装订有异常记录的《考场异常情况表》。 4.如有偶发事件,应将事件原因及处理结果如实记录,反馈给市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