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防汛基础设施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抢抓时机加紧水利工程建设 ——“迎战汛期考验 守护山海安澜”系列报道之三
|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方会雨 水利设施是防汛防台最重要、最关键的支撑之一。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将“保障山海安澜”列为我市奋力夺取的十大标志性成果之一。主汛期将至,连日来天气晴朗,乐清抢抓有利时机,加紧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工地上到处是热火朝天场景。 在白龙港泵站施工现场,一座崭新、敞亮、现代化的泵站基本建成,立于西干河旁。走进泵站,负一楼处的4台竖井贯流泵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在进行调试、清理工作。 “每台水泵机组设计流量为25立方米/秒,总设计排涝流量可达100立方米/秒。泵组具有排涝流量大、受内外水位差影响小等优势,如遇极端天气,能迅速将内河水排到外海。”乐清葛洲坝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沙沙告诉记者。 白龙港泵站是乐柳虹平原排涝一期工程的核心项目之一,该工程还包含新建慎江闸站、河道整治等,建成后将极大提高乐清城区、柳市、虹桥流域的防汛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 当前虽已进入汛期,工程建设依然有序进行,力争早日建成投用。“入汛前,我们就制定了防台度汛应急预案、2024年超标准洪水预案,在抢抓工期同时,定期组织参建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专项检查。”张沙沙介绍,利用智慧水务综合管控平台,他们还能更准确、更智能、更及时地监测水位、实施远程排涝,降低汛情发生可能。 在中心区海塘胜利南塘片段,同样是火热的建设景象,海堤外侧框架式平台已初具雏形,海堤堤身高程提高到了7.3米,宽度也拓展至13米。“灌注桩基本完成,正在进行一个框架结构的施工,大概完成了550米。”乐清市海塘安澜工程(中心区海塘)项目经理王寅介绍,中心区海塘主要包括胜利南塘及胜利北塘,涉及海塘全长6246.14米,项目需在原海塘基础上进行提标加固、开展绿化建设等,建设完工后,挡潮标准将由50年一遇提升为100年一遇。 乐柳虹平原排涝一期、中心区海塘等项目有序实施,是乐清系统推进山塘、水库、海塘等水利工程建设的缩影。目前,乐清已基本完成23座中小水库阶段性加固提升;200座山塘系统治理已完成143座,预计2025年底可全部完工;4个海塘安澜工程皆已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可全部建成;乐柳虹平原排涝一期工程、大荆分洪工程等其他重点水利工程计划于2024年底至2026年逐渐完工。其中,乐柳虹平原排涝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为浙江省“千项万亿”重点项目,概算总投资约为16.30亿元和8.64亿元;银溪水库工程为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的重大项目、浙江省“千项万亿”重点项目,概算总投资为12.25亿元;海塘安澜工程港区海塘、中心区海塘、翁垟等海塘、山后海塘4个项目为省重点工程,总投资18.61亿元。这些省重点水利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防汛防洪体系,为乐清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接下来,乐清将继续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并对需要跨汛期施工的项目,积极落实防汛应急预案、开展防汛检查、充实防汛物资等,确保项目平安度汛,努力构筑更加牢固的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