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柳市镇人民政府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乐清市柳市镇人民政府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产业发展稳进提质。工业经济加快转型。电气产业加速集聚,俊郎电气产业园建成投产,普洛斯物流园正式运营,乐清数字智能经济电气产业园一期、正泰智能家居产业园、正泰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二期顺利结顶,浙鼎航天产业园、俊朗自动化智造科创园、柳市电气产业园通用码头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长岐片“千亩百亿”智能制造新产业集群加快成型。深入实施老旧工业区改造,全面推进东风工业区改造项目,完成厂房拆除53亩,供地23亩,新开工面积7.2万平方米,首批改造的金马陶瓷公司已正式投产,亩均产值预计同比增长300%。科技创新赋能增效。“三转一市”卓有成效,新增规上企业73家,新增智能化技改项目22个,规上工业R&D经费达16.1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6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新增孵化空间面积6万平方米。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加快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德力西电气温州基地荣获“(I型)五星零碳工厂认证”,人民电器入选省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双招双引成效显著。狠抓项目双进“一把手”工程,完成到位资金12.13亿,狠抓项目双进“一把手”工程,完成到位资金12.13亿,入库亿元以上项目2个,签约亿元项目6个,招引到位资金12.13亿元。坚持“数据得地”平台应用,优先解决高亩均效益、高技改投入型企业用地需求,先后为诺电、人禾等8家亿元以上企业供地136亩。紧抓乐清市入选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机遇,加快推进沙岙桥头村等村集体土地入市。持续保障人才要素供给,健全引进人才一站式服务,已累计招引国家级人才17人、全职到岗省级“引才计划”标准化对象3人、E类及以上人才318人、技能人才2647人。 (二)城乡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坚持规划先行,已完成控制性规划修改1个,村庄规划修改2个、地块方案2个。加快推进柳白新区建设,高质量完成柳白新区、滨海大道(二期)征迁任务,启动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柳白新区综合开发项目。加速推进旧村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深化柳市城市有机更新规划方案编制,后街有机更新、上园旧村改造攻坚力度不断加大,翔金垟旧村改造进入控规调整等前期工作。开展传统物流园整治,15天拆整建城区22个物流园区、90家物流企业,面积超8.5万平方米。全面提升城乡风貌,加快建设“水韵西乡·诗画柳白”党建引领乡村连片提升示范区,高标推进第二批16个和美乡村建设,累计整治点位4.3万个、拆整面积超6.9万平方米,苏吕村获评省级和美乡村特色精品村,创成省级和美乡村示范镇。公共配套持续完善。积极推进重大交通项目,104国道至325省道连接线柳市段一期、温乐快速路、甬台温高速柳市北互通工程、滨海大道二期柳市段加快建设,甬台温高速扩宽工程、S325省道柳市段、104国道至325省道连接线柳市段二期政策处理加速推进。内部路网持续完善,溪桥路西延伸(一期)、翁象大道东延伸有序推进,普洛斯物流园区间道路、俊郎产业园周边道路加快建设,长虹隧道复线工程完成工可,月渡路南延伸、柳翁西路仙垟段、乐翁西路南延伸启动前期工作。着力缓解“停车难”问题,建成投用七里港高速桥下停车场等一批精品停车场,新增智慧停车位320个。进一步完善城乡公交体系,调整优化城乡公交路线2条。环境短板加速补齐。大力推进“五水共治”,顺利推进19个“污水零直排”项目,已完工17个,完成苏岙浃河道清淤工程,建设完成龙岐河翔金垟段、龙岐河后横段、岐头三村等河道护岸1.98公里。有效推进“四边三化”整治,巡查整治38个点位,开展秸秆焚烧巡查整治47次,现场扑灭53处。精细管理城市面貌,查处占道经营181起,拆除大型户外广告8处、510平方米,拆除横幅380条,人行道违停抄告10915例。有力推进防违控违,拆除新建违建69处,拆除面积25958㎡。严格落实“四到场”制度,放样到场85次、验线到场108次。严查建筑垃圾运输过程的“滴洒漏”及乱倾倒行为,查处非法运输车辆5辆,立案5起。 (三)民生福祉持续提升。社会保障落实到位。大力推进医疗保障,全镇基本医疗参保率达99.75%,温州益康保完成参保40862人。加快完善“5+5”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加强镇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能力,改造提升2家养老机构,大力支持4个村社开展温州市老年友好村社创建工作,开工8家老年食堂新建改造工程,成功举办柳市镇第3届老年人趣味运动会,吸引150余位老年人参与。深入实施“珍珠计划·与你童行”行动,新建妇儿驿站9个,开展两期“春泥计划”爱心托班,广泛开展各类儿童友好亲子主题活动220多场。持续推进大救助体系建设,开展爱心捐助活动76场。教育卫生有序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镇二小新校区拆扩建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镇十四小、五小拆扩建工程加快推进,镇一小拆扩建完成施工招标,镇六小综合楼完成报批工作,实验小学翁卷校区完成设计招投标。掀起爱心奉献救护热潮,超额完成年度无偿献血任务。推进医疗资源充分利用,新增124处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点位设置,镇中心卫生院拆扩建工程主体结顶,象阳卫生院迁扩建工程完成方案设计。持续巩固省五星级食安办创建成果,完成浙食安督导1.5万余次,开展食品安全宣传15场。文体设施不断完善。市民体育中心完成主体建设,已启动装修工程招标程序,林宅湿地公园二期加快建设。大力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成功举办第二届柳市镇村级足球超级联赛,2024年“柳川杯”歌手大赛顺利落幕,承办2024年乐清市“万朵鲜花送雷锋”文明实践月启动仪式,开展公益课堂、文化驿站等文化惠民活动500余次,举办柳川读书会、柳川市集等“柳川品牌”文化活动736场,开展文明实践月连心联动志愿服务活动120余场,完成文艺演出、展览等各类活动100余次。柳市文化中心荣获“长三角优秀公共文化空间”称号,获评温州市五星文化驿站,柳市文化中心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入选温州优秀阵地,曹田后、前窑文化礼堂获评温州市四星级文化礼堂,隔篱、岐头三、新东、前街文化礼堂获评浙江省五星级文化礼堂,后横艺雕展示馆、玉海堂黄杨木雕博物馆获评省级乡村博物馆。 (四)平安防线守稳筑牢。平安建设成效显著。持续完善重点场所内部安全防范机制,累计召开涉稳信息研判会62场,“专题研判会”3场,分析研判化解各类问题553个,今年未发生有恶劣影响的重大事件。积极探索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66件,化解率99.56%,成功调解案件765笔,涉及金额9160万元。做好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重要敏感时期信访维稳,严格落实信访包案制度,常态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第七批国家交办7件重复件已全部化解,化解率达100%、“零回流”。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强基提能”平安夜巡行动。做好反诈宣传活动,通过“环柳市骑行活动”、“饿了么骑手总动员”等活动积极开展反诈宣传工作,累计走访企业8000多家,发放反诈宣传资料5万余份。安全监管精准覆盖。坚持应消一体,推动应急消防深度融合,配备“五室一中心一仓库”的应急消防管理站办公楼顺利投入使用。全面深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出动执法人员2658人次,检查企业1289家,发现隐患2007处,其中重大隐患36处,全部完成整改。多措并举推进事故隐患闭环管理,曝光企业7家,乐清市级安全生产隐患挂牌销号3家,整治“3030”风险点210处。强力推进百万员工安全生产大培训行动,累计培训企业人员3.3万人,其中组织6期线下培训班,培训重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和重点岗位人员396人、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人员4723人。隐患整治更加有力。扎实推进电动自行车整治行动,以“蓝电行动”为契机,创新电动自行车安全充换电全景“三模式”,全域建投“充电驿站”861处、充电接口15454个,新增换电设备178套,入列国家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镇。严厉打击各类交通运输违法行为,在104国道、228国道等重点路段常态化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查处违法案件255起,其中“一超四罚”“双百”车辆查处案件85起,各类危货运输案件16起。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柳黄路上屋村口信号灯工程、柳黄路与溪桥路交叉口改造等工程。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产业能级提升。一是加快构建产业集群。以“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为引领,全面打造长岐片“千亩百亿”新产业集群和柳白新区产业新城,竣工投产正泰智能家居、正泰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二期、柳市电气产业通用码头,加快建设浙鼎航天产业园、乐清数字智能经济电气产业园、俊朗自动化智造科创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法泰电器安极能数字能源产业生态基地。二是提质升级传统产业。推进东风工业区全域治理建设进度,加快后街、苏吕等工业园区老旧厂房改造,启动园区配套设施提升改造,加快推进佑利控股、长江电气、金佰年等老旧厂房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强特汽车零部件、新风电器、柳虹电气、中煤机械、飞蝶电器等老旧厂房拆扩建项目,力争拆除老旧工业厂房200亩、建设新厂房超10万平方米。积极布局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建成投用柳禾小微园二期、项浦埭村标准厂房,加快建设后西垟村标准厂房,开工建设柳禾小微园三期、新光二期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苏吕小微园二期、湖头小微园、沙湖小微园、曹田后智能产业园和苏吕、华东、张瞿、岐头三、岐头四等村集体标准厂房。持续推动“千企转型”,力争全年新增技改项目入库25个以上,技改项目投资总额超15亿元,完成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100家以上,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推动俊朗自动化、法拉迪电气完成上市。三是加速壮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大孵化集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造智能电气、物联传感、数字经济等“3+N”产业孵化集群,新增孵化面积3万平方米,新招引孵化创新型项目20个以上。聚焦“两新两联”,全力招引一批标志性、战略性、引领性的新兴产业项目,力争全年落地超亿元项目8个、超十亿元1个以上,引进“乐商回归”项目8个以上,总招引投资额超30亿元。加大物联网、半导体、信息技术等产业培育力度,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0%,全力打造数字高地。 (二)聚焦营商环境优化。一是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改革。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落实落细“民营经济32条”,高质量打造涉企服务板块,推动“一类事”服务场景落地,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开展“政企直通车”活动,完善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全方位激发市场经营主体活力。深入推进“三转一市”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企业上云”扶持力度,推进行业云平台建设。二是不断强化要素保障支撑。强化土地资源保障力度,扎实推进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重大改革试点,坚决落实“数据得地”“亩均论英雄”等改革举措,新增工业供地120亩以上。盘活用地存量资源,持续整治低效工业用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盘活低效工业用地380亩,清理批而未供土地90亩、供而未用土地160亩。深化专业人才引进、培育,力争招引大学生2850名,培育技能人才2800人、高级工1000人、技师175人,专项能力证书取证490人。三是全面完善助企服务机制。依托企业服务中心,健全完善“11365”助企服务机制,集聚企业发展资源,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让“赋能发展找中心、解决问题在中心”深入人心,切实保障企业稳生产、拓市场。开展减负强企攻坚行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精准推送涉企政策,依托温州市电气行业协会企检服务中心等平台,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中小微企业健全合规经营和风险防控机制。 (三)聚焦城市能级提升。一是加快城市发展步伐。大力实施“智造强镇 宜居柳市”强城行动三年计划,开展城市能级提升行动“四大工程”。以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引领,落实温州“一核十片”发展规划,加快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的柳白产业新城。加快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提速后街有机更新、上园旧村改造,加快翔金垟村、麻园村旧村改造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建成区12.64平方公里城市有机更新。做强现代广场、宝龙广场、溪桥生活广场等核心商圈,建成市民体育中心,加快推进瑞鑫卓越城、君品雅苑、林宅湿地公园拆迁补偿安置项目、后西安置项目等一批高档住宅建设,高标建设后西垟、苏吕、横带桥、前垟洞等一批村级农贸市场,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充分利用物流企业拆后空间,谋划建设快递分拣中心、文体中心、停车场、公园等公共配套设施。二是推进综合交通建设。完善外环道路通达体系,加快建设甬台温高速柳市互通工程、104国道至325省道连接线柳市段一期、温乐快速路和滨海大道二期,开工建设104国道至325省道连接线柳市段二期、S325省道柳市段等重点工程,做好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前期政策处理。畅通内连道路循环网络,建成投用溪桥路西延伸(一期)、翁象大道东延伸、普洛斯物流园区间道路和俊郎产业园周边配套道路,开工建设乐翁西路南延伸,实施环城东路南延伸、月渡路南延伸、柳翁西路仙垟段、溪桥路西延伸(二期)等断头路打通项目,启动长江路二标段改造工程。三是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全面修复破损道路,改造提升车站路、柳江路等5条建成区主干道,完成2公里人行道修复提升。实施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完成溪桥路与环城路交叉口等2个信号灯,完成十间桥、龙吟桥2座D级桥梁修缮维护。大力推动公共交通布局完善,启动市域铁路S2线柳市东站公交停靠站及配套道路建设工程,调整优化城乡公交路线2条。紧抓“村村通”充电桩试点机遇,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布局建设,开工建设七里港综合供能服务站、沙湖综合供能站,累计投用充电枪100个以上。着力破解停车难问题,建成投用2个智慧停车场,开工建设前街社区停车楼,新增停车位350个以上。 (四)聚集城乡风貌打造。一是铁腕推进污染防治。持续深化“五水共治”找寻查挖工作,实施风险河道综合治理提升项目,认真解决黑臭河及乱排污问题,全面整治张瞿浃、深河浃等风险河道。深化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乐柳虹排涝工程,启动长岐工业区河道综合整治项目。推进“城镇雨污管网提质增效”两年行动计划,全面修复破损雨污管网,完成城北片、浃底片等10个污水零直排项目验收。持续推进新一轮“最美村最脏村”评选,建立村庄环境脏乱点整治常态化机制,严控各类垃圾乱堆乱倒。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住宅小区全面落实“两撤两定两到位”,确保投放精准率达95%以上。全面取缔建成区废旧金属回收点,建成投用浃底和象阳2个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二是系统整治城乡风貌。巩固36个和美乡村创建成果,完成“水韵西乡,诗画柳白”党建引领乡村连片提升示范区打造,投用长道坦村体育综合体等核心项目,完成“瓯潮里”黄华文化旅游街区一期并开放营业。加快推进林宅湿地公园二期、“柳川风貌”美丽城市精品示范路线、乐琯运河沿线风貌建设、十里绿道二期等一批城乡品质提升工程。三是深化城市精细管理。全面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继续实施建成区脏乱点整治专项行动,强化“两路两侧”“四边三化”整治力度,严查高速、国道两侧违章、乱堆乱放等行为,加大对建筑垃圾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开工建筑垃圾分拣中心,全力建设“无废”城市。加大交通违法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四小车”专项整治行动,推动二轮电动车、工程车规范上路。加大“四到场”监管力度,强化新建违建管控,高标准完成存量违章处置销号工作。强化沿街商铺监管力度,加强“六小行业”预处理设施检查力度,推进“一户一登记”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聚焦民生福祉提升。一是完善基本社会保障。继续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工作,确保全镇基本医疗参保率达99.7%以上,温州益康保投保工作参保率达55%以上。健全完善“助联体”运行机制,以城乡低保对象、特殊困难人员、低收入家庭为重点,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打造完成社会大救助分中心,构建综合救助格局。以成功创建温州市老年友好型样板镇为契机,引导更多村社申报温州市老年友好村社,持续加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能力,加快建设后西垟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开工建设柳市镇佳园养老院,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切实保障住房需求,建成投用东风社区保障房和湖横保障房,加快建设后西垟外来人口居住中心,开工建设朝阳东、柳湖、上池、前州等4个保障房项目。二是优化教育卫生服务。进一步优化校网调整,推动镇五小扩建、镇十四小拆建等项目提质增速,开工建设镇一小长江路校区扩建、镇六小扩建(一期)、镇五中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实验小学翁卷校区、七里港幼儿园二期、林宅湿地公办幼儿园等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利用“三牛”校长、教师评选活动,调动教职人员积极性,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巩固省级健康镇创建成果,持续开展健康素养进文化礼堂活动,建成投用柳市镇中心卫生院,加快象阳卫生院迁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夯实省五星级食安办创建成果,继续做好“两个责任”包保工作。三是强化基层文化认同。大力弘扬“孝行”文化、“两个健康”文化、亲清政商文化,全域推进“文明村”“文明单位”“星级文明户”等评选创建,放大“柳市好人”“柳市家风养成记”等影响力,全面提升全民文明素养。深化文化惠民工作,持续擦亮“柳市讲坛”公益课堂、柳风集市、柳川杯歌手大赛、柳川杯书法大赛等十大“柳”字文化活动,举办文化驿站等各种文化惠民活动1000场以上。发挥文化中心、文化礼堂等阵地作用,开展文化汇演、村晚等文艺活动,高水平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加强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加大对七西村郑家碉楼、华山村华山碉楼、陈一球故居门楼等文物保护利用力度,谋划打造南氏研学基地。大力弘扬“四千精神”,开工建设柳园乡贤文化中心,融合“瓯潮里”电气产业文化馆、柳市城市展厅等现有资源,打造柳市电气展览文化地标。 (六)聚焦治理体系完善。一是深化平安柳市建设。推行“枫桥式工作法”,建立多层次协商、多元化协同、多渠道协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实践,擦亮全国模范调解委员会金名片。进一步抓好邪教预防、反诈、禁毒等宣传教育工作,为群众敲响安全警钟。深化柳·商共建工作,引导异地商会组织积极参与平安柳市建设工作。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抓好村社级纠纷调处力量建设和司法分局调解主力作用发挥,完善“以外调外”“以外管外”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信访积案动态清零。二是完善落安应急管理体系。构建“1+X”一体化应急消防管理体系,统筹调度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汛防台、减灾救灾等各类应急救援工作。以“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排险除患、推进基层应急消防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深度融入基层“141”治理体系,强化“镇-村-网格-微网格”一体化工作体系,做实温州市基层应急消防“3030”治理应用。三是从严从细防范风险隐患。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做好全镇110家重点检查单位和140处厂中厂隐患排查及相应的闭环整改。坚决落实“3030”隐患闭环管控机制,确保全链条、全覆盖消除风险隐患。强力推进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持续开展“关门行动”“清底行动”“拆窗破网”三大行动,全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清零”,确保各类事故起数、亡人数双下降。深化教育、卫生、文物等行业单位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统筹抓好生态、粮食、能源、房地产等领域安全,提升防范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