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统计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乐清市统计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
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全市统计系统聚焦市委、市政府“持续奋战‘1310’,推动‘醉美之城·幸福乐清’更加可感可及”等中心工作,持续深化“三升一优”“三比一讲”“三学一争”和“六新六力”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提升统计工作实绩实效,为我市“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乐清新篇章”提供有力统计数据支撑。 (一)党建统领、双融双促,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一是突显政治属性。加强党对统计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正确方向。落实“三学三平台三带头双导师”制度,深化“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党支部建设提质行动,完善支部议事机制,发挥党员议事献策作用。推进《“青廉工程”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实施方案》,针对新入职的2名年轻干部建立政治导师、专业导师一对一培养。二是筑牢廉政防线。开展廉政风险防控“3+1清单”专项排查,完善岗位廉政风险数据库。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自查自纠、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自纠等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制定《乐清市统计局“破梗阻·优服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拍摄的“书香统计育先锋”视频《尺子》在省统计局“数海清风 廉润统心·悦读荟”学习园地上展播。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上挂下派、成长帮带、容错纠错”机制,促进干部成长成才。局内部提拔中层正职1名、中层副职1名。派员参与国家、省、温州市执法检查和省统计督察9人次,选派1名干部到省地方统计调查队统计单位管理处学习锻炼2年,参与省委巡视1次3个月,工作表现获省统计局和省委巡视办肯定。 (二)精准服务、数说乐清,提升统计服务质效。一是实时监测强预警。在数据生产周期实施“每日一汇、动态跟踪、即时汇报”监控模式,对经济指标变动快速响应与重点监控。数据生产确定后对重点领域、重要指标深入分析,剖析短板及潜力,及时预警预测,为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二是横向比较强研判。加强与余杭、海宁、桐乡等地的互动交流,对标对表全省先进县(市、区),撰写比对分析调研文章,全面分析研判乐清与全省先进县(市、区)的差距,并提出针对性赶超建议。每月收集温州各县(市、区)GDP核算相关指标情况,及时掌握周边县(市、区)动态变化,并开展比较分析。三是主动服务强参谋。推进统计“智库”转型,2024年撰写统计信息动态179篇、分析专报51篇、调研课题7篇、两办约稿信息10篇,其中国家统计内网录用2篇、省统计内网录用69篇,乐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22篇,获全市党政系统二类调研成果奖2篇。 (三)开放破局、筑基强统,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一是打造“一网一家一园”治理格局。充分发挥企业服务中心、统计之家、统计文化公园联动优势,以更加开放的形式宣传统计知识。我市被列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省级试点县(市、区)之一,承办全省调查系统基层基础建设现场会,乐清市统计文化公园情况被国家统计局内网统计知识库统计文化公园专栏录用,基层基础创新实践被省统计局微信公众号推送并参评全省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十佳案例,“乐清统计之家”被推送为全省首批“四化统计之家”并在省统计局微信公众号展播。二是强化统计“三支队伍”建设。组织全市统计知识更新培训班和跨部门联合培训,强化部门统计人员业务水平;落实乡镇(街道)新入职统计人员带培机制和“订单课程”培训机制,编印《统计业务口袋书》并发放到全部乡镇(街道)统计人员,提升乡镇(街道)统计队伍素质;修订《统计知识读本(简要本)》并发放到全部“四上”企业,分级分层全覆盖开展统计业务培训77场次、10916人次,不断提升企业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三是营造依法统计良好氛围。以做好省统计督察温州市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和国家统计督察迎检准备为契机,推动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进一步落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加大对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宣传,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和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全覆盖开展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相关知识纳入公务员年度法律知识考试以及公民法治素养测试内容。 (四)多频联动、全城合力,盘清乐清经济家底。一是部门联动形合力。市场监督、税务、财政等部门积极开展数据共享应用,及时提供精确纳税申报资料、机关事业单位决算资料等信息,为“查全单位、查实总量”奠定坚实基础。在入户登记阶段,各主管部门充分做好分管条线调查对象宣传发动,针对个别不配合的调查对象,市场监督、民宗等主管部门派员协助入户登记,助推数据采集工作。二是高频宣传促配合。广播、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全程动态报道“五经普”工作;组织、经信、文旅等部门将“五经普”融入部门宣传和助企服务行动主题;各主管部门微信公众号发布普查宣传信息;为全市近300名普查相关人员设置经普宣传视频彩铃;探索开展“孩子们心中的经济普查”主题抖音直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联审机制保质量。对内建立全专业动态联审机制,每日动态监测上报数据,根据自制的数据评估模板和上级下发的审核清单逐条分析评估数据质量,做到闭环管理。对外建立跨部门快速反馈机制,强化市场监督、税务、财政等部门数据比对评估和跨部门数据分析确认,确保“五经普”数据质量。“五经普”工作圆满通过国家事后质量检查,并在12月初的全省经普办主任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温州市委、乐清市委三级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省、温州市统计工作会议要求,围绕“以高质量统计服务高质量发展”一个中心,充分发挥统计“数库”“智库”两库作用,持续推进“统计部门由业务部门向综合部门转变、统计干部由专业型干部向复合型干部转变、统计服务由结果分析服务向参谋预警服务转变”三大转变,重点抓好“五方面锐意进取”,打赢“五场提升战”。 (一)在依法治统上锐意进取,打赢统计法治“提升战” 一是扩大统计法治宣传。继续推动统计法治纳入依法治市大盘子,常态化开展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普法宣传,提升全社会统计法治意识。二是做好国督整改后半篇文章。以做好国家统计督察浙江省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统计数据全过程监督管控力度,完善统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加强问题线索信息共享和统计监督结果应用,持续保持统计执法高压态势。三是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深化执法与专业的工作协同,采用专业科室与执法力量一体融合的方式开展执法工作,确保满足现有的执法需求。派员参与国家、省、温州市执法检查,不断提高统计执法能力和水平。 (二)在服务大局上锐意进取,打赢统计服务“提升战” 一是加强预测预警服务质效。健全完善经济运行预测预警机制,全面推动统计分析从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前预判、事中监测、事后分析”闭环运作转变,不断增强统计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五经普”成果,科学合理发挥统计预警预判能力。二是加强分析研判服务质效。强化部门间数据应用和市外地区间横向比较,深入剖析月度、季度各经济领域增长背后的成因,努力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破解堵点难点。为2025年度实现“十四五”赶超目标和规划“十五五”战略目标提供统计咨询服务保障。三是加强数据解读服务质效。加强部门间、专业间数据共享共用,推进信息查询、数据加工、结果展示多场景应用,为部门科学决策和专业综合统计分析研究提供便利。推动数据发布解读和统计科普相配合,正确引导社会预期。 (三)在强基固本上锐意进取,打赢统计智治“提升战” 一是深入谋划强基优统。进一步推进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统计基层基础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落地,深入谋划开展“强基提能优统”工程,夯实统计根基。二是丰富网格智治内涵。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开基层统计网格智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统计单元”和“统计之家”活跃度,增强统计调查工作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三是持续提升业务水平。持续深化点单式、组团式、带陪式业务辅导服务,完善基层统计人员交叉检查、业务交流等机制,提升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结合《乐清市会计人才队伍培训培养行动计划》,联动财政部门加大企业统计队伍建设。 (四)在改革破题上锐意进取,打赢统计改革“提升战” 一是主动争取改革试点。继续做好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报改革省级试点、共同富裕统计监测创新省级试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省级试点,积极争取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国家级试点,打造更具乐清统计特色的标志性成果。二是创新统计智囊服务。围绕“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奋力夺取‘十大标志性成果’,进一步擦亮‘七个美’”等中心大局,加强重大课题调研分析,充分发挥统计“智库”作用。三是深化运用先进技术。加强部门大数据在统计领域的应用,借鉴部门大数据,强化名录库维护、项目入库、企业纳统和统计数据审核等工作,探索部门统计信息共享机制,减轻基层负担,提升行政效率。 (五)在党建融合上锐意进取,打赢统计人才“提升战” 一是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闭环落实机制。进一步擦亮“精准服务·数说乐清”统计党建品牌,探索以党建引领推动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和有效方法。二是深入推进“清廉统计”建设。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多形式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切实把依法统计理念内化为统计工作的思维模式,坚决防范和惩治“以数谋私”等腐败问题。三是不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以“六干”精神为牵引,着力破解“六不为”难题,以党建统领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继续实施机关干部“向上挂职锻炼”、政治业务“双导师”、容错纠错、约谈问责和“六题联训”等措施,突出实干实绩导向,促进机关干部成长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