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 索引号:
  • 001008003013034/2025-269534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政务服务中心
  • 成文日期:
  • 2025-03-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乐清市政务服务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乐清市政务服务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5- 03- 07 08 : 42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年以来,市政务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市委十五届五次和六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坚决贯彻落实省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纵深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持续升级。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扎实推进。一是完成企服中心改造升级。组建工作专班全力推进企服中心改造升级,并结合实际对企服中心服务板块和窗口设置进行优化调整,打造法人事务综合服务区。优化企服中心功能设置,按照增值服务“一核多点”一站式解决企业问题的要求,依托现公安法治助企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税务分中心,设置了法治、税务服务分中心(专区),丰富了企业解决诉求“跑一地”服务内涵。二是完善“企业吹哨部门报到”问题解决机制。秉持“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理念,建立了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发挥企服中心作为市委市政府服务企业的中台枢纽作用,“一个口子”受理、流转、督办、反馈企业需求。优化完善分类分层分级处置流程,推动涉企问题高效化解、就近化解。2024年以来,已主动归集线上线下现有渠道发现的涉企问题诉求2393个,办结2392个,办结率99.9%。三是加强为企服务宣传推广。依托温州市级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乐清分站点线上平台的日常运营和运维工作,进一步丰富服务场景、优化交互体验,增强用户使用黏性。借助报纸、新媒体等渠道发布企服中心相关宣传报道共8篇,推动涉企业务培训等活动在企服中心开展,进一步扩大知晓度和影响力。四是持续打造特色应用场景。结合省级清单指导督促相关涉企服务部门梳理增值服务事项251项,推动滚动式、分批次落地。协同市委改革办督导各服务板块梳理提炼涉企服务典型案例,报送的《创新集成式法治助企服务模式 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被评为省2024年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乐清市创新实施“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 有效破解企业创新发展困境》入选省“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典型案例汇编,相关做法被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刊载推广。

(二)涉企投资审批流程持续优化。一是企业投资项目极简高效审批改革持续领跑温州。紧盯企业投资项目开工、投产、融资关键环节,细化梳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涉及的基本政务服务事项和增值服务事项,优化企业投资项目促产“一件事”办事指南,完善项目服务板块部门联动和高效运行机制,推动企业投资项目促产“一件事”改革扩面增量。2024年以来,已完成“拿地即开工”“预验即试产”“竣工即领证”项目共149个,项目数居温州首位。二是涉企中介服务持续优化。紧抓涉企中介增值化服务,梳理涉企中介增值服务事项14项,制定涉企中介“一类事”办事服务指南,完善涉企中介板块运行机制。持续优化涉企中介服务方式,在积极推进全域全过程中介服务、区域评估、免评估、“多评合一”“一评多用”等涉企中介增值化服务基础上,积极探索环评“打捆”审批新模式,推行在同一厂区或同一行业类型的项目联合编制环评文件,实行捆绑审批、成果复用,大幅压缩企业对接次数、办理时限和审批费用。2024年以来,已督导推进区域评估、免评估、“多评合一”“一评多用”等项目211个。10月12日,《浙江日报》头版刊发《创新服务模式工程提前开工 乐清推进重大项目加快落地》,点赞我市涉企投资审批改革相关做法。

(三)政务服务监管不断强化。一是深入开展“破审批梗阻·优政务服务”专项行动。牵头抓好“审批中梗阻”问题纠治,采用“线上+线下”“明查+暗访”以及审批案卷抽查、体验式办理、大数据筛查、发放问卷等方式开展督查,着力纠治工作态度“冷、硬、横、顶”、违规违诺办件、事项授权进驻不到位等问题。2024年以来,已开展督查19次,抽查案卷近500份,涉及30多个部门科室、25个乡镇街相关科室,发现问题18个并推动整改。二是切实抓好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推动网上办事系统改造优化,落实专人紧盯政务服务“好差评”,“浙里办”指标系统显示,截至11月21日,我市共办件2,928,768件,其中主动评价200,426件,差评257件,好评率99.87%,按期整改率100%。据温州市政务服务局最新反馈,我市“好评率”位居温州全市前三。三是抓好超期件、异常件整改工作。根据超期件、异常件反馈清单,函告相关单位,并督导各有关单位对照清单及时整改,确保该项指标符合省、温州市考核要求。

(四)政务服务方式持续优化。一是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推动涉及多部门、跨层级、关联性强的多个事项集成办理,为企业群众提供“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督导推进国务院2024年实施的第一批13个和新一批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关事项全面应用、好办易办,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见效、增值赋能。二是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面推广应用政务服务2.0,已配置一窗收件事项1803项,移动端事项1705项,授权账号600余个,配置对接设备400余台。三是政务服务代办帮办暖心便民。全面推广应用“不见面”代办云平台,持续做好重大项目、招引项目代帮办,根据企业需求和项目类别推行定制化、“点对点”精准服务。2024年以来,全程代办的22个企业投资项目已开工建设17个,跟踪代办的32个企业投资项目已开工建设18个。常态化开展政务服务流动办公桌、民生服务直通车等活动,牵头组织公安、不动产、社保、医保等高频民生部门为群众提供上门办证、送证下乡等服务共30余次。四是“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服务不断优化。优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运行流转机制,重新制作“办不成事”反映登记表和工作日志,强化企业群众“办事难”问题督导和跟踪服务,完善群众“办事难”问题兜底服务。2024年以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接收群众各类诉求38件,推动解决疑难复杂问题16件。五是为侨服务“全球通”高效便民。推行“全球通”升级版,强化与侨务、公证等单位之间的联动协同,整合相关专业平台服务资源,完成“全球通”办件共计343件,推动解决在外侨胞办证难问题。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工作,市政务服务中心将围绕市委“1310”工作体系,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性抓手,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注重实绩实效,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优化提升政务环境,为我市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贡献政务服务工作力量。

(一)聚焦一体融合,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以打造“形神效”兼备的企服中心为目标,持续推进企服中心一体融合改革,着力发挥企服中心服务企业中台枢纽作用,督导推进政府侧、社会侧、市场侧服务资源统筹整合、高效协同,推动涉企服务“一站集成”。加快推动“基本政务服务+增值服务”一体融合,健全完善涉企问题分类分层分级办理机制,推动涉企问题诉求高质效办结。持续完善企服中心运行机制,督导板块牵头部门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强化多部门业务协同联动,确保涉企服务顺畅、高效。

(二)聚焦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一是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放大促产“一件事”改革成效,完善改革落地机制,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更简更优,推动促产“一件事”改革延伸扩面,惠及更多企业。二是深入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提升行动,建立完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网上中介平台公开比选,推行投资项目“增值式”涉批中介服务新模式,推动涉企中介服务提速降费增效。三是继续做好投资项目全程帮代办、跟踪代办等一条龙服务,进一步完善投资代办项目库,主动提前介入有代办需求的项目,推行“定制+精准化”代办帮办,发挥好中心牵头协调作用,推动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助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三)聚焦便民利企,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持续推进政务大厅智慧化建设,完善综合出件窗口建设和24小时全天候政务自助服务,强化政务服务网办、掌办、自助办工作导引和帮办助办,推动政务服务网办掌办更加好办易办。二是持续深化基层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督导乡镇街落实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主体责任,巩固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成效,夯实基层工作基础。三是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全市通办”,依托全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在不改变审批权限的基础上,着力打破地域限制,推动高频民生服务事项“全市通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四是常态化开展民生服务直通车和送证下乡、上门服务等活动,为老弱病残孕等群体和边远山区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温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