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乐清 > 每日要讯
  • 成文日期:

多元化解涉企纠纷 “乐清模式”入选省典型

发布日期: 2025- 07- 11 18 : 17 浏览次数: 字体:[ ]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青)日前,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工商联联合推广一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事例,乐清创新构建的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成功入选。

  乐清是中国电器之都,拥有电气企业超1.4万家,低压电气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超65%。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合同违约、债务纠纷等矛盾也相应增多。乐清市工商联联合市法院、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公安局等部门,以深化商会协同机制为核心,打造了“1+1+1”诉调对接模式,组建由法官、投促中心工作人员、商会调解员构成的专业调解团队。

  不久前,安徽籍新乐清人徐某因数百万元工程款结算受阻、资金周转困难,向乐清市安徽商会求助。在商会会长王红旗的积极调解下,纠纷得到圆满解决,工程款顺利完成结算。

  该调解案例,正是该机制高效运行的生动体现。自2019年机制启动以来,乐清已在各地乐清商会设立司法服务联络站53处、共享法庭59家。仅今年1至4月,该机制前端高效化解涉企纠纷441件,涉及标的额5400余万元。

  “在运作机制上,线上依托商事调解通讯录、微信联络群等平台,实现纠纷诊断、案件研讨、方案论证的闭环调处。线下则通过业务培训、定期督导促进信息共享与能力提升。”乐清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实地走访外省商会15家,组织专题培训与座谈20场。

  此外,乐清依托法治助企服务中心,构建了“异地乐商+来乐商会+本土商企+服务中心”的涉企解纷服务网络,并创新开发“护企”电气知识产权犯罪感知模型,实现主动预警和精准打击。在调解力量建设方面,按照“区域划片+行业分类”原则,选聘了60余名商会会长和知名企业家担任特邀调解员,积极引导商事纠纷进行“属地调解”。

  乐清还建立了典型案例库,形成“调解模式+裁判规则”双维指引,强化了“商事纠纷商会解”的品牌公信力。依托“共享法庭”等载体打造的“企业下单、共享法庭接单、多方办单”精准普法模式,聚焦产权保护、公司治理等重点领域,已惠及企业1300余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