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乐清教育局 > 教育信息 > 校园快报
厉害了!这位乐清学子打破世界纪录!
时间: 2025- 07- 21 信息来源: 信息中心 字体:[ ]

近日,乐清市丹霞路小学六年级学生张哲玮以13分25秒69的惊人成绩,成功挑战“最快时间盲拧还原十个二阶魔方”的WRCA世界纪录,将原纪录(24分57秒)缩短近半。截至记者发稿时,张哲玮的WRCA在册纪录已正式通过认证。

13分钟挑战世界纪录

6月1日10时,当聚光灯照亮乐清广电大楼六楼演播室,WRCA认证官将10个被打乱得面目全非的二阶魔方摆放到挑战台上。“选手准备好,请转身。”随着工作人员启动计时,背对挑战台、戴着眼罩的张哲玮转身拿起魔方专注观察,指尖不停地摩挲着熟悉的角块。9分15秒后他蒙上眼罩,开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进行还原。一个,两个……当第十个魔方“咔”地归位,计时器定格在13分25秒69。“挑战成功!”随着认证官的确认,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这个成绩不止刷新世界纪录,更是快了多达11分钟。这个成绩是张哲玮用400余个日夜浇筑的梦想结晶。“当时特别紧张,毕竟专门练了一年多。”赛后面对记者采访,他腼腆又自豪地说,其实平时训练的最好成绩比这次还要快一分钟。

回想比赛场景,张哲玮告诉记者,在挑战中,自己第一时间就构建起专属的“记忆宫殿”——将魔方不同的角块以英文字母编织成故事将它们串联起来,再按顺序放入熟悉的位置。“每一块上都有三个面,每个面都有属于自己的英文字母,记住每一个英文字母,再以魔方当时的顺序排编。”张哲玮解释道。

正是这套复杂精密的记忆编码系统,支撑他在盲拧状态下高速运转,最终以无可争议的优势刷新了世界纪录。

赢得“魔王”称号问鼎世界之巅

张哲玮的魔方之路始于二年级。他坦言,最初对魔方并非“一见钟情”,转折发生在乐清市丹霞路小学三年级的一次魔方比赛中,他力压群雄,摘得“魔王”称号。这份“赢”的体验,点燃了他对魔方的热情。

“他们都没有我快。”张哲玮说,就在那时,他意识到自己在魔方方面有特别的天赋。“加上本来也蛮喜欢,就更想去做出成绩来了。”

过去四年,张哲玮系统学习了三阶魔方、四阶金字塔、风火轮等,三阶速拧(最好成绩达到16秒),盲拧的训练也是双轨并进。至于为何最终锚定挑战二阶魔方盲拧,他的恩师、来自乐清德慧魔方的屠凌云透露,在最初的基本训练中,他敏锐地发现张哲玮在三阶魔方还原中对角块处理能力远超同龄人,而二阶魔方恰恰极度依赖角块还原(因为无中心块和棱块),于是鼓励他冲击该项目的世界纪录。

天赋用毅力与热爱浇灌

成功的基石是日复一日的锤炼。屠凌云告诉记者,从确立挑战世界纪录这个目标开始,他便安排张哲玮每周二、四、六跟随他进行特训,模拟实战环境。在他的眼中,这位爱徒天赋过人,毅力惊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不懈,很是难得。

据他介绍,本次挑战十个魔方盲拧难度极大,还原魔方其实是将十个魔方全部编码,最后盲拧的过程就是解码……在观众看来这个过程只有短短十多分钟,但在慢动作下是非常繁琐的。

张哲玮也坦言,练习瓶颈主要在于记忆,人类通常的快速记忆,7个最好记,8个难度陡增,9个10个就更难了。偶尔他也会犯些小错误,如公式弄错影响时间,每当犯错,他就让自己不断重复,直到攻克。

对于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张哲玮的反应却很平静。采访现场,记者好奇询问魔方对他到底有什么魅力,张哲玮不假思索地回答:“在外行人看来,打乱到绝对拼不回去的图形,在我的手里能这么快地还原回去,这个过程让我很有成就感。”

一旁的母亲笑着表示,儿子这份对秩序的执着仅限魔方:“平时在家对于东西怎么摆放,他倒不会有什么强迫症。”

未来挑战更多可能

当记者追问现在是否怕被挑战者超越,张哲玮笑得豁达:"来挑战的人越多越好!我倒希望因为这个成绩,让乐清有更多魔方爱好者。”他告诉记者,自己和屠老师已有下一步计划:若二阶盲拧十个挑战成功,便向二十个、四十个发起冲击,不断攀登更高峰。不过张哲玮母亲也强调,未来挑战需“养精蓄锐”, 眼下要在学业与魔方间寻找新的平衡。

父母对孩子成长认知的清醒,也是张哲玮成功之路上重要的一环。“他爸爸总说,经历世界级舞台的历练,能让孩子在未来面对如高考等重大挑战时更加从容。”张哲玮妈妈告诉记者,相较于艺术类特长可能带来的升学优势,魔方显得更为“纯粹”。尽管成绩重要,但在孩子的选择上,她更看重兴趣本身:“孩子喜欢最重要,破纪录更多的是对自己努力学习的一个总结,不能变成一种功利的‘镀金’。”同时她也感慨,在温州乃至浙江,益智类游戏的氛围尚不浓厚,呼吁社会更多关注孩子真正的热爱。

魔方少年张哲玮用13分25秒的完美解码,给大众写下一个惊叹号,他的指尖奇迹,不仅是一纸纪录,更是向青少年们发出了探索智慧与无限可能的邀请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