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
|
概况 芙蓉镇位于乐清市境东北部,东望大海,北枕雁荡山,西连永嘉县,南邻虹桥淡溪等镇,属半山区,下辖芙蓉社区、小芙社区、雁湖社区、岭底社区、岭外社区等5个农村新社区和5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153.2平方公里,总人口6.4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89万人、外来人口5422人),耕地面积1.74万亩,山场面积18.6万亩。芙蓉镇山水钟秀,境内景点有芙蓉池、梅雨潭、雁荡山西大门、筋竹涧、万缘桥、雁荡十八古刹之一的本觉寺遗址、永乐人民抗日游击自卫总队纪念馆等。芙蓉镇每逢农历二、七日的集市传统传承至今,“芙蓉抛歌”、“芙蓉板凳龙”等被评为省、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2年芙蓉镇获“中华全国钻头(建工)产业基地”称号。
综合经济 2012年,全镇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21.2亿元,财政税收收入40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20元。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全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8000万元,种植粮食作物面积21488亩,粮食总产量7268.8吨;加强土地流转,全年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262亩,流转规模200亩以上的占78.6%;挂牌成立了乐清市首家镇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促进了规模农业发展,推进了农业特色基地和品牌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工作,该项工作全市考核第一,833.1亩垦造耕地项目通过验收,完成标准农田建设155.4亩;深入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开辟维护防火带50公里,森林消防演习2次,被评为“温州市森林消防先进单位”;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水利项目投资928万元,机耕路建设投入898万元。加速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全年完成工业性投资5636万,实现工业总产值20.4亿元;大力推进品牌创建,积极探索钻头(建工)产业转型升级,筹划产业“退二进三”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共引资1.16亿元。深入实施“质量强镇”战略,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实体经济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增强三产发展活力。以“绿色、红色”为主调发展具有芙蓉特色的旅游经济,以岭底、雁湖两地的生态休闲农家游为主的旅游经济逐渐壮大,枇杷、杨梅等农业观光休闲一日游方兴未艾,芙蓉池开发条件日益成熟,雁荡山西大门建设、筋竹涧开发备受关注,永乐人民抗日游击自卫总队纪念馆知名度不断提高;国际花园商贸新区新兴发展,娱乐、餐饮、金融等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二七”传统集市历久弥新,共融互补都为三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城乡建设 按照中心镇建设目标,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3亿元,完成率达131%。推进城乡统筹改革,完成了“三分三改”年度任务,全镇59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经济合作社和土地合作社,集体林权改革顺利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建筑面积36.83万平方米,预期可以安置1500多户;农村新社区运转顺畅,“五大中心”建设全面完成,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夯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芙蓉环形交通网络。省重点工程雁楠公路加速施工,市重点工程虹芙公路延伸工程有序推进, 崪至永嘉县枫林田寮公路工程正常施工,山老区联线岭底至雁湖段、珍上线芙蓉过境段等道路前期工作有序进行;220KV芙蓉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顺利开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启动旧村改造与环境整治工作。九龙村等14个村庄通过了省级整治村考核验收;深化农村安全饮用水改造工程,上马石、周山等11个村改水项目通过了竣工验收,总投资799.54万元,受益人口1.12万人;完成了25个村级邮政站点设施建设,仰后村文化长廊、南充村健身休闲中心、小舟山村庄道路等一批民生基础项目顺利实施,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社会民生 文化强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年组织举行了“6·26”禁毒专场文艺晚会、“美丽芙蓉”社区文化走亲文艺晚会等10多场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在村居开展了“孝文化”知识讲座;全年创建温州市文化示范社区1个(芙蓉社区)、温州市文明村1个(山外村)、乐清市科普示范村1个(南充村),投入30多万元建立了乐清市图书馆芙蓉分馆,协助9个村建立了农家书屋;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取缔黑网吧一个,开通了镇首个官方微博“乐清芙蓉”,进一步畅通了与群众的交流渠道。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学校餐厅、图书馆、操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推进新型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工作,全年医疗参保4.9万人,参合率达95%;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加大了社会救济和困难补助力度。推进殡葬改革,推行文明新时尚。深化“十小”行业整治工作,加大了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力度。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完善人口计生考评机制,全年全镇出生人口771人,生孕掌握率为102.8%,计划生育率为84.22%。
环境整治 整治“三沿”视觉污染,全年全镇累计拆除违章建筑12.54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广告3788平方米,推进青山白化治理,共整坟墓16座;全年完成了585亩绿化任务,交通路旁绿化、河道绿化、乡村林网和森林村庄建设等绿化项目有效实施,海口公园项目落地生根,上马石、屿山二处交通绿道休息点开工建设,前垟森林公园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加大洁化工作投入力度,“洁化工作”考核排名靠前,镇容镇貌进一步改善。加强城镇交通管理,通过“四小车”整治、打击占道经营、合理增设停车位等举措,初步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
民主法治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开展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完善基层制度建设,增强政务、村务公开透明度,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社会的监督,有效促进政府各项工作;健全防腐机制,推进机关效能和作风建设,为民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完善综治“网格化管理”,全年破获刑事案件70起,查处治安案件105起,排查各项矛盾纠纷近200余起;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全年有效化解信访积案6起,基本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工作局面,受到了乐清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彰。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和“无毒村居”创建工作,推动社区戒毒药物治疗。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连续五年被评为“乐清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