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市镇
|
概况 柳市镇位于浙江东南沿海乐清湾之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之麓,全镇区域面积92平方公里,辖10个社区、158个行政村,有户籍人口21.9万人、外来人员23.5万人。201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1.2亿元,同比增长3.8%;财政总收入28.69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年全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67元,同比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992元,同比增长9.6%。柳市镇已成为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温州市的龙头镇、乐清市的南翼中心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拥有“中国百强名镇”、“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镇”、“中国最具发展优势城镇”等称号,综合实力居温州市各镇(乡、街道)第一位。
综合经济 2012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559.5亿元,完成销售总额542.5亿元,实现出口31.9亿美元,完成工业性投入13.35亿元,同比增长13.1%。开展“工业企业服务月”活动,解决了精益集团、红波按钮等企业的用地问题。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象阳、七里港等工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全镇共实施乐清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45项,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9家。品牌强镇和质量强镇建设深入开展,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枚、温州知名商标5枚,评出镇长质量奖企业2家。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签约引进重大招商项目6个,到位资金3.5亿元。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1.4亿元,同比增长6.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0.03%。启动柳市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外向型工业区“退二进三”规划设计,蟾东物流园、柳青南路名品购物中心等项目投入使用,精益集团、源良实业等企业“退二进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长虹、黄华菜市场改造工程有序推进,上来桥现代综合农贸市场正式奠基。现代农业稳步提升,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24亿元,同比增长7%。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33万亩,总产量2.71万吨;农业功能区建设取得新成绩,建成温州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个、乐清市级2个;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快,成立了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
城镇建设 2012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99个,在建项目205个,竣工项目182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1.1亿元,同比增长57.89%。十大民生工程进展顺利,柳市客运中心、消防管理站落成使用,溪桥路项目进入招投标程序,柳青南路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柳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排污管网二三级管道建设等工程稳步推进。完成了环城北路东风段、智广北路等工程,开工建设柳白公路戴东段拓宽、华山南路等工程。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了柳青南路、柳黄路等主要街道的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改造;建成张瞿垃圾中转站1座,改造了长虹、荷盛2座垃圾中转站,在建垃圾中转站4座;在荷盛、黄华等村建成二类以上公厕11个。土地开发利用提速,完成土地清理589亩,建成标准农田322亩,垦造耕地214亩,完成农转用报批350亩。水利基础设施有效改善,防汛防旱体系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工建设翔金垟浃、吕庄浃等主河道整治工程,完成了乐琯运河整治前期设计工作,完成河道疏浚清理16.82公里、河道护岸9.5公里;基本完成华西村黄泥岭、乐湖公路前窑段地质灾害点治理。电力瓶颈制约得以突破,西岸变、新光变完成扩容,110千伏百花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220千伏乐成至象东输电线路1号塔基建设完成,110千伏象阳输变电工程完成选址。规划引领不断加强,编制《柳市新区战略规划》,完成了24项控规编制、3个社区建设规划和12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城镇形象明显改善,基本完成柳青南路、大兴西路等道路街景立面改造,开工建设东风农房集聚改造项目,推进垟心、社头、黄华堡等村旧村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方斗岩工业园区旧厂房改造项目。开展“三沿”视觉污染整治工作,全年拆除违章建筑113万平方米、违章广告5.95万平方米,启动拆后重建项目16个,总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城乡绿化全面推进,完成绿化面积1781.5亩,新增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53平方米。治脏保洁、乱点整治、城镇亮化、治堵保畅等工作有序推进,日均清运处置垃圾300吨,新建、改建交通红绿灯4个,新建交通护栏2.3公里,主要道路亮灯率在95%以上。“三分三改”全面推进,完成股改155个村、地改155个村;完成农房集聚改造面积147.58万平方米;社区建设力度加大,顺利完成10个社区调整工作,基本建成社区“五大服务中心”。农村环境不断改善,创建省级环境整治村12个、温州市级5个、乐清市级3个;农村供水能力得到加强,完成农村水网改造14个村;农村道路交通网日益完善,完成村级道路建设18公里。
社会事业 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镇一小和六小教学楼建设、镇二小等5所学校塑胶操场建设、镇二中等4所学校校园修缮工程都已完成。镇社区学校被评为温州市一级社区学校。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市三医迁扩建工程建设顺利,建成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中心10个,创建温州市级卫生村7个。普及全民健身活动,成功举办了柳市镇第三届全民运动会。加强科普示范村建设,创建乐清市级科普村6个。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推进文化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电器文化节、“柳川杯”歌手大赛等活动,开展“十佳道德之星”评选和“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送文化节目下基层演出20次。创建温州市级文明单位3个、温州市级文明村10个,有乐清市“文明百村”行动村31个,顺利通过省文明镇复评。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成了柳市镇就业保障服务中心。推进社会保险人群全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5%以上,完成参合筹资2860万元,发放医保补助金8700多万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发放优抚、低保、社救等各类救助金3175.9多万元。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及养老机构建设,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个。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康居工程有序推进,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21户。移风易俗工作进一步深化,青山白化治理成果得到巩固。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镇行政服务中心全年共受理群众办事65242件,办结64785件,办结率为99.3%。开展计生“强基创优”工程攻坚年活动,计生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完善。双拥、人民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
社会管理 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群体性信访事件预防与处置机制,全年共接待来访群众392批计1628人次,受理上级来信来访来电和网络交办件461件,已办结案件447件,办结率为97%;受理矛盾化解案件2406起,成功化解2406起;妥善处理企业金融风险案件12起,完成民间非法金融案件处置5起;打造“无欠薪柳市”,全年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1592万元。强化打击防控机制,深入开展“除恶治乱”专项行动,全镇各类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4.3%。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创建平安村居33个、平安企业22个、平安单位10个。做好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新居民服务管理“五个率”达标,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23名,无毒社区创建、社区戒毒、美沙酮维持治疗等工作取得新突破。深入开展 “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镇发生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保持“零增长”。开展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开展省社会消防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把全镇分为276个网格进行精细化、动态化消防管理,基本建立了全镇“五分钟灭火救援圈”。
党建工作 紧紧抓住“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创先争优”两大载体,树立典型、帮带后进,切实提高活动实效。按照实际工作需要全面调整镇内设机构,并将10个城乡社区党总支全部报批升格为社区党委。深化社区党建,以“1+N”模式将能归属社区管辖的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基层站所等按属地原则纳入辖区社区党委管理。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落实“一岗双责”。紧抓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强化岗位风险源头常态化管理。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落实村务监督各项制度。党管武装进一步深化,征兵工作、民兵组织建设、国防后备力量规范化建设成绩突出,镇党委被评为温州市党管武装先进单位。支持人大发挥职能,在乡镇一级率先建立“人民听证”制度,促进相关工作落实。高度重视政协委员发挥参政议政作用,通过“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柳市篇专题会议,听取和采纳教育、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建议。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高度重视老干部、民族宗教等工作,形成了凝心聚力、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