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溪镇
|
概况 仙溪镇是乐清市北部的山老区镇,距乐清市区约50公里,东临大荆镇,南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西与芙蓉镇和永嘉县岭头乡接壤,北毗台州,县际公路水下线穿境而过。全镇面积140.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496亩、山场面积12万余亩),辖57个行政村,人口4.7万人。仙溪镇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个集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山水城镇。2012年,仙溪镇党委、政府坚持“生态立镇、旅游强镇”发展战略,围绕建设“特色、生态、和谐、活力”仙溪的目标,狠抓工作落实,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8亿元,财政总收入14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57元,民生支出4251.73万元。
特色产业 3800亩花卉苗木基地年产值稳步提升,达2.2亿元;石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建成2个组培室,4家组培室年产石斛苗1.9亿株,总产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50%,石斛枫斗年产值约7000万元。大鲵养殖“公司+农户”模式取得初步成功,年产9000尾,产值2200万元,总收益达750万元。域外农业发展迅速,全年种植面积近10万亩,产值约14亿元,葡萄、香蕉等作物种植初获成功,产业链更加完善。上山米面、甸岭绿豆面知名度不断扩大。建立了仙溪镇商会,不断加强对产业的服务;筹备建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推动行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旅游产业多道并行,显胜门景区、仙桥景区旅游人数逐年递增;人文景观的开发保护逐步推进,南 牌楼群立面整治方案已获批准,前期工作已开展;以蓝莓、枇杷、杨梅、柑橘等品种为主的农家采摘游深受欢迎;仙溪漂流接待人次逐年攀升,年接待约40000人次;农家乐餐饮业等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两家被命名为乐清市级三星级农家乐。
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限上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37亿元,同比增长32%。山老区连线建成通车,雁荡山旅游环线一期工程进展顺利,二期工程及福甸公路前期工作已经展开;福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竣工待验收;有线电视完成数字化整改5117户;确定了高福线除险加固工程方案,建成16条共38公里村级道路;完成13个村的农村改水项目工程和2个村的自来水管网改造;23个村通过了“新农村电气化村”考核,仙溪镇通过了电气化镇创建验收,新建成4座村文化大院。
城乡统筹发展 开展农房集聚改造、“三分三改”和农村新社区建设,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农房集聚改造12万平方米;完成57个村的“股改”、“地改”工作,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社区服务大厅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建立社会组织74个、社区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5个、社区养老中心2个,下放24项代办类事项、7项即办类事项、77项协办(咨询)类事项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环境建设 以“三沿”视觉污染整治和绿化美化大行动为抓手,推进“四边三化”工作,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全年拆除违章建筑78处计2.5万平方米,整治户外广告927平方米,拆除私坟38座;加大环卫设施基础性投入,实行镇域范围内的两条主干道8小时保洁制度,建立居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机制,实行日清日运,推行垃圾清理整体外包市场化运作,清理河道等历史遗留垃圾300余吨,日运送垃圾20多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完成全年970亩的绿化任务,投入1350万元新建5个城镇公园,绿化总面积113亩,人均公园绿地达9.8平方米,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9.3%,净增2%,建城区森林覆盖率达34%,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开展生态镇创建工作,20个村通过温州市级生态村验收,25个村上报待验收;建成2座生态公厕,4个村污水处理工程通过了验收,全镇污水集中处理的村有27个,完成省级生态镇创建,并积极申报全国生态镇。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得到加强。推进农村社会保险工作,45周岁以上参保率达95%;完成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建立及全国低保管理系统的数据录入工作,新增低保33户;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加人数达3.6万人,参保率达90%,大病救助66户,累计发放救助金30万元、临时困难补助金15万余元。成立了乐清市慈善总会仙溪镇分会,推行政策性住房保险,加大了校安工程资金投入。实行网格化综治管理,构建“三位一体”的防范网络,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强化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定期开展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尿检和帮教谈心工作,开展 “六五普法”、禁毒等一系列宣传活动。组建镇专职消防队,发挥村级护林员作用,定期排查森林火险,全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加强安全生产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成功创建温州市药品安全示范镇,全年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