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人文乐清 > 艺物风情
  • 成文日期:

制麦面

发布日期: 2013- 05- 17 15 : 54 浏览次数: 字体:[ ]

  面,县西习俗专指小麦制的素面、棱面、扁面。柳市镇马仁桥村制的素面最为著名。磨麦的石磨很大,—般都由未去势的公牛牵转。这种牛很犟,须用铁环穿鼻予以制服;牵磨时还须罩住眼睛,以防抢食面粉。

  小麦磨成粉后,要过筛去麸,这道工序俗称“打罗筛”。民国时,打罗筛用的是半机械装置,故操作的都是未成年的学徒。面粉去麸后,加入少许食盐,和水搋成面团,以擀杖拉成丝,悬于特制的架上晒干或晾干,然后络成“桄”,即为素面的成品。素面分圆、扁两种。棱面和面干,前者方,后者扁,都搀有稞麦,且不放盐,性较硬,不能络成桄,但农民都喜食此两种面。

  素面的用途颇广,如“做月里”吃姜糖面,伤风吃葱白面,生辰吃长寿面。此外,送月里羹、对周礼、祝十礼、祝寿礼以及供养佛等,所用都是此种面。

  旧时,水田冬季不种小麦,因小麦无早熟品种,怕迟割贻误莳秧,所以平原地区仅种于旱地,出产不多。面坊或商贩出售素面,大多以换取小麦为交易,俗称“对素面”。小麦多的农户,除平日流水对少量面以外,其余都待到八月燥风时一次对换,贮用到次年五月新麦登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