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人文乐清 > 三亲史料
  • 成文日期:

日寇在黄华的暴行

发布日期: 2013- 06- 07 16 : 50 浏览次数: 字体:[ ]

  起白:静听,静听!我唱一首抗日歌谣给你们听。 

  日本贼, 

  心肠黑, 

  想我中国铜钿得。 

  得起无数在万, 

  造起飞机甩炸弹, 

  炸弹甩哦宕落? 

  甩我乐清黄华落。 

  女每女每吓起知知叫, 

  老宁客吓起达达蹿。 

  男子客, 

  心不慌, 

  满腔仇恨记心胸。 

  拿起伞, 

  提着包, 

  迈着双脚往前哨。 

  来到山底廓, 

  参加游击队, 

  痛打日本鬼。 

  这是我孩童时听兄姐们唱快板而学会的一首童谣。虽六十余年过去了,还记忆犹新。“甩炸弹”是“投炸弹”。“达达蹿”,“哨”都是土话,前者形容心急得蹦蹦跳跳,后者为走的意思。“投我乐清落”,可随地点不同而改唱之,可唱“投我乐清城底落”,也可唱“投我温州城底落”等。 

    

  乐清黄华是我的故乡,它位于瓯江口北岸,温州门户,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了黄华,给黄华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至今,六十余年过去了,当时我虽还年幼,经目睹耳闻,侵略者在黄华的暴行,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八年抗战中,日寇在黄华的暴行,以1944914日日军铁蹄踏进黄华为界,经历了两个时期。 

  一、敌机敌舰的侵扰活动 

  19449月以前的几年间,日本侵略者在侵占上海、广州后,先是对我国东南沿海实行封锁,瓯江口成了敌人的重要封锁地段,黄华也便成了其注目之地。日军不断采取军舰游弋,探照灯照射,大炮扫射,飞机侦察、扫射、投弹等手段,进行侵扰。如: 

  1939419日,日舰炮击黄华,这是乐清第一次遭受日军炮击。21日,日机轰炸长岐;次日,又在黄华三村投弹,炸弹落在郑亦同屋围墙外媒娘井东侧的稻田里。12月,三村郑晓廉房子被日机炸毁。此后,日机常来盘旋侦察,轰炸扫射;日舰在瓯江口,乐清湾游弋,炮击照射不断。日寇每一次侵扰活动,都给老百姓带来灾难。人们一听到飞机声、打炮声,看到照射的电光,便扶老携幼,漫山遍野地向象阳、前窑、白石等方向逃难。终日人心惶惶,提心吊胆。生产受到极大破坏和影响。 

  194063日,日机飞临黄华。当时,三村杨邦钱和良邦兄弟,正在山上砍柴。当他们突然听到敌机声时,良邦立即往山下跑,当他正在涉浦港向北逃时,敌机俯冲而至,被机枪击中,血流如注。邦钱看到,赶忙前去抢救。不料,疯狂的敌机,又盘旋而至,邦钱当场又被击中,兄弟双双惨死在浦港。71516日,日舰多艘聚集瓯江口,窥探和炮击黄华等瓯江边的村庄。同年8月的一天,三村张湘贵母亲、未婚妻和表姐三人正在家里,敌机突然而来,她们三人来不及往外逃,当场房屋被炸弹烽毁,三人被炸得粉碎,头被抛到数十米外,头发挂在茅坑门上,牙齿散落在路旁,惨不忍睹。不久,二村张湘芳妻,亦被炸死在其家门口。 

  19414月和194278月间,温州城先后两次沦陷,日军大肆掠夺桐油、铅丝、铜、镍、粮食、布匹等战略物资,经黄华口岸,运往上海、日本。 

  19421016日,日舰4艘、小汽艇10余艘,侵入黄华、上岩、七里等地,还上岸大肆抢掠物资。 

  二、沦陷时期的日本暴行。 

  1944914日,日寇铁蹄踏进了黄华,至1945615日撤离黄华。期间,日军暴行磬竹难书。黄华的农业、渔业、蛎壳业和手工业、商业,遭到严重摧残和破坏。强迫抽派大批青壮年去修筑星罗棋布的军事设施。村民经常遭殴打,甚至被枪杀,在上岩西侧瓯江边的长沙坦,曾数次枪杀五六无辜农民。大批物资被抢掠、被砸毁。多少妇女被污辱、奸污。任意放火烧房、烧稻草、烧麦杆。一片白色恐怖,笼罩着黄华,人们晚上不敢外出。一次,我路过黄华米厂日军兵营前,被一个日本兵拉去,用理发剪从我额前到脑后剪了一刀,还无耻地喊了一声“滚“。这是一次对我极大的人格侮辱。 

      19454月的一天,一个日本兵闯到我家寻衅,捣毁我家的盘碗、洗衣盘后,还妄图点火烧房子。他拿着火柴,数次划着火朝刚刚收割来的麦杆堆上点火,麦叶子烧着了,杆子因湿末烧着,房子幸未被烧。日军暴行,简陈如下: 

  第一,霸占民宅,改为军营。 

  日军一进村,便把房子较大、质量较好,有围墙,出入方便,并有活动场所的房子,强令村民立即迁出,作为驻扎军营。被侵占的民房有:张汉中六房叔伯住的大院、张仁天大宅张茂善、张汉臣、张园来、张致生、郑异同、张亦生、张明庚米厂、上岩勤裕商行、朱氏大宅、朱干府等住宅及郑氏祠堂等(见图)。房内隔栅墙被拆、家具箱笼被捣毁,茶几高凳被锯,四周还拉起了铁丝网。几十户上百人流离失所。 

  第二,修建星罗棋布的军事设施。 

  修堑壕,建炮位。日军占领黄华后,在原国民党331941年间在黄华修建的防御工事的基础上,又加修堑壕,建炮位。如在黄华关炮台山、馒头山、陡门头山上修建多处阴蔽炮位和相互交织的堑壕。(见图) 

  修滩涂登陆场。在瓯江岸边的小港门和大港门的滩涂上,修建了汽艇登陆场。(见图) 

  建船坞。在黄华浦岩门头南侧即黄华山西端尾闾处,劈山凿岩,建一座修理汽艇的船坞。(见图) 

  挖防空洞。在黄华山北坡的山腰处,挖凿了20多个防空洞。其中已挖成并启用的有4个(见图:56号、89号)。其中56号洞,在1945年初建成后,日军在洞内自己发电,是一个通讯部门,外有天线,日夜与日军上下沟通情报。基本挖成的有11个洞,另有几处,曾挖了一阵,因遇石壁难挖而放弃。防空洞大都为两洞相连。呈“凵”形,两洞内部相联,可从一洞进而从另一洞出。也有南北贯通的,如4号洞。还有仅一个洞出入的,它又分为直入,如图7号,另一种为直入后又拐弯的(如图3号“L”形)。洞壁用圆木支撑,洞顶用劈开的杉木条当顶板,以防塌方。日军撤离的次日,当地居民就把洞内的木头和木板,全部拆除。此后,防空洞逐渐坍毁,个别洞穴50年后才毁。每个洞一般高约2.32.8米,宽22.5米,深达1550米。成百上千亩山园,基本被毁坏。 

  筑公路。日军为了加强陆上军事策应和联络,在黄华修建了三条公路。一条通柳市,这条公路,西北从柳市虎啸桥开始,沿柳黄运河东侧向南到白岩头,再从白岩头向东沿山脚至金光岙,直插山前河口,经金棚头向南拐弯至黄华晏清宫殿前坦止,全长约10公里。1945年初夏公路修成,日军曾驾两辆小型装甲车从柳市开到黄华,停在晏清宫前,约停了两个小时便折回柳市。另外,从晏清宫沿黄华山山脚向东到岐头,也修了一条公路;从晏清宫向西沿瓯江边的塘坎顶至七里村,也曾断断续续修了一条公路。这两条公路,各约三四公里,未启用。(见图) 

  挖壕沟。从上岩后村河叉至曹田河之间,原是一片良田。日寇强令挖一道约2公里长的壕沟,毁良田90亩。(见图) 

  第三,辟操练场、堆积场、仓库。 

  把黄华一村前垟数十亩良田辟为操练场。在张园来住房南首的一片稻田,作为木材堆积场。把勤裕商行作为仓库,堆放被掠去的大批战略物资。 

  第四,建立乡、村伪政权。 

  在黄华,建立了伪乡政权,王惠荃为伪乡长,每村还配有两三名伪职人员,实行反动统治,成为日寇的汉奸、走狗和帮凶。当时在黄华等地,修建了那么多的军事设施,需要大批劳力。这些劳力,全部摊派到各地农民的身上,农民们每隔三四天就要轮到一天,也有连续被派苦力十天半月的。人们稍有不满,便要遭训斥打骂。在工地上,稍有怠慢,就要惨遭日军毒打。他们狼狈为奸,到处欺压老百姓。每天收工时,发12两(旧制16两为1斤,相当于今日7.5两)大米作为报酬。有一天,派我家去一人,父亲因有事外出,我便去了。我劳累了一天,收工时却不给我酬米,说我年幼。我气愤极了,便在桥头对天骂人,母亲怕闹出事端,连忙将我拉回家去。 

  第五,设慰安所。日本军国主义为了鼓励侵华日军的“士气”,在日军侵占的城乡,设置了成千上万个慰安所,数十万计中、朝等国的善良妇女,供兽兵蹂躏,这是对人类正义事业的贬黩,是人类历史上最丑恶的一宗罪恶。侵华日军在黄华张宅祠堂也曾设有慰安所。黄华的慰安妇分为两类,有着和服长裙、趿木屐的,约有10人,专侍候日军军官;另有10多人,是温州地区抓来的农家妇女,着本地服饰,尽受日军士兵糟蹋。 

  第六,撤退时的暴行。 

  19456月,日军在内外交困,面临覆灭前的挣扎之际,被迫在中国一些地区收缩战线。驻扎在福州、温州等地的日军,便是在这一背景下,被迫撤至上海地区的。 

  是年615日,日军撤离黄华,抓去大批担夫,挑运辎重。三天后,驻岐头的日军又翻山顺瓯江边偷偷地来到黄华抓担夫。正在黄华关上的10余人,闻讯日军将至,忙乘一只小船离开江岸,拼命向灵昆方向划去,敌人虽向小船不停地开枪,因船已远去而无可奈何。当时正在滩涂上捕蟹的张寿池,看到日军后,便浅一脚深一脚地忙往西逃,不幸当场被击毙在滩涂上。而另外躲在坑道里的20多人,却被敌人发现,全部抓去挑运物资。黄华先后被抓去的有张民达、陈良松(哑吧)、陈品舟弟(哑吧)等四五十人。他们一直挑到宁波。其中,张**途中得病,不幸死亡;银川未归,生死不明。其余几人,两三个月后,才陆续逃回。 

  侵略者决没有好下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