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部门文件
关于印发《清江镇农村公厕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 知
  • 索引号:
  • 001008003013103/2018-180459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 文号:
  • 清政〔2018〕113号
  • 发布机构:
  • 清江镇
  • 成文日期:
  • 2018-10-15 14:29:17
  • 有效性:
  • 有效

有关村(居):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浙江省农村公厕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建村发〔2018〕95号)和《关于印发<乐清市农村公厕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乐政办发〔2018〕40号)要求,切实做好农村公厕改造工作,现将《清江镇农村公厕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此页无正文)

 

 

清江镇人民政府

2018年10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清江镇农村公厕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浙江省农村公厕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建村发〔2018〕95号)和乐政办发〔2018〕40号文件要求,切实做好农村公厕改造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高水平建设,坚持把农村公厕改造作为完善农村基础公共设施。按照“布局合理、卫生整洁、环保美观、方便使用”的目标,以农村既有公厕为重点,以独立式和附属式农村公厕为主要对象,以改造提升为主要手段,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农村公厕改造,同步实施公厕粪污治理,办好民生实事。

二、目标任务

合理确定农村公厕改造方式,积极采取对标改造、提升改造和补缺建设等措施,消除露天公厕和旱厕、棚厕,加快农村公厕改造,到2018年底,清江镇完成农村公厕改造63座,建立长效保洁维护机制,基本解决农村公厕难找、难上、难管等问题。

三、改造标准

农村公厕改造要依据所在村庄的产业特色和环境要求选用相应的标准,确定“对标”“提升”或“补缺”的改造方式。“对标”改造标准为《浙江省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和管理服务规范》(DB33/T1151-2018);“提升”或“补缺”改造,可选择相应的国家乡村旅游厕所标准、城市公共卫生间标准和省农村公厕标准进行。要同步治理公厕粪污,对公厕化粪池污水具备接入污水管网的,要纳管处理;对不具备接入污水管网的,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

四、重点工作

(一)做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各村下达的农村公厕改造任务(详见附件1),结合既有公厕在选址、建设质量、服务功能、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二)加强公厕改造项目化管理。尽快落实改厕工作,并实行项目清单管理,对每座农村公厕改造建立“一厕一档一表一案”(一档为《浙江省农村公厕现状信息表》、施工前中后图片、施工方案或施工图和验收资料,一表为《农村公厕改造内容判定确认排查表》,一案为《农村公厕改造方案》)。严格工程监管,为每个公厕改造项目落实监理人员或村级施工监督员负责监督施工过程,并做好隐蔽部分工程验收记录。

(三)抓好工程实施进度。加强关键时间节点进程管控,确保农村公厕改造项目2018年8月底前开工、11月底前完成改造、12月底前完成验收任务和省级复核;根据工程实施进展,每月30日前将《乐清市农村公厕改造月度表》(附件5)、《2018年度农村公厕改造项目开工完成汇总表》(附件6)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四)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农村公厕管理的主体责任,完善管理制度,落实保洁人员,建立长效机制,做好公厕的日常管理、维护和保洁工作。创新管理机制,采用网格+、互联+、智能+、所长+、市场+、商业+、社会+等方式,加强农村公厕的管理和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成立清江镇农村公厕改造提升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镇长潘强担任组长,副镇长张飞鹏任副组长,由胡志飞干金龙吴仕标叶旭强林峰卲文斌谢乐斌王佩佩等同志担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谢乐斌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健全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业主主体、农户和游客为受益主体、保洁员为服务主体的改造和管理服务体系。

(二)加强资金保障。资金由市财政补助和镇财政统筹,不足部分村集体自筹。

(三)优化工作流程。鉴于农村公厕改造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现就工作有关程序予以明确:

1.工程发包:由各乡镇(街道)负责把关,造价30万元以上不足400万元的公厕改造项目,以乡镇(街道)作为业主,经乡镇(街道)班子会议研究,依法确定采购方式;造价不足30万的公厕改造项目,可以由村级主体作为业主,经村双委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研究确定发包方式,可以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直接发包等方式。

2.工程设计:提升改造项目需出具施工方案,对标改造项目需出具施工方案和平面图,补缺新建项目需出具施工图。

3.工程定价审核:由乡镇(街道)自行咨询审核定价或委托第三方审核定价。

4.工程验收及资金拨付:由乡镇(街道)负责组织项目验收,验收通过后于每月底汇总上报完工项目验收材料;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按20%比例联合组织现场抽样核查,并对验收材料进行审核,通过后联合发文拨付补助资金。

(四)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公厕改造的重大意义,及时报道工作的新进展和好的经验做法。

 

附件:1.农村公厕改造任务分解表

2.浙江省农村公厕现状信息表

3.农村公厕改造内容判定确认表

4.公厕内饰材料参考表

 

 

 

 

 

 

附件1

农村公厕改造任务分解表

 

序号

行政村

任务数

  

1

谢屏村

3

2

三塘村

2

3

靖江村

2

4

江沿村

4

5

上埠头村

3

6

珠上村

2

7

珠下村

2

8

西沿村

2

9

蒲新村

1

10

福山村

2

11

麻车村

2

12

石陈村

1

13

礁头村

1

序号

行政村

任务数

  

14

石古墩村

4

15

富岩头村

2

16

清北村

3

17

蔡岙村

2

18

清江村

2

19

沙埠头村

2

20

清江底村

2

21

渡头村

1

22

田垅村

3

23

泗塘村

3

24

邺岙村

2

25

棉花塘村

1

26

北塘村

5

27

方江屿村

1

 

 

附件2

浙江省农村公厕现状信息表

 设区市

 

县(市、区)

 

乡镇(街道)

 

行政村

 

自然村

 

公厕形式

独立式/附属式

公厕位置(名称)

 

冲水方式

□水冲式    □旱厕

采用标准

□城镇公厕设计标准  □国家旅游厕所标准 □无标准

粪污处理方式

□纳入污水处理管网    □化粪池处理后易地处置   □化粪池处理后直排    □其他

男厕坐位(个)

 

男厕蹲位(个)

 

男厕站位(个)

 

女厕坐位(个)

 

女厕蹲位(个)

 

不分性别厕位(个)

 

无障碍厕位

有/无

洗手盆数(个)

 

厕所管理员

 

乡镇分管负责人

 

电话

 

村分管负责人

 

电话

 

 

 

 

附件3

农村公厕改造内容判定确认表

  

条文号

建设要求

改造内容判定

改造内容确认

平面布置

4.3.1

男、女厕所应分间设置

应执行

4.3.1

在各自进门处应设视线屏障

可保持现状

4.3.1

门洞尺寸不应小于0.9m(宽)×2.1m(高);厕所内走道宽度不应小于1m

当门洞尺寸不小于0.8m时可保持现状

4.3.1

宜将大小便间、洗手间分区设置

可保持现状,有足够空间的,应按照执行

4.3.1

不应采用大、小便槽及盥洗槽

应执行

设施设置

4.3.1

每个大便器应有一个独立的厕位间。小便器之间应设置隔断板

应执行

管理间,

工具间

4.3.1

独立式农村公厕宜设置管理间,管理间面积宜为4m²~6m²。农村公厕应设置工具隔间或工具间

可保持现状,有足够空间的,应按照执行

  

4.3.2

农村公厕建设宜选用体现本地特色的土、石、木、竹等建筑材料

可保持现状

4.3.2

立面造型及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考虑农村公厕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

可按照执行

室内高度

4.3.3

独立式农村公厕建筑室内净高不应小于3.2m,设天窗时可适当降低室内净高;附属式农村公厕建筑室内净高不宜小于3.0m。农村公厕室内地面应高于室外地坪150mm以上

可保持现状

主要材料

4.3.4

农村公厕建设工程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C25,砌块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MU 10,砂浆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M5.0

应执行

  

4.3.5

农村公厕地面面层应采用防滑、防渗材料。独立式农村公厕应采用蹲坑排除地面废水,地面坡度宜为1%~1.5%并坡向蹲坑,禁止冲洗水直接流向室外

可保持现状

内墙面

4.3.6

农村公厕内墙面材料应光滑、防渗、坚固、耐腐、易洁,颜色协调。内墙饰材设置高度应至吊顶底或顶板底

应执行

  

4.3.7

农村公厕顶棚材料应防潮、耐腐,颜色协调

应执行

厕位间

4.3.8

农村公厕厕位间采用外开门时尺寸不应小于0.9m×1.2m;采用内开门时尺寸不应小于0.9m×1.4m

可保持现状

  

4.3.9

农村公厕厕位间的隔板及门的下沿与地面距离宜为100mm~150mm,隔板及门的上沿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 1.8m,门及隔板应采用防潮、防划、防画、防烫材料

应执行

4.3.10

小便器隔断板高度不应低于800mm,宽度宜为400mm,隔断板距地面高度宜为600mm,隔板应采用防潮、防划、防画、防烫材料

应执行

洁具间距

4.3.11

洗手盆水嘴中心与侧墙面净距不宜小于0.55m

可保持现状

4.3.11

并列洗手盆水嘴中心间距不应小于0.70m

可保持现状

4.3.11

单侧并列洗手盆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5m

可保持现状

4.3.11

双侧并列洗手盆外沿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

可保持现状

4.3.11

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0.8m

可保持现状

4.3.11

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墙面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双侧厕所隔间之间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50m

可保持现状

4.3.11

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小便器外沿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

可保持现状

清洁池

4.3.12

农村公厕应设置清洁池,清洁池应设置在工具间或工具隔间内

应执行

无障碍

设施

4.3.13

农村公厕设置无障碍卫生间时,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的要求

可保持现状,有足够空间的,可按照执行

方便配置

4.3.14

附属式农村公厕蹲位地面宜与厕位外通道地面齐平。确有困难时,蹲位地面不应高于厕位外通道地面180mm

可保持现状

4.3.15

农村公厕洗手盆前应设置面镜

应执行

4.3.16

农村公厕每个厕位间应设置坚固、耐腐蚀的挂物钩,其承重不应小于5kg

应执行

方便配置

4.3.16

厕位间应设置垃圾桶、手纸架

应执行

4.3.16

厕位间的门锁应用显示“有人”、“无人”标志的锁具

应执行

采光通风

4.3.17

独立式农村公厕的自然采光面积与地面面积比不宜小于1:8,当墙侧窗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宜增设天窗。农村公厕窗台距室内地坪最小高度应为1.80m

可保持现状

4.3.18

农村公厕应通风良好,优先考虑自然通风

可保持现状

防护设施

4.3.19

农村公厕宜设置防蝇、防蚊设施,通风口室外的开口处宜设置网孔不大于1mm的纱窗

应执行

标识标牌

4.3.20

在距农村公厕200m内的主要路口处应设置公厕标志方向和距离的引导牌,样式与设置方式应符合《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 (CJJ/T125)的要求

应执行

4.3.21

在农村公厕建筑物外墙上应设置明显标志,图形符号应符合《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 (CJJ/T125)的要求,并应昼夜可识别

应执行

给排水

系统

4.4.1

农村公厕的给排水系统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规定

应执行

给水

4.4.2

洗手盆盥洗用水应采用自来水或符合水质标准的自备水源

应执行

4.4.2

中水、回用雨水等非饮用水管道上当设置取水龙头时,应设置非饮用水警示标志

应执行

4.4.2

严禁自备水源与城镇給水管道直接连接,严禁中水、回用雨水等非生活饮用水管道与生活饮用水管道相连

应执行

4.4.2

给水引入管上应设置计量水表和检修阀门

应执行

化粪池

4.4.3

应设置化粪池处理粪便污水,化粪池的位置应便于清掏

应执行

4.4.3

化粪池距离地下水取水构筑物不应小于30m

应执行

排水

4.4.4

排水应由管道收集,并最终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或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当不具备接入条件时,应制定污水及化粪池污泥的异地处置措施

应执行

室内排水

4.4.5

无内置存水弯的卫生器具接入排水管道时,应在器具排水口以下设置存水弯,存水弯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

应执行

4.4.5

当采用带水封地漏时,水封深度不应小于50mm

应执行

室内排水

4.4.5

卫生器具排水管段上不应重复设置水封

应执行

管材及卫生器具

4.4.6

应采用符合国家产品标准的管材、附件和卫生器具

应执行

4.4.6

应采用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规定的节水型卫生器具,并宜选用用水效率等级不低于3级的卫生器具

应执行

4.4.6

小便器、蹲便器应采用延时自闭式冲洗阀、感应式冲洗阀或脚踏式冲洗阀;洗手盆宜采用感应式或延时自闭式水嘴

应执行,可保持现状

4.4.6

严禁生活饮用水管道与便器采用非专用冲洗阀直接连接冲洗

应执行

供配电

系统

4.5.1

农村公厕电源应专用回路供电,接入方式应满足当地供电技术规程

应执行

4.5.1

电源线路应设置带隔离功能的保护开关电器

应执行

4.5.1

电源配电箱应设置在便于操作和维护的位置,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应执行

4.5.1

应采用低压配电直接接触防护及间接接触防护等电击防护措施

应执行

4.5.1

照明、插座等不同用电性质的负荷应采用单独回路供电

应执行

4.5.1

电气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并应穿管暗敷

应执行

4.5.1

宜设置专用的计量装置

应执行

照明及

控制

4.5.2

农村公厕应设置一般照明,宜设置局部照明,并应采用高效的防潮类照明灯具及其节能附件,优先采用LED光源

应执行

4.5.2

公厕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要求为:照度标准值75Lx;照明功率密度应≤3W/m2

应执行

4.5.2

公厕内的照明,采取分区、分组控制或单灯控制,并宜按时段控制

应执行

防雷及

接地

4.5.3

防雷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农村民居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952)的相关规定

可保持现状

4.5.3

防雷工程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601)的规定

可保持现状

4.5.3

农村公厕应设置总等电位联结

可保持现状

 

 

 

 

 

 

 

 

附件4

公厕内饰材料参考表

 

序号

项目名称

    

1

地面瓷砖

耐磨防滑,抗污耐脏,吸水率低,地面必须采用防渗、防滑材料铺设。如防滑地砖,通体砖,马赛克砖等。参考规格尺寸:600x600。

2

内墙面瓷砖

防水、防滑、耐磨、防污能力强。墙面必须光滑,便于清洗。如抛光砖,釉面砖等。参考规格尺寸:300x600。

3

吊顶材料

轻便防水耐酸碱,不吸尘、易清洁、可涂饰。如石膏板吊顶,PVC吊顶,铝格栅吊顶,铝方通吊顶等。

4

蹲坑

防臭防溅,安全防滑,强力排污,节水降能,易洁釉面,坚固耐用,防堵防塞。采用高温煅烧,釉面平整洁白光滑,表面有高密度保护层。

5

坐便器

防臭防溅,安全防滑,强力排污,节水降能,易洁釉面,坚固耐用,防堵防塞。采用高温煅烧,釉面平整洁白光滑,表面有高密度保护层。

6

小便器

防臭防溅,安全防滑,强力排污,节水降能,易洁釉面,坚固耐用,防堵防塞。采用高温煅烧,釉面平整洁白光滑,表面有高密度保护层。

7

隔断板

1.防水,防潮,防霉;2.防火,耐热,耐烟灼;3.不锈钢配件,无生锈; 4.抗菌,易清洁,不易着灰;5.耐撞击,耐磨,耐刮花,防震防摔。如防火防腐细木工板,防火防腐胶合板。

8

无障碍扶手

抗菌、防火、耐磨、防滑、抗冲击、承重。如铝合金扶手(PVC面板)。

9

洗手台

高强度、不吸色、耐酸碱、耐老化、易清洁。如石英石,大理石。

 

 

 

 

 

 

 

 

清江镇党政(人大)办公室               20181015日印发

 113)关于印发《清江镇农村公厕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aip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