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 2019年
  • 索引号:
  • 001008003013019/2019-234723
  • 组配分类:
  • 2019年
  • 成文日期:
  • 2019-06-2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49号提案的答复函

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49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 2019- 08- 07 15 : 34 浏览次数: 字体:[ ]

潘如新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举办元宵灯会,弘扬乐清民俗文化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民俗是民间的,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中国传统民俗蕴含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传统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存活于广大民众之中。元宵节也称灯节,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南朝时期,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张灯结彩,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是中国最长的灯节。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元宵节猜灯谜已成为我市各乡镇的传统活动,每年元宵节期间,我市各乡镇均有开展,而我市图书馆、文化馆也在元宵节期间开展相应活动。

我局认为,弘扬乐清民俗文化,除了开展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丰富群众节日生活外,还要有配套政策。

一、树立正确观念

群众文化群众民俗就是群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而正确的观念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其从更多层次上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中来。

一方面,在教育层面,应当对广大的受教育人群进行有关文化保护观念的积极渗透。首先,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民俗文化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同时,认识到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强化自身的保护意识。其次,学校可以将有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贯穿到教学中去,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的特性,其与历史、地理、语文等多个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将民俗文化的保护观念贯穿到教学中。

另一方面,在社会层面,各级政府等有关部门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诸如,对传统节日进行大力宣传,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民俗文化保护氛围。让更多群众走近“非遗”,组织“新建得胜鼓”上场,让民俗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使其更进一步的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

二、保护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

由于我市当前处于快速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在某些城市建设方面往往进行大刀阔斧的拆迁和改造,但顾此失彼,给民俗文化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致使部分古建筑古遗址或多或少地受到“易容”或损毁,这就使得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鉴于此况,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

三、我局参与,指导民俗文化保护的有关工作

在针对民俗文化的开发方面,我局将做好相应的规划,针对有关的民俗文化开展有关的旅游项目时,充分考虑其文化内涵以及景区的合理承载范围。

在民俗文化的保护方面,我局将加强自身的投入力度,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加大投入,加快建设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馆),坚持和民俗文化科研机构进行更深层次的练习沟通等。

民俗文化的保护对我市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局将加强对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多创新丰富民俗活动的形式,让传统的民俗活动真正“活”起来。通过扶持、指导,使传统民俗文化继续保持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传承,发扬光大。

办理单位联系人:刘剑,联系电话:138****9879。




乐清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19年6月25日         

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49号提案的答复函.pdf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