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建设
|
政府数字化转型 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3116项,网办率100%、掌办率95.55%、跑零次比率95.19%、即办比率80.49%、承诺时限压缩比率95.48%、材料电子化比率 98.43%。组织推进90%以上的民生事项“一证通办”,实现286项事项“一证通办”。推进“好差评”系统建设,全年累计上传“好差评”数据26346条。加快“互联网+监管”建设。全市一线执法人员入库数745人,已全部开通并激活了掌上执法应用平台账号,掌上执法至少2次人员占比均为100%;全市设置“双随机”方式抽查任务7185户次,其中实施双随机检查超过98.57%。推进“浙政钉”迭代升级。“浙政钉”激活率和信息完整率均达100%,日均活跃率有较大提升,已上架浙政钉应用5个。推进数据归集共享。全市共登记和发布政务资源目录540个,已归集5067多万条。组织指导有关单位做好城管执法违法、用水、用气等数据归集工作。至年底,全市大数据平台可提供共享常用数据108项。 网站和新媒体管理 加强门户网站信息内容建设。2019年,市政府门户网站内共发布各类信息39480条,其中政务动态5387条、政策文件2279条、重点领域信息公开7046条,先后制作了11次专题专栏或专题链接,发布政府规范性文件草案征求意见65件、民意征集和调查12件,受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10件,发布新闻发布会5场。据省、温州市政府网站运维检测系统数据统计,全年市政府门户网站访问量1197万次。借助“乐清政府网”微信公众号打造“微官网”,推送有关乐清政务和便民信息34260条。强化政务新媒体建设监管。开展政务APP(微信公众号)清理整合专项行动,全市共229个政务APP(微信公众号),已取消168个,整合22个,清理率83%。印发《乐清市政务新媒体管理试行办法》,建立政务新媒体长效监管机制,推进全市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 基础设施安全保障 组织推进部门专网整合和安全防护。按国家统一规划和标准规范要求,将部门政务专网根据业务性质分类迁移至政务内网或政务外网,同时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外网终端安全防护体系,整合部门分散的互联网出口,增强边界安全,完成全市部门专网整合和加强政务外网安全防护工作,完成3500个终端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做好全市政务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全市241个政务外网接入单位、15471台上网终端、623个VPN接入用户、42个部门业务系统的信息网络安全运行。全年新建政务外网线路3条,迁移5条,延伸22条,撤销2条,日平均受理10个网络故障电话。安排技术支撑公司巡检乡镇政务网2次,机房4次。全年承担视联网平台会议备案29场,并协调运营公司做好现场安全保障。加快建设政务云推进应用。存量政务信息系统上云,明确迁移计划,至年底,全市共上线云主机109台,涉及27个单位46个业务系统。 信息化项目管理 2019年共受理来自市法院、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单位的82个项目申报并逐个出具书面技术审查意见,组织召开涉2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专家评审会议10场次,共节约财政资金2200余万元,累计项目招标文件备案审查24件次。 公文系统支撑服务 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新版党政机关协同办公系统,进一步规范电子公文收发和电子签章使用程序。全年部门间传输电子公文2.78万余件、公务信件1.8万余件,发送政务短信244.54万多条,更换、注销、新增到期电子印章数字证书18件次,协助部门和乡镇(街道)申领、更换、注销新版PDF省政府电子印章240枚。 (陈月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