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乐清教育局 > 教育信息 > 媒体关注
温州援疆:【援疆人才风采】援疆教师陈虹:不负十年援疆梦
时间: 2021- 07- 20 信息来源: 信息中心 字体:[ ]

人物简介

陈虹,女,浙江乐清人,教育硕士,1984年出生。援疆前就职乐清市白象中学,乐清市生物学科骨干教师,高级教师。援疆期间担任拜城县第四高级中学生物组教研组长、拜城县立项课题负责人、生物伦理思辨社创始人。援疆期间:荣获2020年乐清市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联评高中组一等奖、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联评二等奖、浙江省课题2020年度优秀成果评审一等奖、温州市202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作业设计比赛一等奖;被评为拜城县躬行施教、成绩优异“能手奖”、浙江省援疆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指挥部2020年度“团结协作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递交援疆申请后的一个夜晚,正在书法教室认真学书法的她接到了一个电话,拉开了她西援之路的序幕。

为这一程,她准备了十年之久。2011年,她的同事黄期朋、陈柳莺夫妇成为乐清市首批赴拜教育援疆人才,他们的西援之行点燃了一个年轻女孩的援疆梦,也开启了她为梦想努力奋斗准备的十年。这十年她一边努力提升自身教科研水平积累成绩,一边关注援疆文件等待时机。命运不负有心人,2020年她终于入选成为浙江省第十批第一期援疆人才。

36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负担最重的年纪,不再是十年前那个毫无牵挂的少年。人生是一条单行道,当远方和陪伴不能两全时,她做出了自己的取舍。出发前她对自己说:“既然选择了远行,就要风雨兼程,不负十年援疆梦”。

挥别不舍的家人,放下眼前的安逸,带着朋友的祝福,迈开西行的步伐,迎来并肩的战友。西援之路让她深植心底多年的援疆情怀得以绽放,很幸运能用岁月谱写一段属于自己的“出塞曲”。

“援疆既是荣誉,更是责任”,进疆后她坚持政治学习,恪守各项援疆纪律,时刻谨记身负温州对口拜城教育援疆文化润疆工程中对外示范窗口的历史使命,始终不忘援疆初心使命,反复用“援疆三问”来问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担得起组织重托。

这一年半,在坚持顶岗上课的同时,她在教科研、教研组建设、师徒传帮带、辐射引领、送教下乡、民族团结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工作。

01开展示范课并下乡送教

除在拜城四中开展校级示范课外,她还开展多节拜城县级公开课示范引领。赴拜城一中开展《生态系统》同课异构示范课,并同一中生物组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在拜城县教科局主办的拜城县高中“学为中心”课堂建设研讨活动中,面向全县高中生物教师开设《DNA分子的结构》示范课;在温州援疆教师“蓝青共辉、榕杨共进”示范课活动,开设《免疫调节》示范课;送教下乡系列活动中,先后远赴老虎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黑英山乡中学、亚吐尔乡中学等偏远学校开设心理健康示范课,发挥了组团式教育援疆的辐射引领的作用。

02推动教研组开展各类听评课及同课异构活动

作为四中生物教研组组长,她组织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就如何有效听评课、集体备课、磨课、说课、试卷分析、有效教学和精准复习等方面提供建设性指导。听评课是教师成长中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法,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学艺术的重要措施。她汇总全体高二教师课表制成一张生物组总课表以便组员互听随堂课并评课议课;参与高三复习课堂调研,与四位评委共同对十一位高三教师随堂课进行听评课,并就如何更加精准有效复习进行交流研讨。公开课磨课过程是年轻教师磨炼教技的利器,为此她积极推动高二段开展《免疫调节》、《植物激素调节》等系列同课异构活动,开课的老师们在磨课过程中有了更多反思和成长。

03做讲座、带课题手把手引领教科研之路

为了更好地引导一线教师们积极走上教学相长的教科研道路上,她开设面向生物组教师的《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等系列主题讲座,从理论到实践指导生物教师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以及公开课该如何搜集材料、制作创新道具等。为了更好开展有效教学,她牵头成立课题组,带领生物组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04推动师生参赛,以赛促教、促学,助力师生共成长

为全面落实教师培养工程,进一步加速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她通过各种渠道及时获悉新疆各类生物比赛讯息推动参赛,积极策划筹备相应校级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助力师生成长。这一年半,生物教师获奖人次较以往有了大幅提高,学生获奖人次和级别更是创历史新高。收到阿克苏杨明老师转发的《202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新疆通知文件》后,她立即策划了高二、三段校内生物竞赛活动为新疆联赛做准备,其中高二段比赛是为了选拔优秀高二学生参加联赛,高三段比赛是为了以赛促学提高学习积极性。考虑到后期新疆地区竞赛的严肃性和正规性,在校内赛时就严格参照新疆赛的规格严格执行。一场正规校内赛工作包括竞赛卷命题、答题卡设计、试卷印制、500多名预赛学生的试场编排、考场布置、监考人员、场外巡考、后期答题卡读卡、成绩统计、确定获奖名单、颁奖等等琐碎工作,所有的任务都只能由20位生物组教师在正常工作量外另抽时间配合完成。校内赛后,大部分生物老师有了不愿参加联赛的想法,高二备课组长漆露霞非常抱歉地说:“陈老师,很多人希望联赛不参加了,怎么办?”事后她了解到:除了两小时监考有25元考务费,其他都是无偿劳动,作为同行她理解他们,这让她深深意识到推动学生正规比赛的不易。面对困境,她决定用灵魂唤醒另一批灵魂,四中师徒结对仪式上,作为师傅代表的她曾说过:“今天我们有缘在拜城四中相聚,是因为我们共同有一份为新疆教育事业献身的教育情怀。”生物组半数老师是内地过来的汉族老师,他们背井离乡扎根在这片土地,其教育情怀绝不逊色于援疆教师,或许是在忙碌中忘了初心。经过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沟通后,生物教师们义无反顾选择一起克服困难完成拜城四中史上第一次新疆地区高中生物竞赛。付出总会有收获,七位同学入围全国生物竞赛,六位同学获新疆地区初赛一等奖,共计二十六人次获新疆地区奖项。喜讯传来时,漆露霞老师激动地对她说:“陈老师,谢谢您,没有您的带领和坚持,我们早就在困难中放弃比赛了,我们差点错失这么多荣誉。”她笑着回:“最应该感谢的是生物团队的所有老师们,是你们陪着我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完成这场新疆地区初赛。教科研成长之路漫漫,虽然它不能回馈我们许多物质,但是获奖带给我们的精神回报千金难寻。”漆老师道:“这比赛真值,明年我们还想再参加,不知道没有您的帮助能不能完成?”看来,生物组教师们已经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了,若能持之以恒追求教科研业务精进,假以时日,整个生物组教科研水平必能再上一个台阶。             

05因材施教促徒弟个性化发展

正式师徒结对的节骨眼上,学校预先准备跟她结对的小伙子因为家事辞职了,这一变故开始了她和美丽新疆姑娘古丽波斯坦·吐尔洪的师徒情。因为小伙子辞职的缘故,她从两个班12节变成三个班级18节,虽然顶岗上课工作量不小,她依然坚持每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听徒弟课并给予指导点评。如今徒弟公开课得到了组内老教师的高度评价,隐隐展现出教学骨干的风采。指导策略是先提供大体思路和建议,再在她成品的基础上上协助完善细节,今年指导参加的实验创新设计比赛,发现徒弟的成品比最初指导方案更有创意,实验设计先后荣获拜城县二等奖、阿克苏地区三等奖,加上竞赛辅导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辅导师三等奖,这学期徒弟收获颇丰。

另一个徒弟是2020年九月入职的汉族小伙子。教育需要基于学情,讲多了讲难了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针对他,她的传帮带计划是协助尽快站稳、站好讲台。小伙子上课一直手点屏幕来翻页,细心的她马上买了翻页笔送给他。他开公开课,从最初的搜集资料,到教学设计、后期PPT制作、教学道具制作等,她手把手一环一环认真指导,陪伴他几易其稿,最后他的第一场公开课受到了组内一致好评。生物组资深老教师常凤文老师对这节课做出了高度评价:“这堂公开课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课件、教学道具精美实用,新教师上出了老教师般的老练。”

06借评委工作传播温州先进教育教学理念

应拜城县教科局邀请于2020年9月22-23日担任在托克逊乡中学中学举行的拜城县初中生物优质课评委工作,每天她8点出发21点归,长达13小时的工作只因促进拜城生物教师成长任重道远,指导工作应该落在细处。为了传播温州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达成以赛促训,她在听评课结束后逐一对每一位参赛选手当面进行详实的评课,认真指出优缺点以及改进建议,希望选手们在赛后有更多的反思和成长,收获了选手们满满的感恩。9月23日乐清市陈微燕副市长带队赴拜城县考察对口支援工作并慰问温州援疆干部人才,因为评委工作她错过了下午的座谈会,听到乐清援友转达陈市长的慰问以及期望各位援疆干部人才继续发扬“傲雪经风轻酷雨,扎根深处守边疆”的大漠胡杨精神时,她对自己说:“这份期许收下了,在疆一日必以胡杨精神一以贯之,不负家乡人民厚望”。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后来一系列拜城县级评委工作、阿克苏地区高中生物评委工作,无论工作量有多大,自己有多累,她始终秉持认真传播温州先进教育理念的态度认真点评,助力当地教育人才的培养。

07充分利用后方资源,借力推动传帮带

每一位温州教育援疆人才,身后站着的都是整个温州教育系统,充分利用后方资源,能够更好开展教育援疆工作。前期规划生物教研组发展规划时,她跟后方多所学校资深教研组长沟通取经;在资料收集工作中,温州生物教研员张庆勉老师提供了新疆使用的全套高中电子教材;准备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时,得到了乐清张豪、陈舒静老师的指点;在教师培养方面,获得了温州生物师训员袁从容老师诸多指导,跟拜城老师们一起聆听袁老师主持的云端培训。

08结对帮扶,促民族团结

在开展结对帮扶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时,她结对了四中维吾尔族学生古丽其克然·居曼,从思想上、学习上加以关心帮助和指导;在开展结对认亲戚--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她结对了拜城米吉克乡喀克阿热其格6村2组53号的库尔班·毛尼牙孜一家,多次开展慰问活动下乡送米面油、慰问金等,同民族亲戚交流、交往、交心,为促进民族团结一家亲尽微薄之力。

时光匆匆,四百多个日夜已成昨日,从进疆前的忐忑不安到离疆时的难以割舍,这片土地承载了太多美好记忆,这里她曾挥洒汗水、也曾休闲嬉戏,这里她曾倾注无数心血,也曾收获不菲成绩,这里曾留下她的足迹,也留下了她的笑声和牵挂。一路走来,她不仅收获了浓浓袍泽情,也凝聚了深深拜城魂,这座南疆小城慢慢成了她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其中的酸甜苦辣足以回味余生。

感谢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特别感恩温州援疆指挥部对巾帼的额外照顾,隆重仪式让怀抱鲜花的她们幸福感满满,有幸与优秀的温州援疆干部人才同行一程是我们的荣幸。

人物简介人物简介

【援疆有感】

江城子·温拜十年情

十年温拜铸情忙,共担当,建家乡。几代传承,塞外现辉煌。纵使巴依寒彻骨,情意漾,暖肝肠。

东瓯诸君会胡杨,带传帮,风采彰。横跨千山,文化润新疆。瓜果飘香载誉返,援缘满,鬓添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