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拆整建管”向陋习宣战 石帆街道全力推进拆违工作
|
整治后的西洙村水清岸绿,景色宜人。曾盼 摄 近日,石帆街道河淇村经过整村拆违整治,成功破解“围墙困村”的难题,建成9条道路畅通村内交通;西洙村拆违后按照“四纵六横”的规划描绘未来发展蓝图,现已进入污水零直排建设阶段…… 今年以来,石帆街道紧抓乐清市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有利契机,以村社为单位,围绕“拆、整、建、管”四个程序全力推进拆违工作,掀起一股环境整治热潮,特别是曾被评为“最脏村”的石帆街道河淇村、西洙村更是实现了由“脏”变“美”的华丽转身。 昨日,在河淇村一条村道旁,有序停放着数十辆车,往四周仔细一看仍能发现围墙建设过的痕迹。这是拆了围墙腾出的大片空间。 河淇村驻村干部陈剑达回忆,河淇村紧靠虹桥西工业区,外来务工者成为村里主要人口,一些村民在“三基”范围内的地块上搭建违法建筑,低价租给外来人口,这些建筑没有卫生间、厨房,虽给村民带来了一些利益,但因此产生的生活废水和垃圾都成为环境脏乱差的源头。 如今,走进河淇村,曾经随处可见的围墙和违法建筑都已拆除,这一切的改变源于今年5月河淇村被石帆街道评为第二季度“最脏村”。获“奖”后,河淇村两委痛定思痛,决心摘掉“最脏村”帽子,召集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等召开百人动员大会,现场播放了《河淇,我们的家乡美不美》专题片,并讨论通过了村环境卫生“荣辱观”12条规章制度,吹响了整村拆违的冲锋号。截至目前,全村拆除违法建筑达2.3万平方米(约840间),其中围墙约5000平方米。先拆违,后规划,河淇村拆后腾出的空间将新建20多条道路,目前已有9条路建成通车。 西洙村也曾是石帆街道农村违法搭建的典型。今年3月以来,西洙村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启动全村违法建筑拆除行动,15天内拆出了上万平方米的发展空间,掀开了环境整治的全新篇章。 “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做好拆后空间利用,为实施道路、停车场、路灯公园以及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方案,我们聘请的专业人员正在测绘,未来还将在环境绿化、亮化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驻村干部吴晓斌说。 “拆”只是过程,“建”才是目的。石帆街道负责人介绍,为了鼓励各村社将拆后空间用于民生项目建设,街道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如对设置临时垃圾集中堆放点的村社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就“脏乱点销号”开展月度考评和季度擂台赛,对完成率高的村社进行奖励;对拆后空间予以有效利用、报街道审核同意建设的项目,给予项目投资额50%以上资金补助。 当下,石帆街道全域整治行动仍在进行,这既是一次推墙拆违的空间更新,也是一次潜移默化的思想变革。石帆街道坚决向利益说不、向陋习宣战、向痼疾动刀,通过整村整治、整体提升,以全域整治、全域建美的成果,真正为群众带来幸福感和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