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阅读器
乐清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乐清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370号提案的答复函 黄笑虹委员: 《关于多途径提高科学知识在城市文化中的比重,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案》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办 理 结 果 清 单 | 建议一 | 通过融媒体打造科学传播的矩阵,增加动态媒体和静态媒体中科学知识方面的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常识介绍和前沿科学技术的探讨等。 | 当年完成事项 | 乐清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市科协开设的科普专栏《科学松鼠会》在每周一和周三 6:15-6:30(19:15-19:30重播)播出,对乐清本地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进行报道,对推进科技知识推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在每周一至周五的《闹热早高峰》栏目中推出“科技有意思”小专栏,以轻松聊天的方式进一步就具体科技项目以及科学技术各门类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介绍和探讨,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 此外,市科协依托优秀科技教育工作者长期积累的优质资源,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组织实施青少年科普精品创作活动,搭建科普创作研究平台,资助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以项目化课题的形式开展实践类科普探索,围绕“生活中的科学”“身边的科学”为主题,打造密切联系乐清的特色科普资源项目。支持适应新媒体特点的科普内容创作和传播载体建设,探索科普传播新形式,重视发展科普讲解、科学演示、科学脱口秀等新型传播形式,增强科学传播效果。探索科技资源科普化实践与发展和优质资源科普化工作机制。 | 当年推动工作 |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将整合资源,携手乐清人民广播电台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科学分配对全市各行业各领域的宣传比例,加大推广全市科学技术的宣传。下一步,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支开展相关科技宣传工作,助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 建议二 | 加强科普专业队伍建设。 | 当年完成事项 | 组织实施“助力乡村振兴专项科普行动——科技教育服务到基层暨科普进校园活动”。倾斜科普资金,支持有专长的科技教育工作者到乡村、山区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交流、科普报告;探索适合乡村、山区的青少年科学实践类活动,截止五月已通开展各项活动 21 项,惠及学生 5000 余人次。联合科普教育基地、乡村学校、校外机构打造“科创筑梦-乡村家庭实验室基地学校”试点,为乡村中小学开展常态化的科技实践及主题科普活动,服务乡村科技教育水平提升。引导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企业科协提高专业能力,参与基层科普志愿服务,助力“双减”工作提质增效。 | 当年推动工作 | 深入了解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和工作需求,组织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开展常态化交流,鼓励开展“小手牵大手”科普亲子活动,丰富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服务内容,对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参与科协高能级平台交流给予支持。探索完善以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为主体的“自愿、规范、服务”形组织体制。 | 建议三 | 完善乐清博物馆的展厅内容,利用雁荡山自然资源和其他山海资源、企业资源等,打造“自然博物馆”展厅。 | 当年完成事项 | 乐清博物馆以“一山一湾一河”为理念,从雁荡山的成因,到雁荡山的特产,乐清博物馆都有所展示,让市民感受到乐清独特地理环境下山海资源的自然魅力。在博物馆指引之下,可以浅浅了解到雁荡山对于乐清的意义,不只是自然资源。雁荡山因其风貌,还留有许多文化资源。文人墨客妙笔生花,为乐清、为雁荡山留下了许多文化资源,乐清也在文化历史上有自己的一片净土。乐清湾素有“海洋牧场”“金色海湾”之称,提到乐清,一定会想到这乐清赖以生存、引以为傲的海洋资源。乐清市博物馆通过开展“非遗纸鸢,约绘清明”、“文博知识进校园”、“王十朋IP设计”、“长天一雁——朱镜宙师友翰墨展”等活动,让更多市民走进博物馆,走进展厅,更直观的了解雁荡山和乐清湾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 | 建议四 | 与研学团队结合,引入社会力量,开发自然科学教育方面的研学活动。 | 当年完成事项 | 建设的“乐清市少儿科学院”在 6 月即投入使用,大力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队伍,创新服务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手段与形式。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承接试点项目。发挥青少年科技工作室、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提供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服务内容。拟遴选一批优秀的科技教育工作者以及符合学校需求的科普基地,由学校自主选聘为科技辅导员或合作机构,参与学校科普服务。科协为被选聘为科技辅导员的科技教育工作者开展科普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同时,结合科技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推动更多社会机构和更广泛的社会力量,聚焦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减灾防灾、宇宙探索、机器人等青少年关注的主题,积极推动各个领域的科学教育活动策划、资源开发和交流、科技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促进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鼓励基地、机构吸纳更多专业领域的专家参与工作,拓宽工作领域,进一步提升基地、机构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 建议五 | 构建“年龄分众式”自然教育全社会参与行动体系,依据不同群体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采用适合的教育媒介和适宜的教育内容,引导全社会接触自然教育信息,参与自然教育活动。 | 当年完成事项 | 完善科普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工作者基地谋划布局,建设具有产业、学科等特色的科技教育工作者交流基地。以优质学校与特色企业为依托,支持和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建设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的科技教育工作者交流基地,拓展服务功能,开展科教资源开发,科技教师的培训交流、理论研究、研学实践等工作。建设完善特色项目专家库,建设高水平的 项目师资队伍。组织科技专家和优秀科技教师入驻教育工作者交流基地平台,以“项目工作室”等形式发挥示范作用。 通过举办现场竞赛、专题交流、学术报告、成果展出、互学互鉴等活动,为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公众搭建“会、展、赛”三位一体的展示与交流平台。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赛、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等活动的品牌引领。 | 补充说明(办理过程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办理实效评估类别:___A____类 (A类:提案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B类:提案所提问题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计划准备解决;C类:提案所提问题因受条件限制未能解决或留作参考。) | 联系人 | 连舒敏 | 联系电话 | 0577-61880365 |
乐清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 8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