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先烈|陈洛涟:巾帼英雄 浩气长存
|
陈洛涟(1919—1943),原名陈乐琏,北白象镇莲池头村人。1938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江苏阜宁县妇救会主任、中共阜宁县东坎区委书记、新四军军部政治部干事。1943年赴延安学习,途经江苏小沙东海面时,在与日军遭遇战中壮烈牺牲。 陈洛涟,1919年出生在乐清县豹屿乡莲池头一个大户人家,兄弟姐妹共9人,她在姐妹6人中排行第三。父亲陈星楙是一位开明人士,他把几个女儿都送进新式学堂,希望她们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女性。 陈洛涟先后就读于乐清县立第六高等小学(今北白象镇第一小学)、浙江省立温州中学,她刻苦勤奋,品学兼优,不负父母厚望。小学期间,陈洛涟在中共党员郑骏(又名郑家骏,乐清磐石油车人)老师的影响下,萌发革命思想。考入温州中学后,参加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接受先进思想。1938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积极参加出墙报、街头演讲等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12月,陈洛涟经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介绍,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学习。当月中旬,陈洛涟与其妹陈克秋以及姚瑾春(瑞安人)、宋素蝶(平阳人)、王以映(瑞安人)等人,趁着天黑,偷偷翻过学校后门的围墙,当晚借宿朔门盐仓码道林勉家。次日早晨,从瓯江边乘小船出发,一路辗转奔波大半个月,途经青田、丽水等地,最终抵达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第八队(女生队)驻地——安徽泾县中村,受到队长于晶和指导员乐群的接待。 之后,她们开始了为期半年多的军训生活,并接受马列主义启蒙教育。学习期间,陈洛涟表现很好,担任学习小组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陈洛涟因成绩优秀、表现突出,被分配在教导总队部总教室工作。不久,她被调到新四军军部参谋处任机要参谋。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陈洛涟随军到江苏盐城新成立的新四军军部参谋处工作。为进一步培养陈洛涟,党组织指派她担任阜宁县妇救会主任,后又任命她为中共阜宁县东坎区委书记。陈洛涟经常住在阜宁县天赐场区徐丹村(今天场镇徐丹村)徐邦森家,她穿着朴素、待人热情,与群众打成一片,不仅善于启发群众觉悟,还善于与青年人谈心,鼓励他们上进。在她的关怀下,徐平(后任海军司令部纪委副书记、海军政治学院副院长等职)等青年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她还多次到附近的学校向学生宣讲抗日救亡的道理,满怀激情地向群众宣传抗日必胜,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1943年春,中共中央为迎接抗日战争大反攻需要,决定抽调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和陈洛涟等51名领导干部(其中团级以上干部11人)赴延安学习。3月,他们从军部出发,通过了日军的多重封锁线,抵达东松镇(今滨海县城)。在此遇上新四军的两个连,于是随同前进。途经李圩时,日军集中了2000多兵力,配备2门大炮、3架飞机,把他们包围在村里。他们从上午一直战斗到夜幕降临,打退了敌人的6次进攻。夜晚,突围到了吴小集据点。又经3天战斗,到了黄河边上的六合庄。他们准备由海上到滨海区赣榆柘汪口上岸,取道山东解放区,转赴延安。 3月16日晨,陈洛涟随同彭雄、田守尧等人乘民船出海。海风阵阵,帆船正在黄海上破浪前进,忽然传来“砰砰”的枪声,船老大镇定地把握着舵,其他人也做好了战斗准备。当敌人的巡逻艇靠近时,他们立即向敌艇开火,站在甲板上的12个日本兵有的葬身大海,有的受伤。敌艇拉开距离,凭着铁甲装备,大肆地用机关枪对着民船扫射。陈洛涟不幸受伤。她按着伤口,忍着剧痛,从容自若地激励战士们:“到了我们为革命牺牲的时候了!”到下午时,敌艇仍未能前进一步,只得悻悻驶离。带队的彭雄牺牲,田守尧也身负重伤,他指挥着民船迅速靠岸。但是,尾随的另3艘敌艇又包围了上来,民船却搁浅在海滩上不能动弹,情况万分危急。眼看敌人步步逼近,潮水正在上涨,浊浪冲天,他们毫不犹豫地从船上跳了下来。“田旅长和陈洛涟等走在最前面,不幸踹进了一个水槽里,失脚陷下去了。”陈洛涟等人就这样壮烈地牺牲了。 这次有名的小沙东海战,彭雄、田守尧等16名干部壮烈殉国,其中包括陈洛涟等4位女同志,他们的遗体由八路军滨海军区独立团就地安葬。1943年9月,盐阜区人民怀着悲愤和敬仰的心情,在江苏省阜宁县芦蒲镇芦蒲村为小沙东海战牺牲的烈士修建了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同月20日,新四军三师和盐阜区参议会、行政公署为纪念塔举行庄严而隆重的落成典礼暨烈士追悼大会,黄克诚(三师师长)、张爱萍(三师副师长)等三师领导人及三师指导员和盐阜区党政领导、开明士绅、各界人士代表共1万余人参加。新四军军部曾为此出版了纪念特刊,以缅怀这些烈士的光辉业绩。后来赣榆县和阜宁县芦蒲还建了烈士陵园,刘少奇、陈毅等领导题了词,黄克诚、张爱萍等人写了悼文。曹荻秋的挽联写道:“盐阜著威名,敌后撑持,军民共仰;江滩思烈士,海滨凭吊,风木同悲。”当时新华社华中电讯报道称:“此次牺牲实为我党我军及中华民族不可弥补之损失。” 陈洛涟谦虚诚恳,学习勤奋,坚持追求真理,作战英勇顽强。她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年轻生命时,年仅24岁。她的革命精神永照千秋。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部批准陈洛涟为革命烈士。 作者:陈学文、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