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乐清 > 每日要讯
  • 成文日期:

点土成金新“硒”望 智仁富硒农业下的“共富模式”

发布日期: 2024- 10- 31 09 : 30 浏览次数: 字体:[ ]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剑佩

  这几天,智仁乡小坑岙村富硒红薯基地的20多亩优质富硒番薯成熟了,农户正抓紧采收,农田里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

  智仁乡地处乐清东北一隅,小坑岙村更是藏在山坳里。数年前,小坑岙村可不是这番场景。“长期以来,村里缺乏主导特色产业,村经济发展一直没有起色。”小坑岙村“一肩挑”干部项杨青弯下腰,从脚下的田埂上抠出几块土,“谁能想到,这特色发展之路,就在脚下。”

  三年前,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夏彩国和学院蔬菜所副研究员孙继,在调研中发现智仁高山土壤硒元素含量较高,是一块适合发展高质量生态农业的“金土地”。此后,智仁乡启动了党建引领“1+1+3”发展模式,即依托“1”个校地党建联建,打响“1”个高山富硒农业品牌,由政府组织产销、村委广泛发动、农户日常照料,“3”方齐心协作形成合力,助推农户增收、农村共富。

  在红薯现场品鉴会上,来自温州和乐清的农业专家齐聚智仁,品尝澳洲紫白、哈密、西瓜红、商薯19号等四个品种红薯,给出评价。“澳洲紫白红薯是这几年的网红产品,从今年首次种植来看,品质符合预期。”孙继笑着说,根据前期市场调研,澳洲紫白红薯每公斤售价10元,哈密品种每公斤定价6元,与传统的红薯相比要高出好几倍。

  智仁乡以竹闻名,有着15000多亩竹林,被称为“小安吉”,当地农户过着以山为耕,以竹为粮的生活。近年来,智仁乡将大力发展硒产业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2022年起,萝卜、牛奶水果玉米、甜瓜、蚕豆、红薯等富硒农产品登台亮相,富硒农产品种植基地从太湖村扩张到象周、小坑岙、大台门等村,由点到面初具规模。从种植效益看,比传统农产品更具“硒”引力,例如种植富硒萝卜比种植传统萝卜每亩产值高约一倍。

  智仁乡主要负责人表示,打造富硒农业,让一度荒废的山坡再度焕发新机,成为人人争种的宝地。以象周村为例,成功引入富硒玉米后,村东片50亩荒废了几十年的山地重新开垦。作为第一个引进富硒萝卜的村庄,太湖村的10亩荒地也得以重新利用。目前,在一二三产全面发展的格局下,智仁村民腰包也越来越鼓。智仁乡主要负责人介绍,智仁乡强化“一乡一策”,依托山地特色和富硒资源谋发展,做好“富硒+产业”文章,带动乡村全产业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富足村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