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清 > 乐清党史 > 党史胜迹
  • 成文日期:

红军第十三军隘门岭事件“千人坑”遗址 (红十三军隘门岭事件纪念广场)

发布日期: 2024- 11- 15 14 : 47 浏览次数: 字体:[ ]

04红军第十三军隘门岭事件“千人坑”遗址.jpg

红军第十三军隘门岭事件“千人坑”遗址(红十三军隘门岭事件纪念广场)位于乐清市大荆镇百岗岭船山半山腰处。

1930年6月中旬,活动在永、乐、黄三县边境的黄岩农民武装由夏云虎率领到永嘉鹤盛乡麻车村,与红十三军第一团中队长徐定奎等密商去海门(今台州椒江)夺取国民党驻军的枪支,以补充红军的武器,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6月26日,两支部队600余人会合在永嘉岭头乡源头村,召开誓师大会,宣布纪律。当晚,他们向黄岩方向进发,次日上午到达乐清大荆旸谷岙村,遭到当地民团(地主武装)开枪阻击,红军奋勇还击,打退民团,烧毁民团的住房,然后沿乐、温、黄三县交界的太湖山前进。28日晨,当队伍途经黄岩塘岭附近时,又遭到黄岩民团的阻击。这时,徐定奎等认真地分析了敌情后,决定改变原定计划,取道大溪镇附近,翻越隘门岭,再过镇安乡的石坦山,从北阁返回永嘉。

以蒋叔南为首的大荆民团探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在距隘门岭约3里许的石坦山松林里布置了伏兵。下午1时许,当红军队伍经过隘门岭、石坦山时,伏兵四起,一齐向红军战士猛烈开火。由于红军在地势、武器方面均处于劣势,加之饥饿疲劳交加,很快溃败,各自逃散,当场牺牲10余人。蒋叔南当即下令搜山,数百名红军指战员和穷苦农民先后被擒,解赴大荆。民团在大荆镇小山头商会设立公堂,对被俘红军战士和穷苦农民逐一进行审问后押往大荆炭场枪杀。然后雇人将尸体抬往百岗岭船山,挖坑集体埋葬,当地群众称埋葬处为“千人坑”。这是红十三军在战斗历程中最为悲壮的惨案,共牺牲471人,史称“隘门岭事件”。

2017年4月,中共乐清市委、乐清市人民政府在“千人坑”遗址上兴建红十三军隘门岭事件纪念广场,既保留原貌,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缅怀先烈的场所。广场用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依照地势而建,坐西北朝东南,用草坪砖铺装,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沿阶而上,便是悼念区。悼念区中间为一组高2.4米的雕塑,反映红军烈士英雄气概,雕塑基座为五角星图案,象征中国工农红军不灭的信念。西北面为一面长12米、宽2米的浮雕墙,以线刻为元素,记载隘门岭事件的经过。两侧设有6个花坛并种植翠柏。

红十三军隘门岭事件纪念广场于2018年12月被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温州市党史教育基地。


来源:中共乐清市委党史研究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