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发展和改革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乐清市发展和改革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
今年以来,市发改局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上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加快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推动全市经济运行回暖向好,以实干实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乐清新篇章。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回稳向好态势更加稳固。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完成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落实情况分析,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前期谋划,印发我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梳理20项争取纳入国家、省级“十五五”规划的重大项目。二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加强“1+24+4”重点经济指标预测和全市重点工业、服务业企业监测,助力全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一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409.08亿元,增速7.9%,排名温州第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6.3%,排名温州第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5.7%,排名温州第2。三是强化政策精准供给,聚焦消费、投资、工业三大重点领域,制定出台《乐清市2024年一季度“促消费、扩投资、稳生产”十大行动方案》,推动各领域各条块工作实现“一季稳、开门红”。迭代升级政策体系,全面承接、顶格落实省“8+4”综合性政策,制定出台《乐清市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涵盖8个领域66条政策举措。 (二)项目支撑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坚持项目为王,打好“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组合拳,全力推进投资量级提升、项目质效跃升。一是项目谋划量质齐升,动态安排2024年重大项目超800个,构建总投资超3100亿元,年度投资超600亿元的项目库。15个项目入选省“千项万亿”,58个项目入选温州市“百项千亿”。二是项目建设加力提速,出台《乐清市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工作方案》《乐清市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管控机制》《乐清市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督导机制(试行)》,构建项目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设立抓项目促投资工作专班,分片开展有效投资督促指导,形成抓项目促投资攻坚合力。1-5月,我市省“千项万亿”项目完成投资22.3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51%(县市区第8),开工项目1个,开工率100%(县市区并列第1);温州“百项千亿”续建项目完成投资67.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77.5%(县市区第3)。三是要素保障强劲有力,积极抢抓政策窗口机遇,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8GW高效N型光伏电池、8GW高效光伏组件生产基地项目入列2024年提前批省重大产业项目,系温州今年唯一省特别重大产业项目,获100%用地指标奖励共计747亩,为要素保障开门红打好基础。全力争取资金支持,上半年,上报专项债储备需求金额186.69亿元,已发行32.55亿元(21个项目),储备需求总额居温州第一;谋划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24个,总需求47.04亿元;谋划申报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地下管网改造工程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8个,总需求38430万元。 (三)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更加稳健。一是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着力产业结构优化,深挖服务业“潜力”,一季度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速为37.4%、类增加值增速50.5%,拟合增速44%,排名温州第3。二是推动产业向新发展。加快推进战新重大项目建设,27个项目入列2024年温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计划,兑现落实战新企业培育奖补政策100万元(第一批)。1-5月,全市实现战新产业增加值72.89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4.5%,总量和占比均居温州首位。加快推进两新产业发展,1-5月,全市实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产值272.80亿元、44.61亿元,总量分别排名温州第1、第3。三是推进新产业平台建设,围绕“八个一”精准培育要求,有序推进“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制定实施平台建设年度工作要点,1-5月平台实现工业总产值247.74亿元,同比增长28.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81亿元,同比增长14.2%。四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两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人民电器、新亚电子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名单,全市现有省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4家,总量排名温州第1。补充更新两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储备库,全市现有储备企业28家。 (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更加强劲。一是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开展2023年低碳试点县年度评估工作,对标对表梳理工作完成情况,评估结果排名全省第2,连续3年获优秀等次,为温州唯一。全面实施《乐清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我市碳达峰2024年工作要点。加快推动电力电气产品碳足迹试点工作,56家企业100项产品参与试点工作,搭建完成碳标签碳链管理平台。二是有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协助乐清湾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开展2024年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排摸梳理我市在建、拟建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合计11项、“以竹代塑”企业2家。三是有序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率先印发实施《乐清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同步出台工信、消费品以旧换新、建筑、标准提升、财政、金融等6个领域配套政策。建立各领域设备更新需求清单和项目库,共1008项,合计投资金额47.7亿元。 (五)区域协调发展更加均衡。一是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加强海洋经济发展重大项目谋划,我市9个项目入列省海洋经济发展重大建设项目年度实施计划,数量居温州第一;19个项目入列温州海洋强市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二是推进山海协作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产业飞地”建设,今年共在建项目7个,年度计划投资7.2亿元,1-5月,到位资金约6.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90.3%。深化两地产业合作,积极开展消费帮扶,1-5月,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30个,到位资金13.5亿元,累计销售平阳县农特产品约895万元。三是推进对口工作。深入推进对口支援,组织开展“消费帮扶新春行动”,累计消费帮扶金额765万元。持续深化“西牛东送”协作项目,上半年,完成消费帮扶1400万元,开展乡村振兴干部培训187人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333人次,选派干部人才4名。四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高效落实省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谋划实施省县城承载能力提升重大项目10个,1-5月,完成投资23.98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75.7%;谋划实施我市重点新型城镇化项目158个,完成投资58.1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40.6%。 (六)改革破题开路更加坚定。一是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狠抓营商环境监测指标弱项短板,上半年,我市“无感监测”一级指标标杆的有13个,中部2个,落后0个。高效推进营商环境增值化改革,编制完成办事指南和流程图,推动18个“一类事”服务场景在市企业服务中心落地可办。细化“一类事”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形成实用管用、可落地的政务基本服务110项和涉企增值服务事项185条。二是推动民营经济举措落地落实。深入推进省、温和我市民营经济若干举措和1+N细化措施落地,将76条举措纳入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切实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积极开展国家、省级重点联系民营企业推荐,成功推荐国家级1家,省级8家。三是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透明高效。扎实推进四大业务系统建设,上半年,市级交易平台累计完成交易项目220项,成交金额69.14亿元,工程招标和政府采购类项目累计节约财政支出4.32亿元,土地(海域)使用权出让和产权交易类项目累计增值0.38亿元。深化招投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常态化治理,制定出台《乐清市招投标领域第三方中介机构专项监督工作方案》,上半年发现涉嫌围串标线索10条,行政立案3起,公安机关立案2起。四是推动价格认定工作质效双升。持续做好价格认定“一网办”全省推广,开展全省唯一远程实物查验试点,制定出台的《价格认定远程实物查验工作规定》,大幅提升司法效率。上半年,全省通过“一网办”应用办理价格认定案件11000余件,本机构办理涉刑事案件价格认定320起,认定金额达1000多万元。 (七)民生服务供给更加优质。一是全力做好能源安全保供,加快能源重大项目建设,上半年,我市省级能源项目完成投资1.8256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00%。积极开展充电桩村村通试点,已建成充电桩项目15个,310把枪。1-5月,完成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容量达51.18兆瓦。二是全力做好价格管理,加强重点民生价格监测,更新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依法依规开展公共服务价格调整,完成14所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收费定价、初中课后服务收费调整等。三是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坚决落实粮安主体责任,加快推进我市第三中心粮库项目建设,高效开展小麦、早稻收购工作,上半年完成小麦收购3080吨。四是推进社会信用建设。编制出台《2024年乐清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实施失信专项治理,推进信用指标持续提升,今年以来企业公共信用评价优良率保持标杆指标,连续保持县市区第一;政府公共信用指数保持温州前三。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全力提升经济服务能力。一是做好经济运行工作,立足我市经济发展实际,健全经济运行分析机制,全面掌握经济运行变化与趋势,每月跟踪分析并提出建议,固强补弱助力经济平稳运行。二是狠抓指标考核,紧盯考核关键指标,加强与上沟通对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靶向施策、锻长补短、明确举措,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等各项指标争先进位。三是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做好“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编制工作,研究提出2025年乐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为全市发展谋篇布局。 (二)全力攻坚重大项目建设。坚持把投资的着力点落到项目建设上,推动固定资产投资提质增量。一是高标准谋划项目,深入谋划一批科技创新、未来产业、城乡融合等领域的“大好高”项目,形成“近期可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可滚动”的项目库。二是高质量推进项目,积极开展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攻坚行动,紧盯8张攻坚清单,高效破除项目建设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全力推进省“千项万亿”、温州“百项千亿”等重大项目“应开尽开、能开早开”,加快形成投资实物量。三是高精度强化保障,继续加大专项债、特别国债、超长期国债和中央资金争取力度,加快已获批资金项目开工建设。全力做好省“千项万亿”、省重大产业项目谋划增补,力争更多省级统筹指标支持。 (三)全力推进产业提质升级。一是持续推进低碳试点县工作。做好低碳试点县验收工作,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加快试点改革创新突破,完成碳标签碳链管理平台建设验收并部署上线和70项产品碳足迹数据归集工作。二是持续抓好产业培育发展,加强战新企业培育,及时落实战新企业培育奖励资金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奖补资金。高效推进战新重大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项目推进难题,确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任务。有序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力争全年实现新能源产业规上产值684亿元、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106亿元以上。三是持续推进“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围绕年度工作要点和省级年度评价反馈问题,抓好重点工作落实和反馈问题整改,切实推动平台能级提升,力争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40亿元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以上。四是持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积极组织开展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省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等各类试点示范和创新平台申报,力争更多试点示范。 (四)全力夯实民生社会保障。一是提高能源保供能力。全力做好“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保供工作,提速重大能源项目建设,保障重点项目用能。加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充电桩“村村通”试点,力争全年新增投用新能源公用充电站100座以上、充电枪800把以上,其中农村500把以上,完成514个行政村全覆盖。二是加强价格公共服务。推进政府定价工作,统筹做好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荆雁片区供水价格、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等价格调整,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三是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切实做好粮食收储工作,确保全年完成新增储备规模7200吨任务,到今年底全市地方储备粮规模达到9.68万吨以上。四是强化区域协作发展。持续推进“西牛东送”消费帮扶项目,推广乐理雪牛基地饲养模式和理县农特产品乐清展销馆,擦亮乐清对口工作金名片。深化乐平两地产业项目合作,加快山海协作“产业飞地”共建,推动“消薄飞地”规范建设。五是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加强营商环境监测系统中一级、二级指标季度监测,完成“营商环境一体化”数字化项目验收。积极探索招投标规范创新,稳步推进在项目勘查、设计、全过程咨询应用评定分离,探索施工、工程总承包评定分离改革,全力构建阳光高效的招投标生态。六是加强信用建设应用。推进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清理,加强信用信息查询应用,协同落实信用分类监管,强化信用服务应用提升。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入推进实施信用“531X”工程,助力五类主体公共信用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