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读)“食食在在”的幸福味道 乐清市邻里食堂探索“3.0”版
|
一餐四季,人间烟火,小饭碗里承载着大幸福。邻里食堂不仅是连接社区与居民、政府与百姓的桥梁纽带,也是办好民生实事的小“食”践。 乐清市把“邻里食堂”办成了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的幸福工程,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如何在小食堂里做大文章,擘画出和美乡村新图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深入多个邻里食堂一探究竟,为大家解开老年人“食食在在”的“幸福密码”。 邻里食堂深受老年人喜欢。 “自建自营”的传统食堂 托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南岳镇杏湾邻里食堂是乐清邻里食堂的“先驱”,自2015年6月成立,至今已有9年,有效解决了杏湾5个村庄的老年人就餐问题。长期以来,该村能人志士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众志成城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南岳镇邻里食堂由杏湾三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杏湾银龄志愿服务队负责日常运营,为“空巢”、困难老人提供就餐服务,每日固定就餐人流量超过30人次。该食堂对60周岁以上老人实行就餐优待补贴,每人每月只收取300元餐费,享受每餐仅需5元的优惠价格。 9年来,该邻里食堂得到了多方力量抱团助力,众多村民志愿接过这根“爱心接力棒”,有的轮流负责食堂的食材采购,有的义务帮忙记账做登记,还有的化身专职“外卖员”,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饭上门。在杏湾邻里食堂,每年都会保留下来一本“慈善秘籍”,里面记载了每一笔善款和每一份爱心物资,也记录了每一份善意和温暖。 南岳镇杏湾邻里食堂是乐清村社“自建自营”模式的实践之一。乐清市民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邻里食堂(助餐服务点)优惠政策,对新建、提升改建的邻里食堂、助餐服务点,分别给予投入建设资金的 70%,最高不超过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对正常运营的邻里食堂,日均服务对象在10-20人、20-40人和40人以上的,每年分别给予2万元、3万元和4万元的运营补助;对单独设置的助餐服务点,每年给予0.5万元的运营补助;对全市特困、享受低保、低保边缘的老年人及80周岁(含80周岁)以上老年人到邻里食堂就餐的,每人每餐补助3元,每天最多补助2餐;对于符合助餐费补助条件且村(社)申请经乡镇街道确认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按照每人每餐2元的标准给予配送费补助。 农业农村部来乐调研邻里食堂。 “共享养老”的助餐模式 探索“一举多得”合作共赢模式 葱油鲳鱼、红烧狮子头、青豆玉米、香菇鸡块……9月1日10时30分许,城东街道旭阳社区颐养中心的邻里食堂已经早早开饭,17个品种的新鲜菜肴美味可口,陆续有附近的居民前来就餐,其中不乏有老年人、保安、务工人员以及海上明月小区的居民。 “政府搞得好,我们吃得好,我给邻里食堂点个赞。自从邻里食堂实行以来,我每天中、晚餐都在这里吃,方便、实惠、卫生。”小区居民韩大爷点了两荤一素,原价15元,他在支付刷脸设备上进行扫脸,自动减免5元,个人只需支付10元。韩大爷连连竖起大拇指说,登记在册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要在刷卡机上刷脸认证,每人每餐自动减免5元。 邻里食堂的推行,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吃饭的“小事”,而且让他们找到了“饭搭子”,不再孤单,每到饭点,老人们就一起到邻里食堂“约饭”。吃完饭,大家还可以在颐养中心休息,或者参加交谊舞、桥牌、洞箫等社区活动,让老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据悉,该颐养中心充分挖掘社区闲置空间,打造出乐清城区最大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聚焦“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强化资源整合、创新服务模式,推出了“1+N”老年助餐网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童伴之家”等新做法,实现“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推进普惠养老政策落到实处。而邻里食堂则设在颐养中心内,是依托未来社区建设项目打造的共享场所,引进专业的服务团队进行常态化、专业化运营,并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科学管理和高效运营。除了让附近的老年人方便就餐,该邻里食堂还对外营业,为附近居民和务工人员提供经济实惠的就餐选择,不仅解决了居民“就餐难”问题,还解决了传统国营单位单一运营存在的亏损风险,完成盈亏均衡“内部造血”。 刷脸认证,自助减免。 “邻里食堂+”的定制服务 让和美乡村有了更多可能 9月1日11时30分,江南里田野中餐厅邻里食堂已经排起了小长队,当天正值孩子首日开学,中午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就餐,还有几位老年人正在购买优惠套餐。 “乐清共有10家田野中餐厅邻里食堂作为助餐服务点,所有门店坚持以高质量的服务和优惠价格,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做好民生服务,满足老人个性化就餐需求。”田野中餐厅温州区域经理汪金胜说,合作内的田野中餐厅邻里食堂将老年人群体划分为60-69周岁、70-79周岁、80-89周岁、90周岁以上以及低保户等五类,提供一荤三素、两荤两素、两荤三素、三荤两素等四种优惠套餐,让利于民,其中最低仅需5元即可享受到“爱心餐”,深受政府认可,百姓喜爱。 为缓解单靠财政补贴带来的压力,进一步推动邻里食堂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发展,两年前,乐清市组织部牵头,探索走出一条“政府扶一把、企业让一点、百姓付一些”的“食”在路径。由乡镇(街道)牵头联系,社区紧密配合,企业市场化运行,引进田野中、粮粮驾到、素满香等爱心餐饮机构,让老年人享受到了优惠,政府部门提升了美誉度,街道社区优化了便民服务,企业赢得了口碑,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作为和美乡村“三基三主”的建设项目之一,邻里食堂的多元化探索给予和美乡村建设更多可能性。近年来,乐清市鼓励各乡镇(街道)根据辖区实际,充分运用自建食堂、助餐服务点、第三方供餐等运行模式,不断推动“邻里食堂”迭代升级、长效运营,让群众满意的邻里食堂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持久。 村企合作的邻里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