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公安局2024年第三季度重点工作执行和落实情况 乐清市公安局2024年第三季度重点工作执行和落实情况 |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以“共富、共治、生态”三大警务建设为主抓手,健全完善“情指行”一体化等机制,积极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探索在全省现代警务体系变革重塑的大背景下,努力打造治安复杂地区的警务现代化县域样板,荣获温州全市公安机关综合实绩评估优秀单位和乐清市考绩优秀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荣记三等功,助力我市实现平安建设十四连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政治治安环境。 一、推进除险护安工程,以预知预警、闭环治理守牢大局平稳主阵地。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始终坚持“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要求,聚焦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安保维稳,健全完善风险闭环研判管控机制,精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等系列重大安保维稳任务。(略) 二、推进助企惠民工程,以尽责尽力、精准保障争做护航发展排头兵。全方位深度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以“共富警务”“生态警务”建设为牵引,不断创推增值化便民利企措施,持续提升公安工作贡献度。一是聚力助企提能。深化“11087·亲清在浙里”为企服务品牌,打造集聚政府侧、社会侧、市场侧资源的“乐清市政务服务法治分中心”,依托举报受案、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技术支持等12个服务板块,实现法治服务“一站供给”。目前已有乐清市知识产权中心(国家级)等18个部门项目入驻,经验做法被浙江信息、浙江政务信息录用刊发,获评公安部首批“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建设示范点”。二是聚力生态提优。充分挖掘“山海乐清”生态基因,以雁荡山重振雄风为切入点,推动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制定《2024年乐清市全面推进“涵水守山、养林护滩、筑安共美”生态警务建设实施方案》,推进以“建强一个中心、打造三个哨卡、融合五支队伍、强化十大职能” 为主要内容的“13510”生态警务建设,在全市层面搭建“党政领导、公安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生态警务体系。截至目前,共开展多部门联合行动33次,收集处置涉生态环境安全隐患问题及违法犯罪线索等情报信息150余条,化解涉生态矛盾纠纷170余起,救助稀有植物490余株。破获温州今年最大危险废物非法处置案,现场查获70余吨废油漆桶、废树脂桶压块,打击犯罪嫌疑人20人。三是聚力服务提档。纵深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深化“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改革,有效解决群众证件照“多次采、重复拍”问题,目前全市已有15个政府部门、198个服务事项享受照片共享应用。全面推进居民身份证电子证照应用国家试点工作,公安电子证照在户口业务办理、旅馆住宿登记等事项的应用率不断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持续提升。 三、推进靶向攻坚工程,以严打严防、源头管控掌握社会治安主动权。纵深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针对性落实警务策略和举措,动态靶向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在今年温州“护航强城”系列行动中2次夺冠。一是抓高效精准打击。牢固树立“打防同频、打即所发”理念,将打击作为压降警情的重要手段,特别在“夏季行动”期间,针对场所非法经营、山头赌博、涉刀警情、公共场所聚众斗殴等不放心、不托底的风险隐患,专门从机关优秀后备干部中抽调26人组建2支特别行动队,通过“竞赛比拼”方式,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专项作战,推动全市涉黄、涉刀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7.48%、33.91%。二是抓夜间警情治理。针对敏感、纠纷警情在夜间多发的实际,深入推进“亮灯见警”巡控工作,紧盯“人、地、事”三要素开展综合治理,起底式排查917名重点风险人员和85个“夜经济”重点区域,对纠纷警情特别是疑似涉黑涉恶警情,刚性落地“七个一律”处置举措,坚决铲除违法犯罪空间,杜绝形成“治安洼地”。三是抓区域立体巡防。迭代升级“乐巡亲访”AI巡处调度应用,完善以巡区力量为支点,社会力量为辅助,“全面设防、立体布防、动态巡防、重点盯防、区域联防”一体开展的智慧大巡防体系。组建快反突击队、五星重装防暴小队、特警突击队、防爆安检队、警航小队、乐鹰教官队伍等六大战队,可视化调度30辆智能化巡逻电动车、29个接处警单元和46支巡处小分队,最大限度提升区域防控处置效能,减少治安风险。 四、推进固本强基工程,以共建共享、权责明晰打造融合共治大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共治警务构筑大平安基座,贯通派出所主防工作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推动问题联治、风险联控、平安联创。一是持续推动派出所回归主业。以派出所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全面落实派出所“两队一室”建设,厘清基层治理主体有差别和次序的权责关系,打造“主体明确、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差序共治格局,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紧扣“派出所主防”定位,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协同共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街面违法犯罪防控等8个共治警务重点项目,探索形成新居民“互融共治同享”基层社会治理、防范未成年人犯罪多元共治模式等新型共治警务模式。二是创新实施大宣防体系建设。通过内部整合警种宣防力量,外部联建纵跨市、街(乡镇)、社(村)三级,横跨公安机关、主管部门、行业单位三级的义警编队,构建“1+3+3”的宣防队伍架构,实行宣防内容一体谋划、一体设计,针对性开展安全宣传和警示教育。截至目前,共打造线下宣传阵地18个,全市通讯网络诈骗发案数、案损金额分别同比下降11.7%、33.6%,降幅均为同类地区最高。三是深入开展风险系统化治理。自主开发矛盾纠纷风险预警模型,系统构建矛盾纠纷筛查、预警、处置闭环工作机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4万起,纠纷警情同比下降41.91%。持续深化道路交通安全十大攻坚、“守门行动”暨电动车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涉二轮电动车道路交通伤人事故、亡人事故同比分别下降8.7%、20.83%,并推动整体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同比下降17.78%,亡人数历年最少。 五、推进改革提能工程,以赋新赋智、协同高效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以“公安大脑”建设为总牵引,深入实施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一是用机制打通壁垒。坚持把“情指行”一体化作为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总机制,最大限度整合情报资源、集中数据权限、强化合成作战,同步搭建集网安、科信、大数据等职能力量于一体的大数据赋能实战中心,实现值班局领导24小时直接调用全警种、全手段资源,并依托风险监测应用平台、“乐巡亲访”AI巡处系统,构建大情报体系、智慧巡控体系,实现风险、警力、行动数字化、可视化,为决策、指挥和行动提供更强支撑保障。二是用大数据赋能实战。以“大数据+”理念推动“数据跟着民警走、围着实战转”,聚焦警情处置、执法办案、社区警务等高频场景,打造山头赌博打击模型等13个模型,分时分级分类向一线民警主动推送数据、智能研判结果,并自主开发“YQGA-GPT”大语言模型应用,推出笔录校验、资金冻查、文书写作、AI协同助手等N个“小快灵”工具,精准有效赋能基层、支撑实战。三是用专业支撑基层。立足“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实战化职能定位,坚持“以专对专”思路,以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为抓手,整合专业力量与平台资源,统筹应急处置机制、风险防控体系、全局侦查打击等核心职能,构建“情指中心、防控治理中心、侦查中心”与“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一一对应的组织架构体系,即时向下支撑,建强“小脑+手脚”,进一步推进派出所标准化建设,为派出所减负增值提效。 六、推进育警铸魂工程,以关心关爱、奋勇担当树立勤廉乐警新形象。持续深化“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统筹打造队伍建设“五大高地”,着力锻造“三个绝对”“四个铁一般”的过硬公安铁军。一是抓实人才培育。树牢“大人才观”理念,深入实施“全员人才”计划一号素质强警工程,出台《加强新时代乐清公安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计划》,选定外语、国际合作、计算机专业人才41人,组建骨干人才库79人、基础人才库128人,其中25人入选上级公安机关精英人才库。同时,积极引进紧缺性、“高精尖”人才,与市委组织部沟通引入1名优秀选调生,优化公安人才队伍结构。二是夯实执法根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以执法体系和执法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突出执法问题专项整治为抓手,规范建设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扎实推进“教科书式执法”创新实践活动,常态开展法律知识抽测、执法案件抽评,持续推进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和责任体系改革,以执法质量提升带动队伍建设提质。三是落实严管厚爱。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纵深推进清廉公安建设,蒲岐派出所获评省厅清廉建设示范单位,仙溪派出所获评温州市局清廉建设示范单位。积极落实从优待警措施,实施“团圆计划”累计帮助6名民警转任原籍地工作。乐清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大对公安队伍的关爱力度,进一步打通公安人才交流晋升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