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 索引号:
  • 001008003013002/2024-265332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成文日期:
  • 2024-12-2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乐清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乐清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4- 12- 26 10 : 46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2024年,市发改局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上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以三个“一号工程”为牵引,强力推进省“十项重大工程”,深入实施“强城行动”,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推动全市经济运行向稳向好,以实干实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乐清新篇章。

(一)强攻坚,全力稳定经济运行

前三季度,乐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7.09亿元,同比增长6.7%,分别高于国家、省、温州1.9、1.3、0.5个百分点,居温州第3、全省第22位。一是深入实施创改开工程。今年以来,市创改开专班深入谋划“抓项目、破难题、强服务”攻坚行动,推动工业、投资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全面谋划标志性成果,梳理形成4张清单,其中重点任务62项、重大项目75项、标志性成果33项、标志性改革举措15项,多种创新发展模式入选省级实践范例。牵头的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获2023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为温州唯一。二是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加强规划引领,编制实施《乐清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各领域共25项课题研究,形成《乐清市“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征求意见稿)。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完成经济运行情况、重点工业(服务业)企业监测等分析材料15篇。

(二)攻项目,积极争取要素支撑

一是抢抓战略机遇期布局“两重”“两新”。深入研判精准申报,“两重”领域项目获资金6386万元;“两新”领域项目获资金1.33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使用国债资金1.69亿元。二是抢抓建设周期优化投资结构。1-11月民间投资占比56.4%,制造业投资占比32.3%,3批次13个重大项目参加省、温州集中开工(竣工)均已按期实现开工、竣工;17个省“千项万亿”、58个温州“百项千亿”、117个乐清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三是抢抓政策红利强化服务保障。实行重大项目一表通管机制,典型做法“乐清市大抓项目激活高质量发展‘主引擎’”被《浙江信息》录用。强化要素支撑,3个项目入列省重大产业项目,11个项目通过节能审查,全年腾出用能空间4.68万吨标煤,有力有序推进新上项目能耗平衡。

(三)促转型,持续培育发展动能

一是新兴产业实现新跃升。战新产业持续向好,1-11月战新产业增加值173.39亿元,同比增长22.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4.3%,总量和占比均稳居温州首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59.14亿元,同比增长16.3%,高出温州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居温州第3。人民电器、新亚电子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名单,试点企业总数温州第1。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产值107.27亿元,同比增长9.3%,产值规模居温州第3。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产值664.1亿元,同比增长4.3%,产值规模居温州第1;乐清湾共享储能电站、温州亨泰渔光互补项目在温州率先并网投产,创新我市集中式“光伏+储能”应用场景。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1-11月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822个,并网容量171.76MW,并网数量和容量均居温州第1。二是服务业释放新动能。深入实施服务业“十百千”工程,2个项目列入省服务业重大项目。新增服务业上规企业7家;前三季度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53.06亿元,同比增长3.6%。三是绿色低碳取得新突破。统筹全市“6+1”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制定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三年实施方案,发布以电力电气产品为主体的团体标准《电力电气产品碳标签评价通则》;圆满完成碳足迹评价省级试点,上线乐清市生命周期碳标签碳链管理平台。四是海洋经济迈上新台阶。挂牌成立乐清市海洋经济发展局,乐清成功入列省海洋产业提质增效倍增平台培育名单。9个项目列入海洋强省计划、26个项目列入温州海洋强市计划;依托乐清湾港区为载体的《乐清以港兴城港产联动奋力打造长三角一流贸易港口》获评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佳典型案例。

(四)优环境,全面激发经济活力

一是战略平台高位推进。稳步建设“万亩千亿”平台,1-10月平台实现工业总产值541.03亿元,同比增长15.1%,深入推进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城镇化四个关键领域,1-11月158个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98.2%。1-11月三个省级特色小镇完成产值352.17亿元,同比增长6.2%。二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标世行和省级评价体系,“无感监测”营商指数成绩温州第1、全省第11名。“创新实施数据得地365预评审机制提升土地要素保障质效”入选国家发改委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三是公共资源交易透明高效。创新建立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五色清单”管理机制,扎实推进四大业务系统建设,1-11月交易平台累计完成交易项目439项,成交金额140.62亿元,累计节约财政支出7.87亿元,土地(海域)使用权出让和产权交易类项目累计增加收入0.64亿元。深化招投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常态化治理。

(五)抓共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共富示范亮点频出,“11365”服务体系助力个体工商户发展经验入选国家发改委共富动态;“深化强村富民,线上共富市集”做法被《浙里共富》《浙江日报》等刊登;“村企共建”案例纳入《浙江省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省共同富裕示范区三周年评估报告,入选省“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县域创新十佳案例。另一方面,协作帮扶持续深化。签订“乐清-理县”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新增“乐理丰登”合作品牌,《乐清、理县携手种下芬芳李结出“致富果”》入选省浙川东西部协作十个典型经验和典型案例。持续推进山海协作,编制《山海协作“产业飞地”五年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产业飞地”和“消薄飞地”一体化建设,搭建“平阳五个鲜”展销平台,加快34个产业合作项目建设,连续两年获得省级考核优秀。二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完善我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和政策制度,制定温州首个《乐清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乐清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获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全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失信专项治理,推动严重失信企业、严重失信自然人占比“双下降”,企业公共信用评价优良率今年以来连续保持温州第1。三是稳妥推进价格管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费、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收费、机动车停车服务收费调整和巡游出租车春节运价修订工作。加快推进荆雁片区供水价格调整;持续监测重要民生商品和服务价格,增加托幼教育、家政服务等5大类16个品种,有力保障社会公众利益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六)护平安,不断增强保稳能力

一是聚焦民生安全建设。1-10月建成充电站143个、充电枪1171把,推动柳市镇获批国家级充电基础设施示范城市。开展散装水泥常态化巡查,组织混凝土企业专用车辆驾驶员安全知识与业务技能培训共9期102人次,年审50人次。二是聚焦粮食安全建设。圆满完成粮食收购,足额落实新增储备粮任务。承办省现代化粮食收购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乐清“湿粮不落地”全托管模式在全省推广;强化涉粮监管,建成投用“浙江粮仓”信息化平台,在第三届长三角地区粮食流通执法督查联席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发言,为温州唯一。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局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省委“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明确三个主攻方向,坚持两个根本”的工作方针,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对标对表各项目标要求,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助力乐清市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最前列和奋进全国县域经济前十强。

(一)坚持牵头抓总,拉高标杆,全力提升经济服务

一是强化规划统筹引领,牵头高质量编制乐清市“十五五”规划《纲要》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持续做好“十五五”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梳理。二是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结合乐清市实际情况,锚定明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积极推进2025年开门红工作。三是紧抓重点指标增长,重点围绕全省“6+2”等指标,加强横纵向比较分析,全面查改指标位次提升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

(二)坚持项目为王,唯快唯实,全力助推有效投资

一是项目谋划全面布局,按照“锚定五年、谋准三年、干好每一年”要求,提前启动2025年重大项目谋划工作,根据四性分析,强化项目投资主体、资金来源、要素保障、实施步骤等环节路径推演,滚动更新2025年重大项目库,持续做大项目总量、优化项目存量、提升项目质量,完成省“千项万亿”、温州市“百项千亿”申报工作。二是加大项目攻坚力度,一方面紧盯省市重点项目工程进度,实施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支撑投资库基本盘;另一方面抓好投资板块责任落实,重点抓住体量超亿元在库项目,全力提升制造业投资占比,尽力助推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软着陆,确保实现全年投资目标。三是全面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做好省“千项万亿”和省重大产业的谋划申报和跟踪对接,争取获得更多用地指标,缓解用地要素制约;进一步夯实超长期国债的储备库,继续进一步滚动做大项目储备,并全力在要素争取上争先创优。

(三)坚持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全力推进转型升级

一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贯彻落实《乐清市碳达峰实施方案》,重点实施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工业领域达峰等8大行动,高质量完成省级低碳试点县验收,为实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抓好战新产业培育,进一步做大战新产业规模,力争2025年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保持43%以上;全年力争实现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分别达110亿元以上、710亿元以上。三是全力推进载体建设,持续推进乐清智能电力物联网“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2.0建设,推动平台能级提升。整合提升服务业集聚示范发展,推动乐清临港现代物流省级创新发展区提质升级。

(四)坚持改革创新,克难攻坚,全力探索先行先试

一是共富推广争先进位,系统谋划2025年共同富裕工作,结合乐清实际和特色亮点,持续深化“村企共建”省级试点建设,围绕“千万工程”、新型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等核心命题,率先打造一批有共富味、改革味、乐清味的标志性成果,联动相关部门争取省级试点、典型经验,统筹推动共同富裕各项工作争先进位。二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着力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积极谋划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力争营商环境评价考核进入全省前列;三是海洋经济强化发展,继续推进乐清列入浙江省、温州市年度海洋经济发展重大建设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省、温州市对乐清基础设施建设、涉海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推进乐清市海洋产业提质增效倍增平台在全省争先创优。

(五)坚持底线思维,人本思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持续深化社会事业,督促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社会领域项目投产见效;持续推进信用建设,优化公共信用修复,拓展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开展人口课题研究,形成《“十五五”时期人口布局和流向特征对乐清的影响研究》课题报告,更好支撑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乐清社会发展。二是强化区域协作发展,持续推进山海协作,会同余杭、洞头编制山海协作三年行动方案,做好结对地区主要领导互访工作;建立“发展飞地”运营机制,规范“飞地”收益优先用于产业发展;深化东西部地区对口帮扶产业合作。三是谋深谋细民生工作,持续推进能源保供,做好迎峰度夏、度冬电力保供;开展幼儿园保教费、公办高中住宿费等调整,维护市场价格稳定;推进粮食收储现代化,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