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 2023年
  • 索引号:
  • 001008003013006/2024-255603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发布机构:
  • 市民宗局
  • 成文日期:
  • 2024-06-1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关于《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贯彻实施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关于《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贯彻实施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24- 06- 14 10 : 22 浏览次数: 字体:[ ]

市人大常委会:

乐清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审议意见。市政府高度重视,通过聚焦思想引领、聚焦除险保安、聚焦示范创建、聚焦政治引领等四方面对反馈中存在的知法守法用法意识还不强、宗教场所管理仍需规范、教职人员队伍管理有待强化、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解决等四方面问题进行研究处理,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聚焦思想认识,进一步提升贯彻实施《条例》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一是通过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等内容,牢牢把握宗教工作正确方向。二是通过民宗工作例会等载体,压实乡镇街宗教工作主体责任,市委领导先后14次牵头召开相关会议研究宗教领域相关问题,民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均负起“一把手”职责,在上级督查、平安护航亚运时期亲自抓宗教问题的整改。2023年对全市范围内乡镇(街道)民宗干部、“三人驻堂”小组成员共开展不同范围内的培训114场次。三是进一步加大社会普法力度。将《条例》纳入我市“八五”普法,深入实施“十百千万”普法工程,全年开展法律法规进场所活动406场,实现《条例》宣传真正有效覆盖。

二、聚焦除险保安,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用好数字赋能形成宗教事务管理闭环。推进宗教活动场所视频监控建设,新增了12处,并对100处重点宗教活动场所视频监控予以更新迭代;通过“浙江掌上宗教APP”、“民宗快响”等对全市751处重点场所开展巡查检查12次,消防大检查、建筑大检查2次;妥善处置“民宗快响”突发事件165件。二是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深入开展宗教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行动,完成排查场所1526处次,约谈场所管理人员165人,下发《问题整改销号单》152张,整改通知书76份,行政立案9件,累计整改消防安全隐患590余处,实现宗教活动场所全年火灾“零发生”。三是着力提升法制化水平。2023年依法制止、查处非法宗教活动案件26起,完成执法件23件,其中移交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处罚件8件。

三、聚焦示范创建,进一步加强宗教场所和教职人员自身建设。一是打造“之江同心·正信正行”宗教中国化品牌。完成红色教育“五百”行动活动8场,“之江问道”讲经讲道交流活动3场,其中,9月在雁荡山能仁寺举行的了法大和尚书画展在人民网的阅读量达到了140万余人次,社会反响非常好。二是全力抓好示范场所建设。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采取机关干部“一对一”服务方式在全市打造温州基督教柳市堂为代表的省级示范场所13处,温州市级示范场所31处(数量在温州所有县市区中排名前列);完成宗教(民间信仰)场所布局规划,总金额100万元。三是进一步加强教职人员自身建设。佛道天基四大教均开展教职人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全市教职人员素养,全年备案教职人员67人,进一步夯实了教职人员队伍。同时,制定教职人员外出规定,会长联系常务理事常务理事联系会员制度进一步规范教职人员的管理。

四、聚焦政治引领,进一步强化宗教促进社会和谐作用。

一是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解决宗教场所历史遗留问题,依法维护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妥善解决了佛道教换届难、个别场所管理混乱等问题,2023年顺利解决了南岳镇法华寺多年来因内部管理问题造成的内部纠纷和信访问题。二是重视宗教文旅融合作用,充分挖掘宗教文化资源。积极引导各宗教活动场所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地方特色文化、非遗文化,打造或开展能彰显中国风格、优化人居环境的场所和活动。雁荡山真际寺就深入挖掘唐宋佛教文化以及雁荡山海资源打造唐风宋韵风格建筑;净名寺承办“之江同心·乐音清扬”新年祈福净名梵呗音乐晚会;雁荡山能仁寺承办素心“之江同心·瓯越兰馨”温州美丽寺院建设暨兰花展,有力助推雁荡山雄风重振。三是进一步发挥宗教界在教化民众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加强乐清市佛协“莲心”慈善基金会、温州基督教会柳市堂慈善基金会等宗教界慈善基金会引导,例如:佛教界向甘肃、青海地震灾区捐款捐物73.6万,资助贫困人员进行白内障免费手术等公益事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下一步,乐清市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温州和乐清市委、市政府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在乐清市人大的监督下,以锐意进取的工作态度、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持续深化基层宗教事务治理,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干出实效、干出成果,不断提升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附件:《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审议意见落实进展情况


《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审议意见落实进展情况

序号

问    题

落实到位情况

不到位原因说明

下步整改措施

备注

1

《条例》宣传贯彻覆盖面不广,宣传效果欠佳问题

已将《条例》纳入我市民宗领域“八五”普法规划中,2023年,民宗部门深入实施民宗领域“十百千万”普法工程,全年开展法律法规进场所活动406场,有力推进了《条例》宣传范围,提升宣传效果。


2024年,民宗部门将继续开展开展法律法规进场所活动,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宣讲人员就《条例》内容进行培训、讲解,进一步提升宣讲质量。


2

宗教干部培训不多教职人员认识不高、能力不强等问题(存在90多岁的教职人员)

2023年全市范围内乡镇(街道)民宗干部、“三人驻堂”小组成员共开展不同范围内的培训114场次;我市佛道天基四大教均开展教职人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全市教职人员素养,全年备案教职人员67人,进一步夯实了教职人员队伍;同时,年满70周岁的教职人员,原则上不再担任场所负责人,不再担任宗教团体副会长以上职务。


2024年,我们将指导各宗教团体进一步加强对教职人员的培训,提高教职人员素养


3

中雁“道教玉虹洞”仍被村民非法侵占问题,羊角洞“观音洞天”转买问题

玉虹洞问题正在有序整改中,在白石街道的协同配合下,目前正在进行财务的清算,并计划在近期成立新的管理组;经了解羊角洞“观音洞天”原有转买苗头,经局工作人员告知相关相关人员政策并教育引导后,目前已无转卖情况


市民宗部门将协同白石街道一起帮助玉虹洞成立新的管理组,同时邀请一位合适的教职人员到场所负责日常事务,进行规范化管理;压实属地责任,落实“三人驻堂”小组四包责任,及时处置有苗头性的违规现象,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4

乐成街道“文昌阁”被村民“借教敛财”、宗教场所商业化较严重问题

已对接乐成街道民宗所,对情况进行了调查核实,该街道民宗所落实监管责任,对相关人员进行约谈。去年来,民宗部门先后开展佛道教领域教风检查3次,各乡镇(街道)每月对纳管场所开展至少1次的平安巡查,对佛教教商业化问题起到了一定震慑作用。

因“文昌阁”不属于我市在册的宗教(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我市对册外场所存在排摸不到位情况,属地乡镇街存在属地责任落实不到位情况

压实乡镇街属地责任,加强对未登记场所的规范化管理;及时联合相关部门和属地乡镇对社会上开展的非法宗教活动进行处置;加强对村干部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发挥村级组织作用及时制止村民违规行为。


5

宗教场所的文物保护不力,存在损坏风险问题

每年市民宗部门都会配合市文广旅体局做好场所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


继续配合市文广旅体局做好场所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同时,不定期配合市文广旅体局到有文物的场所进行检查。


6

城中村改造后,遗留大量特殊建筑没有安置问题

城中村改造后,已安置并开工建设的3处,即慈济寺、石马南教堂、东山公园集中安置点,已安置但未开工建设的13处,未安置的15处主要为南岸的特殊建筑。

 

所在属地街道和相关部门在场所规划和项目审批中未到位

市领导已经牵头召开相关会议对特殊建筑安置情况进行解决,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场所负责人的思想引导和相关政策的解读工作


7

外来教职人员管理不到位问题

指导各宗教团体进一步加强对教职人员的培训,提高外来教职人员素养;落实属地职责,各乡镇(街道)民宗所每月对场所是否有新来人员进行统计。


规范教职人员管理,引导他们外出期间遵守教规,自觉遵守和践行各教关于勤俭节约的教规制度,坚决杜绝贪大求奢、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加大对假僧假道的打击力度,依照《宗教事务条例》、《浙江省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8

存在大量宗教场所安全隐患以及违章建筑管理问题

深入开展宗教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行动,完成排查场所1526处次,约谈场所管理人员165人,行政立案9件,累计整改消防安全隐患500多,实现宗教活动场所全年火灾“零发生”;宗教(民间信仰)场所布局规划已招投标,总金额100万元;每月统计一次新建违建情况,对发现情况进行及时处置。

场所确权难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很难解决;个别场所管理不到位,尤其是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导致发现的隐患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1、坚决杜绝新建违建问题出现,每月统计一次新建违建情况,对发现情况进行及时处置;2、进一步做好规划,同资规等部门积极对接,争取将宗教活动场所规划纳入到全市空间规划中去,让场所确权变得更加简单;3、引导小、乱场所进行优化整合,通过撤、并、改等形式减少全市宗教(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数量


9

宗教综合执法部门力度不够,基层宗教事务管理力量薄弱问题

2023年依法制止、查处非法宗教活动案件26起完成执法件23件,其中移交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处罚件8件


继续加强和综合执法、公安、住建、资规等部门和乡镇(街道)的协同配合,及时处置发现的非法、违法问题


10

如何强化宗教事务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问题

推进宗教活动场所视频监控建设,新增12处,并对100处重点宗教活动场所视频监控予以更新迭代通过“浙江掌上宗教APP”、“民宗快响”等对全市751处重点场所开展巡查检查12次,消防大检查、建筑大检查2次;妥善处置“民宗快响”突发事件165件

全市场所众多,个别网格员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认识也不到位,不会使用数字APP

加大对乡镇网格员、民宗干部的培训力度,用好浙江掌上宗教APP等,进一步加强对宗教事务的数字化管理


11

如何深入挖掘和利用宗教历史文化资源,以及打造雁荡山宗教历史文化名山问题

积极引导各宗教活动场所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地方特色文化、非遗文化,打造或开展能彰显中国风格、优化人居环境的场所和活动。雁荡山真际寺就深入挖掘唐宋佛教文化以及雁荡山海资源打造唐风宋韵风格建筑;净名寺承办“之江同心·乐音清扬”新年祈福净名梵呗音乐晚会;雁荡山能仁寺承办素心“之江同心·瓯越兰馨”温州美丽寺院建设暨兰花展,有力助推雁荡山雄风重振。两会期间政协、人大提议案也已提出。

我市打造雁荡山宗教历史文化山政策不到位,同时,相关部门还未真正形成合力,有力推进该项工作

继续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打造雁荡山宗教历史文化名山的相关工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