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乐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
今年,市资规局深入贯彻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三比一讲”为抓手,狠抓重点任务落实,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要素保障。现将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4年工作谋划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已征收土地6026亩;收储土地2794亩;供应工业用地1540亩,完成率100%;出让经营性土地449.1亩;消化批而未供2426亩,完成率115%;城镇低效再开发2016亩,完成率144%;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077亩,完成率115%%;新增耕地500亩,完成率100%,新增水田324亩,完成率108%;完成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7491亩,完成率107%;出让海上光伏等3个用海项目计4600亩;审批滨海大道、安澜工程等7个用海项目5733亩;取得自然资源部零星围填海处置批复1425亩;建设战略储备林2400亩、美丽廊道1800亩;创建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3个、森林人家2个;投资国家蓝湾3.11亿元,中央资金已百分百执行,种植红树林3255亩;除治互花米草18065亩,完成率120%;建成20个大型森林消防蓄水罐,总蓄水吨数210吨,截至目前森林火灾“零发生”;完成地质灾害工程治理11处,核销隐患点9个,核减风险防范区14个,实现零伤亡平安度汛。 二、2023年工作亮点 (一)新增用地指标争取量全市第一。紧抓政策红利,依托4个省“百大”项目、4个省重大项目以及永农整治等激励奖励,争取新增指标2669亩。通过征地攻坚加管家式报批服务创造“乐清速度”,争取得温州市级统筹奖励指标500亩。合计获指标3169亩,排名全市第一,并已于11月30日全部完成报批。 (二)入选国家级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区)。一季度,乐清市获得自然资源部首批国家级自然资源(土地类)节约集约示范县称号,为温州唯一。 (三)集体土地入市机制正式运行。一季度已争取获评全国集体土地入市试点单位,起草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管理办法,并在审慎探索中发布了首宗入市地块出让公告,于11月1日摘牌成交。 (四)土地整理工作成果斐然。今年以来,乐清市娄岙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获评省级精品工程,芙蓉镇清江镇万亩方项目获评省级优秀项目。7月,我市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已连续两年获得该荣誉,为温州全市唯一。 (五)海岸线动态监测试点正式落地。积极申报乐清蒲岐镇镇安塘自然淤积区块作为省典型淤涨潮间带代表,今年正式被列为全省唯二的海岸线动态监测试点。 (六)不动产登记改革领跑全市。市资规局在温州范围内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4项任务,并于6月7日颁发了温州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第一本不动产权证。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保障,坚决实现要素保障七大目标 1.全域全层级规划争取呈现新面貌。深化细化国土空间规划,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12个,争取在明年4月底前完成报批成果。有序开展详规编制工作,按需对全市的村规和控规进行有机更新。继续推进城市设计编制,完成滨江新城、温乐快速路互通、乐琯运河沿线等城市设计。 2.大征地行动争取迈上新台阶。2024年计划启动征地10000亩,力争完成征地6000亩,确保完成4000亩。 3.新增指标争取产出新成果。全力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500亩以上。 4.供地出让争取获得新突破。全年拟供应工业用地1200亩,出让经营性土地1000亩。出让虹桥瑶北和城东龙兴2处采矿权。保障银溪水库工程、龙兴村、瑶北村矿区三大项目的林地占补平衡约1000亩。 5.存量盘活争取实现新进展。2024年拟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000亩以上,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500亩以上,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2000亩以上。继续发挥集体土地入市试点红利,全年拟入市500亩。 6.耕地垦造争取打开新局面。提前谋划,做好耕地功能恢复潜力排查,同时确保入库新增耕地1000亩以上、新增水田500亩以上,完成永农集中连片整治7000亩。此外,计划明年开工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3个。 7.面海发展争取用好新机制。落实好镇安塘7200亩自然淤积区块海岸线动态监测工作,确保上半年完成第一期约2400亩的划定工作。争创全省低效用海有机提升试点,为我市近5500亩低效用海(造船用海)有机更新为工业用海或三产用海开辟新的政策窗口。 (二)逐“绿”前行,全力谱写生态绿色四篇文章 一是做好森林质量提升文章。争取建设美丽廊道3200亩以上,森林质量提升20000亩以上。二是做好森林系列创建文章。申报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3个,省级森林人家特色村2个,并继续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三是做好生态环境修复文章。验收2023年完工的国家蓝湾项目,转入正常的工程维护。确保核销自然资源部下发的生态修复历史遗留图斑25公顷。四是做好野生生物救护文章。对全市29株一级古树进行护壮提升,建设乐清市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救护中心,并争创省级野生动物救护站。 (三)严守底线,聚力打好风险防范四大补丁 一是打好高压严管的执法监察补丁。始终坚持快推进、零容忍、严打击的原则,以耕地、林业、海洋三大卫片为抓手,坚决遏制违法行为,全面铸就自然资源保护铁壁。二是打好预防为主的森林火险补丁。建设“引水上山”防火蓄水罐合计100吨以上,在大荆片区继续推广“森林智眼”监测体系,并完成乐清市首次森林防火规划。三是打好防治结合的地灾治理补丁。计划实施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综合治理工程10个,并推进岭底乡区域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强化预警网络建设,新建普适性监测点30处、无线简易降雨报警器80处。四是打好全面扫荡的虫害除治补丁。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彻底清理所有松枯死木,确保实现全市基本无疫情的要求。 (四)优化作风,锻造廉洁为民的资规队伍 一方面,唱响“自然清风”好声音。抓紧抓实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的落实,突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进一步深化主题教育,以“清廉机关”创建为突破口,创新“党建+”品牌建设,提升干部廉洁意识。另一方面,培养助企惠民真情怀。进一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努力探索不动产登记、农民建房“一件事”审批各项流程的优化。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堵点发力,深入实施企业投资项目促产“一件事”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