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乡村松弛感 点亮乡土“潮经济” 乐清释放“和美乡村”宜业路上新潜能
|
智仁乡象周露营基地。章俊杰 摄 北白象镇西岑文旅小岛。梁琳 摄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孔丽琴 通讯员 项文凯 上周末,乐清“90后”女孩余茜蒙开在北白象镇西岑文旅小岛的餐吧招待了大批顾客。走进北白象镇西岑未来乡村,轻舟荡开镜花水月般的乡村美景,与之相呼应的,是村里朝气蓬勃的乡村造梦人以及兴旺饱满的综合业态。“乡土味”与“新文旅”的结合,令人感受到乐清“和美乡村”蓬发向上的力量。 环境美起来,产业跟上来,这是乐清深化“千万工程”的生动注脚。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时,提升乡村产业匹配度是乐清的着力点之一。在推进西岑片区综合提升、挖掘丰富水乡资源、打响“水乡西岑”生态名片的同时,北白象镇创新机制,探索“政府+村集体+企业联合运营”模式,成立乐清市西岑商业运营有限公司,聘请乡村职业经理人,引入网红业态,造爆款引流量,拉动乡村共富引擎。 “如今的年轻人讲究松弛,必须玩出新意。”西岑商业运营负责人赵佳毅说,为吸引更多青年人回乡筑梦,西岑文旅小岛推出免收租金、优化收益分配机制等优待,他们还举办集逛、展、赏、玩于一体的“西岑市集奇妙夜”“端午嘉年华”“碧水繁花·寻梦西岑”等活动,招募商户摊位219家,客流量达47万人次,活动总收入达580万元,抖音、小红书点击量23万人次。 打开新视野,探索新可能。与越来越美的乡村相匹配的,是越来越丰富的产业形态。乐清乡村产业正在广阔的市场里生出藤蔓,努力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通道。 “玉米还在地里,订单电话已经接不停。”在有“乐清小安吉”之称的智仁乡,农户们有了幸福的“烦恼”。 智仁乡位于乐清东北,拥有乐清唯一的天然适度富硒区域。2022年,智仁乡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校地”党建联建,邀请农业专家调研,探索出“富硒防癌+高山种植”农业新路子。首批种植的“富硒萝卜”一上市即被抢购,亩均年产值达8000元,提升了270%。 “和美乡村”建设令村民看到了共富发展的方向。去年,智仁乡新增象周、小坑岙等2个村,种植富硒萝卜、玉米、番薯、香瓜等农作物,实现一年四季“季季有收成”。本地种植农户由50余户增加至150多户,种植面积由不足20亩扩大至50多亩,农产品年总产量增加约2.5万公斤,年总收入超35万元,较上年度提升约120%。 让优质农产品卖出优价,还要引市民游客走进乡村。在富硒田园不远处,智仁乡象周露营基地里,一顶顶奶黄色的帐篷错落有致,与远山、绿竹构成一幅和谐惬意的画卷,乡野气息肆意铺漫,成为温台地区亲子游的佳选。这片占地20亩的露营基地,原为一片荒置林地。在“和美乡村”打造过程中,智仁乡以“微改造”实现“精提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引进乡贤开启体验式乡村旅游,为当地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一南一北两个网红村,是乐清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推进“和美乡村”建设,逐渐形成“一乡镇一特色村”的缩影。截至目前,乐清已拥有平园、北垟(现为龙溪村)、能仁、下山头等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其中大荆镇平园村因铁皮石斛产业被评为2023年度温州市“一村一品”产业集聚村。如今的乐清乡村,一二三产的界限被不断打破,乡村特色“潮经济”日益显现,涌现出清江北塘等一批村美、民富、产业旺的“和美乡村”,为乡村业态发展打开了无限可能。 |